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厘清课文思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3.体会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及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驳论文的特点,学习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的论证方式。
2.厘清课文思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一:“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其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行动。一时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部分人的头脑。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活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力的《大公报》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失败主义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为批驳这种错误观点,鼓舞民族自信心,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也就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让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如何驳斥这一错误观点的。
导入二: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察着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导入三:同学们,倘若我们看到某报纸杂志或新闻媒体向世界人民宣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你们有什么感受?(生:很生气!很愤怒!)在80多年前,鲁迅先生也是和大家一样的感受。当他看到《大公报》上公开发表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言论时,他拿起笔写下了著名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1.作者介绍。
2.背景介绍。
3.文体介绍。
1.读标题,体会标题的妙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去掉“吗”可不可以?为什么?
【明确】不行。标题以问句的形式出现,内涵非常丰富,针对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反问的形式呈现,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也有对自己观点的自信,同时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非常巧妙。
2.自由朗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是按照“树—破—立—结”的结构进行论述的。
树靶子(第1—2段):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驳敌论(第3—5段):失掉“他信力”,发展“自欺力”。
立己论(第6—8段):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作结论(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3.齐读第1—2段,找出对方的错误观点。对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论据:不再夸“地大物博”,不再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4.默读第3—5段,思考:作者正确的观点是如何树立起来的呢?(作者是如何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否认对方的观点。这是驳论的一种形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正确的观点,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会由于利益的驱动或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明断是非,拨乱反正,所以驳论证比驳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我们一定要有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惑。
5.第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曾删掉了这段文字。小组讨论: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的反动本质,使他们陷入捉襟见肘之地,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
从这段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他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钦佩。
6.品读第6—8段,讨论探究。
(1)作者是如何立论的?请简述作者的思路。
【明确】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7、8段热情歌颂从古到今有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
(2)“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原因有三个:第一,他们在追求自由、理想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总是被统治阶级镇压、暗杀,他们的精神不能被很好地彰显;第二,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第三,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大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大多表现出“看客”的心态。
【链接材料】许多热心的青年们往南京去请愿,要求出兵;然而这须经过极辛苦的试验,火车不准坐,露宿了几日,才给他们坐到南京,有许多是只好用自己的脚走。到得南京,却不料就遇到一大队曾经训练过的“民众”,手里是棍子,皮鞭,手枪,迎头一顿打,使他们只好脸上或身上肿起几块,当作结果,垂头丧气的回家,有些人还从此找不到,有的是在水里淹死了,据报上说,那是他们自己掉下去的。
(选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7.齐读第9段,思考:“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中,“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指的是古今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代言人,文中指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文中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群众革命力量。
把“状元宰相”“地底下”进行对比,可以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民本思想。
【教师小结】本文的写法很独特,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说理全面、深刻、有力。
请运用驳论法就以下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1.勤能补拙。
2.失败是成功之母。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篇杂文的内容及结构。鲁迅的文笔向来以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嘲讽意味著称,今天我们就从语言的角度赏析这篇犀利的文章。
1.朗读下列句子,体会句中“中国人”的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明确】(1)指所有的中国人;(2)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3)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4)指广大人民;(5)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的中国人民。
2.朗读第1段,体会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用词的妙处。思考:这三个词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字能看出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表达出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之意。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3.朗读第3—6段,说说“他信力”“自欺力”加引号起什么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起讽刺、否定的作用。这里作者运用仿拟的修辞手法,翻造出“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词,是对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讽刺。作者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着“自欺力”,由“自信力”到“他信力”再到“自欺力”,层层深入,步步强化,将对方论点的自我麻醉、自欺欺人的本质充分揭露出来,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而且睿智闪烁,妙趣横生,增强了文章的逻辑性,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4.朗读第8段,说说“这一类的人们……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总”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激愤之情,真正失掉自信力的是那些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之类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
5.谈谈你对“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一句的理解。
【明确】本句凝练隽永,耐人寻味。成王败寇,历史向来都是由胜利者谱写的,所谓“正史”也是在当时胜利者的影响下非客观地创作出来的,所以正史也未必就是事实。在作者眼中,所谓的“正史”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但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的光耀,连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都掩盖不住,可见其光耀之辉煌。
课文第7段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20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畅所欲言。
【示例】他们是科学家,不为名利,埋头苦干,为中国的发展贡献着智慧与汗水,如邓稼先、袁隆平……
他们是抗击新冠肺炎的英雄们,不畏生死,默默奉献,为亿万中国人的生命护航,如钟南山、张定宇……
他们是边防战士,是体育健儿……
生于华夏,我无比光荣。因为这片山河,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希望的光辉,如同明天的旭日让人追随着、信仰着。但请同学们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曾在黑暗与硝烟中度过数十个年头,那是一幕幕血的记忆:先辈奋战驱赶外敌,经历同胞间的互相残杀,用血与白骨堆砌安宁,以生命换取祖国的大好江山。希望大家把“中国的脊梁”的精神安放内心,把“中国的脊梁”的精神传承视为使命!因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初中语文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敬业乐群”,“安其居乐其业”,唐朝百丈禅师的故事,某同学的观点,你同意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评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温故知新,资料卡片,背景链接,文体知识,字词学习,词语集注,敌论据,敌论点,己论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8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鲁迅《且介亭杂文》,驳论文,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解题导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方法事实论证,信物信国联,自信力,他信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