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惠安高级中学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在下列交通标志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若等式x2+ax+19=(x﹣5)2﹣b成立,则 a+b的值为( )
A.16 B.﹣16 C.4 D.﹣4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3,点E是BC边上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动点P从点A出发,沿路径A→D→C→E运动,则△APE的面积y与点P经过的路径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是( )
A. B. C. D.
4.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45°方向,距离灯塔60n mile的A处,它沿正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这时,B处与灯塔P的距离为( )
A.60 n mile B.60 n mile C.30 n mile D.30 n mile
5.最小的正整数是( )
A.0 B.1 C.﹣1 D.不存在
6.如图,在Rt△ABC中,∠C=90°,以顶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C,AB于点M、N,再分别以点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AP交边BC于点D,若CD=4,AB=18,则△ABD的面积是( )
A.18 B.36 C.54 D.72
7.计算的值( )
A.1 B. C.3 D.
8.已知抛物线y=(x﹣)(x﹣)(a为正整数)与x轴交于Ma、Na两点,以MaNa表示这两点间的距离,则M1N1+M2N2+…+M2018N2018的值是( )
A. B. C. D.
9.如图,AB与⊙O相切于点A,BO与⊙O相交于点C,点D是优弧AC上一点,∠CDA=27°,则∠B的大小是( )
A.27° B.34° C.36° D.54°
10.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一元二次方程x2﹣4=0的解是._________
12.将一次函数的图象平移,使其经过点(2,3),则所得直线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
13.如图,在△PAB中,PA=PB,M、N、K分别是PA,PB,AB上的点,且AM=BK,BN=AK.若∠MKN=40°,则∠P的度数为___
14.利用1个a×a的正方形,1个b×b的正方形和2个a×b的矩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所示),从而可得到因式分解的公式________.
15.图1、图2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将两图进行拼接(无覆盖),可以得到一个矩形,请利用学过的变换(翻折、旋转、轴对称)知识,将图2进行移动,写出一种拼接成矩形的过程______.
16.如图,把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_____.
17.分解因式:3m2﹣6mn+3n2=_____.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0分)如图,在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中,指针位置固定,三个扇形的面积都相等,且分别标有数字2,3、1.
(1)小明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为 ;
(2)小明先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接着再转动转盘一次,当转盘停止转动时,再次记录下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求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求解).
19.(5分)一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2个白球和1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不放回),再从余下的2个球中任意摸出1个球.用树状图或列表等方法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求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概率.
20.(8分)如图所示,某校九年级(3)班的一个学习小组进行测量小山高度的实践活动.部分同学在山脚A点处测得山腰上一点D的仰角为30°,并测得AD的长度为180米.另一部分同学在山顶B点处测得山脚A点的俯角为45°,山腰D点的俯角为60°,请你帮助他们计算出小山的高度BC.(计算过程和结果都不取近似值)
21.(10分)解方程
(1)x1﹣1x﹣1=0
(1)(x+1)1=4(x﹣1)1.
22.(10分)在锐角△ABC中,边BC长为18,高AD长为12如图,矩形EFCH的边GH在BC边上,其余两个顶点E、F分别在AB、AC边上,EF交AD于点K,求的值;设EH=x,矩形EFGH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23.(12分)先化简,再求代数式()÷的值,其中a=2sin45°+tan45°.
24.(14分)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C>BC,CD是Rt△ABC的高,E是AC的中点,ED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求证:DF是BF和CF的比例中项;在AB上取一点G,如果AE•AC=AG•AD,求证:EG•CF=ED•DF.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C
【解析】
解:A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B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C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C
2、D
【解析】
分析:已知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整理后,利用多项式相等的条件求出a与b的值,即可求出a+b的值.
详解:已知等式整理得:x2+ax+19=(x-5)2-b=x2-10x+25-b,
可得a=-10,b=6,
则a+b=-10+6=-4,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3、B
【解析】
由题意可知,
当时,;
当时,
;
当时,.∵时,;时,.∴结合函数解析式,
可知选项B正确.
【点睛】
考点:1.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2.三角形的面积.
4、B
【解析】
如图,作PE⊥AB于E.
