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展开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化 学
2022.7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粮食制作米酒
C.氨催化氧化反应 D.铝热法冶炼金属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 SO2可用作纸浆的漂白
C.浓硝酸可用作干燥剂 D.单质硅可作半导体材料
3.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 麻绳 B. 塑料 C. 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4. 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与氢气的反应 B.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C.乙醇与氧气的反应 D.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H2与Cl2 的反应 B. Na与H2O的反应
C. 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6. 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电池装置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甲、乙中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
C.甲、乙中铜片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D.甲、乙中均能发生的反应是Zn+2H+ = Zn2+ +H2↑
7. 右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
B. 实验现象是烧瓶中形成喷泉,溶液呈红色
C. 实验结论是氨气可电离产生OH-
D. 实验原理是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8.下列关于维生素C()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C6H10O6 B. 具有还原性
C.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9. 可逆反应2SO2+O2 2SO3,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B.消耗1 mol SO2的同时消耗1 mol SO3
C. 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10.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金属钠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大量气体,说明乙醇是一种酸
B. 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 向某溶液中插入铜丝,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说明该溶液一定是浓硝酸
D.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
11. 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
|
12.下图是氮元素的转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自然界中的氮的固定
B.反应②的现象是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
C.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D.X是一种无需避光保存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13.含4个碳原子的烃分子结构中,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⑧均为饱和烃 B.③④互为同系物
C.⑥⑦属于炔烃 D.⑤⑨互为同分异构体
14.某小组同学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向试管①、②中加入等量的98%的浓硫酸,实验如下。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装置 | |||
现象 |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 溶液变黄;把湿润的品红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褪色 |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实验1中,白烟是NH4Cl
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Cl-
C.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Br-
D.上述实验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15. (16分)化学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衣:市场上的衣物琳琅满目,其主要成分有天然的棉、毛、丝及合成纤维,羊毛的主要成分是 (选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 。
(2)食:淀粉属于 (选填“单糖”“二糖”或“多糖”),粮食可以酿成含不同浓度乙醇的酒,乙醇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名称是 。
(3)住:居民小区楼房的铝合金门窗主要原料为金属铝,写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行: 重油通过催化裂化得到的汽油,可进一步裂解得到乙烯、乙烷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如:C16H34 C8H18+C8H16 ,C8H18 C4H10+C4H8 。
①由丁烷催化裂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由乙烯可制得有机高分子材料、药物等成千上万种有用的物质。
已知:原子利用率是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
i. 常用的食品包装袋由聚乙烯制成。由乙烯制备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 。
ii. 反应Ⅰ的反应类型是 。
iii.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
iv. 比较反应Ⅱ、Ⅲ的原子利用率大小: 。
16.(11分)甲、乙两位同学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反应:Na2S2O3 + H2SO4 Na2SO4 + SO2↑+ S↓+ H2O,反应过程中溶液出现乳白色浑浊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实验用品】0.1 mol/L Na2S2O3溶液、0.1 mol/L H2SO4溶液、蒸馏水。
试管、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等。
实验一:甲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除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品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2)若在2 min时收集到224 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可计算出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v(H+)=0.02mol/(L·min),而该速率值比实际值偏小,其原因是 。
实验二:乙同学得到各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Na2S2O3溶液 | H2SO4溶液 | 蒸馏水 |
|
| ||
浓度/ (mol/L) | 体积/mL | 浓度/ (mol/L) | 体积/mL | 体积/mL | 温度/℃ | ||
Ⅰ | 0.1 | 1.5 | 0.1 | 1.5 | V | 20 | |
Ⅱ | 0.1 | 2.5 | 0.1 | 1.5 | 8 | a | |
Ⅲ | 0.1 | 2.5 | 0.1 | 1.5 | 8 | 30 | |
(3)实验Ⅰ、Ⅱ探究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a = 。
②V= ,加入 V mL水的目的是 。
(4)实验Ⅱ、Ⅲ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实验Ⅲ的反应速率最快,支持这一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17. (11分)硫元素在自然界中转化如下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火山口常有硫单质可能的原因是2H2S+SO2 3S+2H2O
