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专区化学一轮复习练习整套
新高考化学一轮单元训练第十四单元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A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单元训练第十四单元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A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四单元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总计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1~15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答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的0分。
1.2021年,湖北省多市多座焚烧发电厂已启动或即将竣工。下列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
A.预处理脱硫脱氮:发生化学变化
B.焚烧发电:仅涉及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C.静电除尘:利用胶体的性质——电泳
D.焚烧发电有利于“碳中和”的达成
2.规范市场、诚信交易对科学生产和消费都十分重要。下列使用化学物质处理食品的方法正确的是
A.食品中添加过量NaNO2
B.用硫酸铜溶液喷洒韭菜
C.用“福尔马林”溶液保鲜,浸泡海参、鱿鱼等海产品
D.用无铝膨松剂炸油条
3.在科学史上中国有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发现,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在下列发明发现中,属于中国对世界化学发展贡献的是
①火药 ②指南针 ③合成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 ④提出原子论–分子学说 ⑤湿法炼铜 ⑥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⑦合成尿素,突破无机物与有机物界限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⑥ C.①③④⑦ D.②③⑤⑥
4.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锡,锡的熔点是232℃,含锡25%的青铜熔点约为800℃,《吕氏春秋•别类编》中有关于青铜的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为刚,墦(烧)之则为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两柔则为刚”体现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组分金属的特点
B.合金的熔点一定低于各组分金属的熔点
C.铜和锡在元素周期表均位于第四周期
D.在轮船外壳悬挂锌、锡等金属块可减慢钢铁的腐蚀
5.下列有关从海水中提取Br2的实验原理和装置描述错误的是
物质
Br2
CCl4
乙苯
密度(g/cm3)
3.12
1.60
0.87
沸点/℃
58.8
76.8
136.2
A.装置Ⅰ:先通Cl2,后鼓入热空气
B.装置Ⅱ:先用SO2吸收溴蒸气,然后再通入Cl2
C.装置Ⅲ:萃取时,选择乙苯比CCl4更合理
D.装置Ⅳ:若温度计水银球低于支管过多,可导致Br2的产率低
6.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沟油”“塑化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对健康有害
B.等质量的葡萄糖和果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相等
C.石油的裂化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
D.聚氯乙烯制品易造成白色污染,宜采用焚烧法处理
7.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海水中的镁转化为氯化镁,再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
B.稻草秸秆和甘蔗渣中富含纤维素,可以用它来制造纸张
C.芯片制造中的“光刻技术”是利用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成像,该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
D.《新修本草》中有关于“青矾”的描述为:“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赤色……”这里的赤色是析出了Cu单质
8.为了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发展途径对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开发煤炭废弃资源的高值、高效利用技术能降低二次污染
B.煤的综合利用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D.向煤中加入适量碳酸钙可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碳的量
9.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冶炼锌:“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泥罐中掺有煤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倭铅是指金属锌和铅的混合物
B.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
C.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
D.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
10.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试剂X是稀盐酸或稀硫酸 B.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氢氧化铁
C.反应②通入的过量气体Y是 D.电解熔融氯化铝也可制取铝单质
1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B.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应把“爆竹声声辞旧岁,总把新桃换旧符”发扬光大
C.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CO2的排放