在Rt△PAE中,∵∠PAE=45°,PA=60n mile,
∴PE=AE=×60=n mile,
在Rt△PBE中,∵∠B=30°,
∴PB=2PE=n mile.
故选B.
5、B
【解析】
根据最小的正整数是1解答即可.
【详解】
最小的正整数是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认识,关键是根据最小的正整数是1解答.
6、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AP为∠CAB的平分线,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CD=DH,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题意可知AP为∠CAB的平分线,过点D作DH⊥AB于点H,
∵∠C=90°,CD=1,
∴CD=DH=1.
∵AB=18,
∴S△ABD=AB•DH=×18×1=36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熟知角平分线的作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A
【解析】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法,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代入y=0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MaNa=-,将其代入M1N1+M2N2+…+M2018N2018中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当y=0时,有(x-)(x-)=0,
解得:x1=,x2=,
∴MaNa=-,
∴M1N1+M2N2+…+M2018N2018=1-+-+…+-=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MaNa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9、C
【解析】
由切线的性质可知∠OAB=90°,由圆周角定理可知∠BOA=54°,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知∠B=36°.
【详解】
解:∵AB与⊙O相切于点A,
∴OA⊥BA.
∴∠OAB=90°.
∵∠CDA=27°,
∴∠BOA=54°.
∴∠B=90°-54°=36°.
故选C.
考点:切线的性质.
10、D
【解析】
根据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合并同类项即可解答.
【详解】
解:A、B两项不是同类项,所以不能合并,故A、B错误,
C、D考查幂的乘方运算,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幂的乘方和合并同类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
11、x=±1
【解析】
移项得x1=4,
∴x=±1.
故答案是:x=±1.
12、
【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y=x+b,
∴3=2+b,解得:b=1.
∴函数解析式为:y=x+1.故答案为y=x+1.
考点:一次函数
点评:本题要注意利用一次函数的特点,求出未知数的值从而求得其解析式,求直线平移后的解析式时要注意平移时k的值不变.
13、100°
【解析】
由条件可证明△AMK≌△BKN,再结合外角的性质可求得∠A=∠MKN,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求得∠P.
【详解】
解:∵PA=PB,
∴∠A=∠B,
在△AMK和△BKN中,
,
∴△AMK≌△BKN(SAS),
∴∠AMK=∠BKN,
∵∠A+∠AMK=∠MKN+∠BKN,
∴∠A=∠MKN=40°,
∴∠P=180°﹣∠A﹣∠B=180°﹣40°﹣40°=100°,
故答案为1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利用条件证得△AMK≌△BKN是解题的关键.
14、a1+1ab+b1=(a+b)1
【解析】
试题分析: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a1,b1,两个长方形的面积都为ab,组成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b,面积为(a+b)1,
所以a1+1ab+b1=(a+b)1.
点睛:本题考查了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关键是理解题中给出的各个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
15、先将图2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再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左平移5个单位.
【解析】
变换图形2,可先旋转,然后平移与图2拼成一个矩形.
【详解】
先将图2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再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左平移5个单位可以与图1拼成一个矩形.
故答案为:先将图2以点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再将旋转后的图形向左平移5个单位.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移和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16、25°.
【解析】
∵直尺的对边平行,∠1=20°,∴∠3=∠1=20°,
∴∠2=45°-∠3=45°-20°=25°.
17、3(m-n)2
【解析】
原式==
故填: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
18、(1);(2)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解析】
(1)在标有数字1、2、3的3个转盘中,奇数的有1、3这2个,根据概率公式可得;(2)用列表法列出所有情况,再计算概率.
【详解】
解:(1)∵在标有数字1、2、3的3个转盘中,奇数的有1、3这2个,
∴指针所指扇形中的数字是奇数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
(2)列表如下:
| 1 | 2 | 3 |
1 | (1,1) | (2,1) | (3,1) |
2 | (1,2) | (2,2) | (3,2) |
3 | (1,3) | (2,3) | (3,3) |
由表可知,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为9种,其中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有3种,
所以这两个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
【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求概率. 解题关键点:列出所有情况,熟记概率公式.
19、(1)详见解析;(2).