b. 转化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 含硫矿物中硫元素均为-2价
(2)写出SO2形成酸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工业生产也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进入大气,污染环境,有多种方法可用于SO2的脱除。
①氨法脱硫。该方法是一种高效低耗能的湿法脱硫方式,利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并在富氧条件下转化为硫酸铵,该过程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得到的硫酸铵可用作________。
②用NaClO溶液作为吸收剂,调pH至5.5时吸收SO2,反应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③酸性条件下,用MnO2进行脱硫处理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i. 上述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是_______。
ii. 脱硫最终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18.(10分)我国地大物博,资源非常丰富,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物质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1) 氯化钠是海水中含量较多的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①生活中用氯化钠腌渍食物,食盐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着色剂 b. 防腐剂 c. 膨松剂 d. 营养强化剂
②粗盐中还含有泥沙、CaCl2、MgCl2以及可溶性硫酸盐等杂质,可以依次通过溶解、过滤、 (选填字母序号;所加试剂均过量)、结晶等一系列流程得到精盐。
a. 加入Na2CO3溶液→加入NaOH溶液→加入BaCl2溶液→过滤→加入稀盐酸
b. 加入NaOH溶液→加入B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加入稀盐酸→过滤
c. 加入B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加入NaOH溶液→过滤→加入稀盐酸
③检验精盐中硫酸根是否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
④得到的精盐可用于冶炼金属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溴技术称为“吹出法“。
①图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②图中虚线框内流程也可用替代,请将 Br2 与 Na2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Br2+ |
| Na2CO3 |
| NaBrO3+ |
| ________+ |
|
________
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 Na+ | Mg2+ | Cl- | SO42- |
浓度/(g·L-1) | 63.7 | 28.8 | 144.6 | 46.4 |
理论上,1 L 苦卤最多可得到 Mg(OH)2 的质量为________ g。
19.(10分)某同学在探究铜丝与1.35 mol/L HNO3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反应体系温度(T)-时间(t)变化曲线如下图1,生成的NO体积(V)-时间(t)变化曲线如下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由反应最初的蓝色变为绿色,最终变为深蓝色。
资料:i.已知HNO2是弱酸,不稳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ii.Cu2+在水溶液中以[Cu(H2O)4]2+存在时溶液显蓝色,以[Cu(NO2)x]2-x存在时显绿色。
iii. Ag++ AgNO2↓(淡黄色)。
(1)根据图1可知,Cu与稀HNO3的反应是_______(选“吸热”或“放热”) 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为探究溶液颜色变化原因的进行如下实验。取上述实验初期(A)、中期(B)、后期(C)三个不同时间段的溶液各1mL,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 KMnO4(H+)溶液和相同浓度的AgNO3溶液。
实验内容 | A溶液(浅蓝色) | B溶液(绿色) | C溶液(深蓝色) |
滴加KMnO4(H+)溶液 | 滴入5滴后不再褪色 | 滴入20滴后仍褪色 | 滴入10滴后不褪色 |
滴加AgNO3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淡黄色沉淀 | 淡黄色沉淀 |
①依据上述实验现象,能证明A、B、C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________(填化学用语); 若将A、B、C三种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再滴加KMnO4(H+)溶液,溶液均不褪色,原因是________。
②请从粒子种类和浓度变化的角度解释铜与稀硝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由反应最初的蓝色变为绿色,最终变为深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
(3)依据图2,在200分钟时,反应速率突然加快,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由引起的,请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证明: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共 14 题,每题 3 分,共 42 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A | C | A | B | D | D | C | B | C | D | D | D | B | C |
第二部分共 5 题,共 58 分。
15.(16分)
(1)蛋白质 分别点燃羊毛线和棉纱线,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的是羊毛线,反之是棉纱线
(2)多糖 羟基
(3)2Al+6H+ 2Al3++3H2↑
(4)①C4H10 C2H4+C2H6
②i. nCH2=CH2
ii.加成反应
iii.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 H2O
iv. III>II
16.(11分)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计时器
(2)生成的二氧化硫溶解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测得的体积小于实际生成的体积,故速率偏小
(3)Na2S2O3溶液浓度
①20
②9 控制硫酸的起始浓度相同
(4)实验III观察到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
17.(11分)
(1)ab
(2)SO2+ H2O H2SO3 2H2SO3+ O2==2H2SO4
(3)①+4价硫元素(二氧化硫中的硫元素) 氮肥(化肥)
②ClO- + H2O + SO2=== Cl- + SO42-+ 2H+
③i. Fe3+(或Fe2+) ii. MnSO4
18.(10分)
(1)①b ② c
③取精盐溶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硫酸根离子已除尽;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硫酸根离子没有除尽
④2NaCl(熔融)2Na+Cl2↑
(2)①富集溴元素
②3 3 1 5 NaBr 3 CO2↑
(3)69.6
19.(10分)
(1)放热 3Cu+8H++2=== 3Cu2++2NO↑+4 H2O
(2)①HNO2 (或 ) HNO2不稳定受热分解
②反应开始时,生成的HNO2(或 )较少,Cu2+与H2O形成[Cu(H2O)4]2+而呈蓝色;随着反应的进行,c()不断增大,Cu2+与形成[Cu(NO2)x]2-x 而呈绿色;反应到最后阶段,由于HNO2不稳定而分解,Cu2+又与H2O形成[Cu(H2O)4]2+,且由于生成的Cu2+越来越多,c{[Cu(H2O)4]2+}增大,蓝色加深。
(3)将铜丝插入1.35mol/L HNO3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加入少量NaNO2,体系反应速率明显加快,说明加快了该反应的速率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共10页。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下列关于维生素C说法正确的是, 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