D.“雾霾天气”“温室效应”“光化学烟雾”“PM2.5”等都与汽车尾气排放有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土壤中施撒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
B.用聚乙烯生产快餐盒可降低白色污染
C.用Ba(OH)2可消除水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物
D.借助催化剂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可减少碳排放
13.我国古代曾用火烧孔雀石和焦炭混合物的方法炼铜,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其冶炼方法是
A.热还原法 B.热分解法 C.湿法炼铜 D.电解冶炼法
14.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关于海水开发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B.海底多金属结核矿含有Fe、Mn、Co、B等金属
C.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涉及化合、分解、复分解等反应类型
D.大海中含有钾、溴、碘等元素,经过氧化还原反应才可得到钾、溴、碘的单质
15.“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16.煤是重要的能源,也是生产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试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煤的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技术和液化技术。煤的液化技术又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在煤燃烧前需对煤进行脱硫处理。煤的某种脱硫技术的原理为FeS2Fe2++SOFe3+这种脱硫技术称为微生物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________。
(4)工业上主要采用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如图是氨氧化率与氨-空气混合气中氧氨比的关系。其中直线表示反应的理论值;曲线表示生产实际情况。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r[n(O2)/n(NH3)]=________,实际生产要将r值维持在1.7~2.2之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
(1)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阳极产物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从海水中提溴(Br2)大致有以下步骤:
①向浓缩的海水中通入Cl2,将海水中的Br−氧化为Br2。
②用热空气将Br2从上述溶液中吹出,并由浓Na2CO3溶液吸收,转变为NaBr、NaBrO3和CO2。吸收1moL Br2需消耗Na2CO3________moL。
③再将所得混合溶液用稀硫酸酸化,得到浓度较高的溴水,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Br−+____BrO+____H+→____Br2+____H2O
(3)碘主要从海带中提取,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海带为原料制得少量碘水之后,欲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请简述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同温同浓度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PH大小顺序为________˃ 。Na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c(CO)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请用平衡理论解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国资源丰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Ⅰ.以原油为原科生产有机高分子材料聚乙烯、聚丙烯的流程如下:
(1)流程中②表示的加工方法是____(填序号)。
A.分馏 B.聚合 C.裂解 D.干馏
(2)写出聚乙烯的结构简式_______。
Ⅱ.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很多有用的物质,例如从海水制盐所得到的卤水中可以提取碘。活性炭吸附法是工业提取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
资料显示:
ⅰ.pH=2 时,NaNO2溶液只能将I-氧化为I2,同时生成NO
ⅱ.I2+5Cl2+6H2O=2HIO3+10HCl;氧化性:KMnO4>Cl2
ⅲ.2Fe3++2I-=2Fe2++I2
(3)写出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方案甲中,根据 I2的特性,分离操作X应为___________、冷凝结晶。
(5)Cl2、酸性KMnO4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 I-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原因是_______。
(6)方案乙中,已知反应③过滤后,滤液中仍存在少量的I2、I-。为了检验滤液中的I-,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稀H2SO4、淀粉溶液、Fe2(SO4)3溶液、CCl4。
a.将滤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
b.从水层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
19.金属矿物资源以及海水资源的利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金属铁常用的冶炼方法是____(填序号);
A.热分解法 B.高温还原法 C.电解法
(2)在用海带提取碘的过程中,往海带灰浸取液中加入稀硫酸后要再加入双氧水,加入双氧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冶炼得到的铁粉和海带中提取的碘可以用于生产KI,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①操作A包括____、____、过滤;
②用冰水洗涤的目的是除去附着在KI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同时__________;