【解析】
试题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2)由(1)中树状图可求得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情况有4种,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试题解析:(1)如图:
,
所有可能的结果为(白1,白2)、(白1,红)、(白2,白1)、(白2,红)、(红,白1)、(红,白2);
(2)共有6种情况,两次摸到的球的颜色不同的情况有4种,概率为.
20、米
【解析】
解:如图,过点D作DE⊥AC于点E,作DF⊥BC于点F,则有DE∥FC,DF∥EC.
∵∠DEC=90°,
∴四边形DECF是矩形,
∴DE=FC.
∵∠HBA=∠BAC=45°,
∴∠BAD=∠BAC﹣∠DAE=45°﹣30°=15°.
又∵∠ABD=∠HBD﹣∠HBA=60°﹣45°=15°,
∴△ADB是等腰三角形.
∴AD=BD=180(米).
在Rt△AED中,sin∠DAE=sin30°=,
∴DE=180•sin30°=180×=90(米),
∴FC=90米,
在Rt△BDF中,∠BDF=∠HBD=60°,sin∠BDF=sin60°=,
∴BF=180•sin60°=180×(米).
∴BC=BF+FC=90+90=90(+1)(米).
答:小山的高度BC为90(+1)米.
21、(1)x1=1+,x1=1﹣;(1)x1=3,x1=.
【解析】
(1)配方法解;
(1)因式分解法解.
【详解】
(1)x1﹣1x﹣1=2,
x1﹣1x+1=1+1,
(x﹣1)1=3,
x﹣1= ,
x=1,
x1=1,x1=1﹣,
(1)(x+1)1=4(x﹣1)1.
(x+1)1﹣4(x﹣1)1=2.
(x+1)1﹣[1(x﹣1)]1=2.
(x+1)1﹣(1x﹣1)1=2.
(x+1﹣1x+1)(x+1+1x﹣1)=2.
(﹣x+3)(3x﹣1)=2.
x1=3,x1=.
【点睛】
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
22、(1);(2)1.
【解析】
(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EH=KD=x,得出AK=12﹣x,EF=(12﹣x),再根据S=x(12﹣x)=﹣(x﹣6)2+1,可得当x=6时,S有最大值为1.
【详解】
解:(1)∵△AEF∽△ABC,
∴,
∵边BC长为18,高AD长为12,
∴=;
(2)∵EH=KD=x,
∴AK=12﹣x,EF=(12﹣x),
∴S=x(12﹣x)=﹣(x﹣6)2+1.
当x=6时,S有最大值为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解题时注意:确定一个二次函数的最值,首先看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当自变量取全体实数时,其最值为抛物线顶点坐标的纵坐标.
23、,.
【解析】
先把小括号内的通分,按照分式的减法和分式除法法则进行化简,再把字母的值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
当时
原式
【点睛】
考查分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
24、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已知求得∠BDF=∠BCD,再根据∠BFD=∠DFC,证明△BFD∽△DFC,从而得BF:DF=DF:FC,进行变形即得;
(2)由已知证明△AEG∽△ADC,得到∠AEG=∠ADC=90°,从而得EG∥BC,继而得 ,
由(1)可得 ,从而得 ,问题得证.
试题解析:(1)∵∠ACB=90°,∴∠BCD+∠ACD=90°,
∵CD是Rt△ABC的高,∴∠ADC=∠BDC=90°,∴∠A+∠ACD=90°,∴∠A=∠BCD,
∵E是AC的中点,
∴DE=AE=CE,∴∠A=∠EDA,∠ACD=∠EDC,
∵∠EDC+∠BDF=180°-∠BDC=90°,∴∠BDF=∠BCD,
又∵∠BFD=∠DFC,
∴△BFD∽△DFC,
∴BF:DF=DF:FC,
∴DF2=BF·CF;
(2)∵AE·AC=ED·DF,
∴ ,
又∵∠A=∠A,
∴△AEG∽△ADC,
∴∠AEG=∠ADC=90°,
∴EG∥BC,
∴ ,
由(1)知△DFD∽△DFC,
∴ ,
∴ ,
∴EG·CF=ED·DF.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科山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科山中学2022年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值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福建省龙文区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福建省龙文区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福建省龙海第二中学中考数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