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课稿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79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课稿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79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2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教案
展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本篇课文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纪念碑的特征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学写简单的说明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那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这篇文章之所以能让读者清晰地了解纪念碑,是得益于作者采用了以活动顺序为主,以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立在说明对象的特征及说明顺序上。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他们对于理解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将这一点确定为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为让学生学有所获,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文章中有部分字词是必须掌握的,可以考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与问答法解决,针对教学重点,可采用情景激励法、投影展示法、分析法、比较法及引导法,针对文章难点,主要考虑采用点拨法、分析法、提问法、诠释法等,力求能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使显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最终还得落到学生身上,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课堂上的学法重点就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上,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问答法,最后由学生发言、总结。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能有一点收获、有一点提高、发展。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发展智力的关键。在说明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活动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惇、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重视说明文教学的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不知不觉地学好说明文,真正让说明文的教学课堂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枯燥的说明文教学课堂变成生动有趣师生互动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以启发式与讨论式为主要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课堂的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精神培养起来。在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和掌握学习的方法,积极倡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在互相合作中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程序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等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精神,并且在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强爱国教育。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一篇说明文,而学生学习说明文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怎样让说明文教学的课堂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首先,我会播放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来创设情境,并让学生谈对纪念碑的了解。这样不仅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文本,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顺利过渡到整体感知。
二、整体感知
这时,我引导学生运用整体认知的阅读方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从文章中获得了哪些信息,课文主要介绍的内容,对课文内容还存在着哪些疑问等。培养学生在语文材料中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在本环节我决定尝试重点突破、以点代面的阅读方式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纪念碑的位置、结构特点及说明的顺序。
关于纪念碑的位置我准备让学生画天安门场方位简图的方法来解决。学生在阅读,找关键词,结合资料画纪念碑方位图的过程中,也就将纪念碑的位置以及本节由远而近的说明顺序。
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结构特征及说明的顺序,对大多数初一学生来说仅凭读课文,学生可能不会十分形象直观地想像出来。对此,我充分利用利用影像资料结合图示,将纪念碑从整体到部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了解纪念碑的积极性和兴趣得到充分激发,让学生得到充分感知,也使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说明纪念碑的结构、题词等整体是按照空间顺序来说明的由东到南到西最后到北的空间顺序,同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一致。即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浮雕的画面
学生可根据图片结合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选择其中一幅进行讲解,如遇不了解的,教师不必当堂讲解,可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找适当时间进行交流。这一环节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而言,是训练思维、拓宽知识面、培养表达能力的大好时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又是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巩固知识的较好渠道。
四、课堂拓展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十幅浮雕都是解放前重大历史事件场景的历史再现。如果需要你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一幅反映解放后重大事件的浮雕,你会怎么样设计呢?
学生可根据自己储备的知识进行设计,先在小组内交流,每一小组选择一幅最好的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让学生说感受、谈启发,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探究,向新的发展水平前进。因此,我还会告诉学生学习了方法,还要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人教部编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理清顺序,研读碑文,研读浮雕,从文化角度来细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精品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