③反应Ⅰ生成了铁与碘的化合物X,若X中铁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为21∶127,则X的化学式为_____;反应Ⅱ中1mol X完全反应生成89.6 L(标准状况)CO2,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柴油机氮氧化物(NOx)处理技术是一种系统简单,占用空间较小的柴油车尾气处理技术,氮氧化物主要在催化转化装置中被处理。
(1)柴油中含有多种烷烃,其燃烧性能用十六烷值表示。C16H3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柴油发动机工作时在稀燃(O2充足、柴油较少)和富燃(O2不足、柴油较多)条件下交替进行,催化转化装置中的物质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BaO吸收N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富燃条件下Pt表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CO2对BaO吸收氮氧化物的影响,一定温度下,测得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与氮氧化物吸收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一定范围内,氮氧化物吸收率随CO2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下降,原因是_____。
②当CO2体积分数达到10%~20%时,氮氧化物吸收率依然较高,原因可能有:______。
③若柴油中硫含量较高,在稀燃过程中,BaO吸收氮氧化物的能力下降至很低水平,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
第十四单元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A)
答 案
1.【答案】B
【解析】A.预处理脱过程是含硫含氮化合物生成新的含硫含氮化合物而除去的过程,发生化学反应,故A正确;B.焚烧过程中,化学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故B错误;C.工厂常用的静电除尘装置就是利用胶体粒子带电这一性质对其进行电泳,故C正确;D.焚烧发电可减小化石燃料的燃烧,故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故D正确;故选B。
2.【答案】D
【解析】A.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虽可保持肉类鲜美,但食用过量会使人中毒,食品中不能过量添加NaNO2,故A错误;B.硫酸铜有毒,不能用硫酸铜溶液喷洒韭菜,故B错误;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甲醛有毒,不能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海参、鱿鱼等海产品,故C错误;D.用无铝膨松剂炸油条,可以降低人体对铝元素的摄入,防止老年痴呆的发生,故D正确。
3.【答案】A
【解析】①火药的制造属于化学工艺的范畴,故①符合;②指南针虽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当时所采用的磁石是从磁铁矿中直接获取的,并不涉及化学变化,对世界化学发展并无贡献,故②不符合;③合成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是我国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率领团队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屠呦呦因此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故③符合;④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两人提出原子-分子论,故④不符合;⑤我国西汉时期就开始冶炼铜,古人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是现代“湿法炼铜”的先驱,故⑤符合;⑥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故⑥符合;⑦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将一种无机物的水溶液加热得到了有机物尿素,故⑦不符合;综上,①③⑤⑥属于中国对世界化学发展贡献;故选A。
4.【答案】A
【解析】“合两柔则为刚”体现了合金的硬度通常大于各组分金属的特点,选项A正确。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青铜的熔点高于锡,选项B错误;锡在元素周期表位于第五周期,选项C错误;锡的金属性弱于铁,在轮船外壳悬挂锡金属块会加快钢铁的腐蚀,选项D错误;答案选A。
5.【答案】B
【解析】A.装置Ⅰ:先通Cl2,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后鼓入热空气,将溴单质吹出,故A正确;B.装置Ⅱ:先用SO2吸收溴蒸气,溴单质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然后再通入Cl2,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但尾气处理的导管不能伸入到液面以下,故B错误;C.装置Ⅲ:萃取时,由于CCl4的沸点与溴单质沸点相差不大,不利于蒸馏进行分离,因此选择乙苯比CCl4更合理,故C正确;D.装置Ⅳ:若温度计水银球低于支管过多,则温度在支管较低处为58.8℃,在支管处温度较低,则溴较少的蒸出到直形冷凝管中,因此可导致Br2的产率低,故D正确。
6.【答案】C
【解析】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塑化剂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它们均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对健康有害,A项错误;B.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不同,所含能量不同,所以在人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不相等,B项错误;C.石油的裂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煤的干馏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D.聚氯乙烯制品焚烧时产生能造成污染的气体,所以聚氯乙烯制品不能用焚烧法处理,D项错误;选C。
7.【答案】D
