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山东省济南市五年(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13声学-山东省济南市五年(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展开
这是一份13声学-山东省济南市五年(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 声学-山东省济南市五年(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一、单选题1.(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2.(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不到真空罩中闹铃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B.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是因为音叉振动变快C.赣州城区禁放鞭炮,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D.渔船上安装的声呐系统是利用次声波确定鱼群的位置3.(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能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地减弱噪声的是( )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C.在路口处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4.(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格致实验学校举行了“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校园合唱比赛.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振幅5.(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D.我们能“听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二、多选题6.(2019·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一些成果。关于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敲击图甲中悬挂的这组编钟可演奏出美妙的乐曲B.图乙中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C.图丙中的戥秤是利用杠杆原理来称量物体质量的D.图丁中司南指示南北利用了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7.(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学习物理过程中的一些演示实验的插图.下列关于这些实验插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闹钟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B.图乙中手指感觉不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C.图丙中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说明它带了电D.图丁中铁屑规则的分布,说明磁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磁感线三、填空题8.(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 。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有_________性。(2)“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誉“天下第一泉" ——趵突泉(如图所示)的著名诗句,这里的“波涛声震大明湖”用来形容泉水喷涌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 选填“音调高”“响度大”或“音色美" ); 在阳光的照射下,泉边水面的雾气慢慢散去,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泉水的内能_____(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3)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焦耳定律,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_______,因此在目 前技术水平下要采用高电压输电。_______(选填 “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或“超导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9.(2020·山东济南·中考真题)(1)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 。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有_________性。(2)如图所示的“苍峡雷鸣”,是莱芜八大景之一。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那飞泻的瀑布声,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 “音调"“响度"或“音色" );“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从发电站到用电地区,通常都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焦耳定律,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_______,因此在目 前技术水平下要采用高电压输电。_______(选填 “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或“超导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4)右图所示为掉在地上的弹性小球在地面上弹跳的频闪照片。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它的________转化为动能;弹性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10.(2018·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通过节目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备受观众喜爱.在古诗词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诗词“不敢高声语,恐天上人”中的“高”是描述声音的_____;诗词“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
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高唱国歌,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解析】【详解】A.我们听不到真空罩中闹铃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选项符合题意;B.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与振动频率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C.赣州城区从2019年5月开始禁放鞭炮,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不符合题意;D.渔船上安装的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确定鱼群的位置,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3.A【解析】【详解】A.在高架路的两旁修建隔声板,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机器旁人员佩戴防噪声耳罩,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安装噪声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测出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D.市区道路行车禁鸣汽车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解析】【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详解】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故选C.5.B【解析】【分析】(1)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有传声的介质;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4)“听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来知其人的.【详解】A.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包括:①物体发生振动;②有传声的介质;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因此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B.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故B正确;C、在城市中禁鸣喇叭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D.“听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的,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声音有关的一些现象与说法的理解,将知识与生活中的现象可实例相结合,是解答的关键.6.ACD【解析】【详解】A.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通过敲打可以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从而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故A正确;B.篆刻刀的刀口做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C.戥秤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大小的工具,它利用的是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原理),故C正确;D.地磁场能对地球附近的磁体产生磁力,所以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ACD。7.ABC【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4)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详解】A、逐渐抽出罩内空气,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B、两手指所受压力相同,由于拇指的受力面积大于食指的受力面积,所以食指受到的压强较大,作用效果明显,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故B正确;C、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轻小的物体,说明它带了电,故C正确;D、图中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的分布,说明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为了方便形象的描述磁场而假象的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BC.8. 石油 方向 响度大 增大 电流 超导材料【解析】【详解】(1)[1]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只有石油;[2]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2)[3]“波涛声震大明湖”用来形容泉水喷涌时发出声音大,所以是响度大;[4]在阳光的照射下,泉边水面的雾气慢慢散去,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这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泉水的内能增大;(3)[5]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焦耳定律,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因此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要采用高电压输电;[6]超导材料的出现,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9. 石油 方向 音色 响度 电流 超导材料 重力势能 大于【解析】【详解】(1)[1]在石油、风能、水能、电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只有石油,其它能源都用之不竭。[2]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同时,还要向空气中散热,这些散失的内能无法再自动转化为电能,是因为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不能自动逆向进行。(2)[3]“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如虎啸,似龙吟,能区分声音的是“音色”。[4]“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非常大,故是形容声音的“响度”。(3)[5]为减少远距离输电中的电能损失,根据焦耳定律,在输电线的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就要尽可能地减小输电线中的电流;因此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要采用高电压输电,通过提高电压来减小电流,从而减少由于发热而带来的电能损失。[6]超导材料的出现,由于电阻几乎为零,输电过程中电能几乎不损失,为我们将来利用其零电阻特性实现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提供了可能。(4)[7]弹性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所以是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8]弹性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越来越矮,说明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机械能在不断的减小,所以在B点的机械能大于它在C点的机械能。10. 响度 孤帆【解析】【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参照物与被研究的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详解】诗句中的“高”是指的声音大,响度大;青山与孤帆之间有位置的变化,故“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的运动,是以孤帆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响度;孤帆.【点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考查了声现象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2热学-山东省济南市五年(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1光学-山东省济南市五年(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02质量和密度-山东省济南市(2018-2021)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