![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 统编版 九年级下 第三单元《鱼我所欲也》第二课时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4942/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学年9 鱼我所欲也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9 鱼我所欲也说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课时目录,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孟子,名 ,字 ,战国 、 。他是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是 学派继孔子之后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 ”。在政治上,他提倡“ ”,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反对诸侯之间的兼并战争;在人性问题上,孟子主张 论。
孟子(约前372—前289)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动词,做,这里引申为采用)
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同“德”,感恩、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得之则生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今义:豆科植物
古义:代词,这 今义:判断动词,是
古义:益处,好处 今义:加上、增加
古义:可以用来 今义:表示许可,能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方法是解决“怎样证明”。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法或摆事实)、道理论证(讲道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舍鱼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比喻论证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 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所恶有甚于死者。
不因为想求生而无所不用其极
不因为想免死而无所不用其极
可以通过某种方法求生却不用
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免死却不用
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对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的进一步论证。从生死两方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 道理论证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本段最后一句作者做小结:其实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持“本心”。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xíng)道之人弗受; 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二自然段阐释“舍生取义”就是应该保有“本心”,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第一段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
南宋文天祥抗元,失败被捕后,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的名句,泰然赴死,体现了“舍生取义”的高贵品质。
请举出几个历史上“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
本文以鱼和熊掌设喻,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赞扬了那些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人,批评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以“义”为重,不要失去“本心”。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图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的要求,有关作者,有关《孟子》,有关“性善说”,《孟子》简介,性善说,课文分析,分析第一部分,分析第二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9 鱼我所欲也课文内容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鱼我所欲也,作者简介,读准字音,课文精讲,提出论点,舍鱼取熊掌,舍生取义,第一段探究,第二段探究,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9 鱼我所欲也图文课件ppt,文件包含教学课件鱼我所欲也示范课件第1课时pptx、教学课件鱼我所欲也示范课件第2课时ppt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