【解析】A.海水中含有Mg元素,经沉淀富集、溶解、结晶、脱水后转化为无水MgCl2,电解熔融的MgCl2可得到镁单质,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纸张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稻草秸秆和甘蔗渣含有纤维素,可用于造纸。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光敏树脂遇光会改变其化学结构。它是由高分子组成的胶状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这些分子结合成长长的交联聚合物高分子,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瑙璃……烧之赤色……”,由以上信息可以推测,青矾可能为FeSO4·7H2O,青矾在空气中灼烧后发生分解、氧化,可以生成红棕色的氧化铁,D项错误;本题答案选D。
8.【答案】D
【解析】A.煤炭废弃资源如果不进行高值、高效利用,会被丢弃于大自然,废弃资源的高值、高效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高值、高效利用技术能降低二次污染,故A正确;B.煤的综合利用可使煤的使用更高效,减少污染,同时保护环境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故B正确;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可减少二氧化硫等的排放,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C正确;D.煤中加入适量碳酸钙,可达到钙基固硫的作用,减少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硫的量,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错误。
9.【答案】A
【解析】碳酸锌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锌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ZnCO3+2CZn+3CO↑。根据题意和反应方程式,倭铅是金属锌,A错误;煤炭中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C,作还原剂,B正确;冶炼Zn的反应方程式为:ZnCO3+2CZn+3CO↑,C正确;该冶炼锌的方法属于热还原法,D正确;答案选A。
10.【答案】C
【解析】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由流程可知,试剂X为NaOH,Al2O3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过滤后沉淀为Fe2O3,溶液含NaOH、NaAlO2,Y为CO2,CO2过量发生+CO2+2H2O=Al(OH)3↓+,过滤分离出沉淀为Al(OH)3,溶液含碳酸氢钠,沉淀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氧化铝生成Al。A.由溶液乙通入过量的Y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碳酸氢钠可知,溶液乙中含有偏铝酸根、气体Y为二氧化碳,故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不可能为盐酸或稀硫酸,A错误;B.氧化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反应①后过滤所带沉淀为氧化铁,B错误;C.由分析可知,反应②通入的过量气体Y是CO2,反应为+CO2+2H2O=Al(OH)3↓+,C正确;D.由于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故工业上电解熔融氧化铝来制取铝单质,而不是电解氯化铝,D错误;故答案为C。
11.【答案】D
【解析】A.绿色化学核心是从源头控制,避免产生污染,而不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故A错误;B.爆竹爆炸会污染空气和产生纸屑,污染环境,故B错误;C.加入少量的石灰石,二氧化硫可转化为硫酸钙,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污染,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错误;D.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中氮的氧化物造成的;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和PM2.5的一个因素,排放的二氧化碳是形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故D正确。
12.【答案】AD
【解析】A.向土壤中施撒熟石灰可改良酸性土壤,A正确;B.用聚乙烯生产快餐盒可造成白色污染,B错误;C.Ba(OH)2在消除水中汞、镉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同时会造成水中钡离子污染,C错误;D.利用太阳能做清洁能源来分解水制取氢气,氢气燃烧只产生水,无污染,可减少碳排放,D正确。
13.【答案】A
【解析】孔雀石受热发生分解:Cu2(OH)2CO32CuO+CO2↑+H2O,由CuO炼铜,可用焦炭还原法:2CuO+C2Cu+CO2↑,该法属于热还原法,故选A。
14.【答案】B
【解析】A.海水淡化水,应将水与盐分离,目前淡化海水的方法有多种,如: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蒸馏法,目前多采用蒸馏法、电渗析或离子交换法等,A正确;B.B元素不是金属元素,而是非金属元素,B错误;C.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涉及:贝壳的主要成分为CaCO3,加热分解生成CaO,CaO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Ca(OH)2,Ca(OH)2与MgCl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Mg(OH)2,Mg(OH)2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MgCl2,最后再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单质,提取镁的过程中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等反应,C正确;D.大海中含有钾、溴、碘等元素,这些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要经过氧化还原反应才可得到钾、溴、碘的单质,D正确。
15.【答案】C
