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一册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备课课件ppt
展开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习目标】1、能讲述淝水之战的概况,知道与之相关的典故。2、能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 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3、认同孝文帝改革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重点与难点】 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课本86-89页,并在书上标记下来。
1、淝水之战的背景、双方、特点、结果、影响?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意义?3、魏晋以来民族关系趋势是什么?4、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意义?
交往中的冲突 ——淝水之战
时 间:双 方:兵 力:结 果:
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材料一:(东晋)君臣和睦,上下同心。 ——《晋书》 材料二:谢玄指挥的北府兵主要是北方流民组成,战斗力强。前秦连年用兵,将倦兵疲,被迫当兵的各族人民全无斗志。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为什么前秦败给了东晋?给你怎样的启迪?
材料一:前秦立刻陷入土崩瓦解,次年灭于后秦,北方重新出现分裂。——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战争迫使各族劳动人民背井离乡,有时是几百上千,有时是几万、十几万,辗转道路。——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
鲜卑族发祥地嘎仙洞遗址
4世纪后期, _____ ___族_____部建立____。 439年,北魏 ________ ,结束 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1、鲜卑族—拓拔部建立北魏2、北魏—统一北方
1、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2、鲜卑族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习俗,要治理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诗歌铭颂,任兴而作…… ——《魏书·高祖纪下》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他5岁继皇位,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是北魏第6个皇帝;24岁,冯太后去世,开始掌权。拓跋宏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
(1)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2)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3)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
(4)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2、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
材料一:平城是鲜卑贵族的居住地,文化落后,保守势力强大。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洛阳有“"天下之中”之称,是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王鼎三《洛阳》
便于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中原统治。
第二篇 一场主动汉化的改革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大意: 改说汉语,三十岁以上的人比较困难,可以暂缓,三十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者降职或撤职。
以下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
孝文帝改革--2、推行汉化措施
服装变化图
姓氏变化图
减少胡汉的观念,促进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民族融合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
我国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李白,元稹……都是鲜卑人,连隋王朝的杨坚、大唐王朝李世民都流淌着鲜卑人的血。
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实力。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它促进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后,社会经济明显好转,京城洛阳恢复了它作为北方商业中心的地位。 ——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影响:促进了北方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势力。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②黄河流域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说汉语 穿汉服 改汉姓
通汉婚 用汉制 学汉礼
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对鲜卑族的落后有清醒的认识,不夜郎自大,不固步自封;具有大刀阔斧的改革勇气,具有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一位民族交融的集大成者。
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
心理: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 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第三篇 一幅民族交融的画卷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采桑图》、《扬场图》
材料一:(少数民族)与位居中原的汉民族互通有无,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灿烂文明。——高人雄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是一段大分化、大动荡、大交融的历史,对统一王朝的再次形成并走向兴盛,有着重要的作用。——马雪芹
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在内在心理情感上逐渐民族认同;在外在生活方式上逐渐民族趋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能得出什么历史感悟?1、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爱我中华!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勇于创新。
许多成语故事都有它的历史渊源。下列成语与淝水之战这一历史事件有渊源的典故是( )①破釜沉舟②四面楚歌③草木皆兵④风声鹤唳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一位西域商人到北魏都城洛阳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宫殿巍峨屋宇华丽 B.佛教寺院数以千计C.市场汇集四方商人 D.满街都是说鲜卑语的汉族人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建于北魏时期。洞中的佛像服饰已具有明显的汉化特点,影响这一特点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昭君出塞 B.商鞅变法C.文成公主入藏 D.北魏孝文帝改革
对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的“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相互影响 ②说明民族融合成为一种历史趋势 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④那里的人们行为怪异,喜穿异族服装,吃异族食物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④
初中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淝水之战,改革措施,民族大交融高潮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pptx、淝水之战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九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评课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那英满族,韩庚赫哲族,宋祖英苗族,佟丽娅锡伯族,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的背景,孝文帝改革的措施,说汉语,改汉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