【解析】①图1所示装置在实验中用带有酚酞的水吸收逸出的氨气,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①符合题意;②图2所示装置用沾有碱液的棉球吸收多余的氯气,能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②符合题意;③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防止污染的理念,不符合“绿色化学”,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图3所示装置中,铜丝可以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符合“绿色化学”,故④符合题意;故符合“绿色化学”的为①②④。故选C。
16.【答案】(1)直接液化技术 间接液化技术
(2)2FeS2+7O2+2H2O4H++2Fe2++4SO 4Fe2++O2+4H+4Fe3++2H2O
(3) 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
(4) 1.25 O2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r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解析】(1)煤的液化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故答案为直接液化技术、间接液化技术;(2)在第一步为FeS2在微生物作用下被氧气氧化,生成Fe2+和SO,第二步为Fe2+被氧气氧化为Fe3+。故答案为2FeS2+7O2+2H2O4H++2Fe2++4SO、4Fe2++O2+4H+4Fe3++2H2O;(3)工业煤干馏得到的产品有焦炭、焦炉煤气、粗氨水、煤焦油。(4)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氨氧化法制备硝酸时的反应是4NH3+5O2=4NO+6H2O,故当氨氧化率达到100%,理论上n(O2)/n(NH3)=5/4=1.25,实际生产中要将氧氨比值维持在1.7~2.2之间,原因是O2太少不利于NH3的转化,而且读图可知,比值为2.2时NH3氧化率已近100%。
17.【答案】(1)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②1mol ③5 1 6 3 3
(3)单质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容,存在较大的密度差;碘与四氯化碳不反应
(4)Na2CO3>NaHCO3 增大 HCOH++CO,滴入氢氧化钠,OH−结合H+生成水,导致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O]增大
【解析】(1)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中,阳极产物是氯气,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所以阳极产物的检验方法是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2)②溴与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吸收1moL Br2需消耗Na2CO3 1mol;③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离子方程式为5Br−+1BrO+6H+=3Br2+3H2O;(3)单质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容,存在较大的密度差;碘与四氯化碳不反应,所以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4)CO水解程度大于HCO,所以同温同浓度的Na2CO3溶液、NaHCO3溶液,PH大小顺序为Na2CO3>NaHCO3;滴入氢氧化钠,OH−结合H+生成水,氢离子浓度减小,导致HCOH++CO平衡正向移动,[CO]增大。
18.【答案】(1)C
(2)
(3)2I-+2+4H+=2NO↑+I2+2H2O
(4)升华(或加热)
(5)氯气、酸性高锰酸钾都是强氧化剂,会继续氧化I2
(6)滴加少量Fe2(SO4)3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振荡
【解析】(1)原油是多种烷烃、环烷烃的混合物,主要存在状态是液态。根据它们沸点的不同,将互溶的液态混合物进行分离,采用的方法是分馏,然后以C4-C10的烃类混合物为原料,采用裂解方法制取得到乙烯、丙烯等烯烃,烯烃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聚乙烯、聚丙烯,故操作操作②是裂解,合理选项是C。(2)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聚乙烯,其结构简式是。(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会将I-氧化产生I2,被还原产生NO,同时产生H2O,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4H+=2NO↑+I2+2H2O。(4)酸性条件下、I-反应产生的I2,根据碘单质受热时发生升华的特性,在低温下干燥,然后经升华、冷凝、结晶就得到粗碘。(5)Cl2、酸性KMnO4等都是常用的强氧化剂,但该工艺中氧化卤水中的I-却选择了价格较高的NaNO2,这是是由于它们的氧化性太强,会将反应产生的I2进一步氧化。(6)I-具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I2,I2使淀粉溶液变为蓝色,故检验滤液中的 I-操作方法是:将滤液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验不出碘单质存在,然后滴加少量Fe2(SO4)3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振荡,若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其中含有I-;若溶液不变蓝色,则溶液中不含I-。
19.【答案】(1)B
(2)2I−+H2O2+2H+=I2+2H2O
(3)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减少碘化钾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 Fe3I8
Fe3I8+4K2CO3=Fe3O4+4CO2↑+8KI
【解析】(1)按金属活动顺序,金属的冶炼方法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金属铁常用的冶炼方法是高温还原法,用C或CO做还原剂,在高温下与铁矿石反应生成铁。(2)往海带灰浸取液中加入稀硫酸后要再加入双氧水,目的是在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生成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H2O2+2H+=I2+2H2O。(3)由流程图可知,I2、Fe和水反应生成化合物X,化合物X中铁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为21∶127,铁、碘原子个数比为8∶3,反应Ⅰ生成了Fe3I8;反应Ⅱ是Fe3I8和碳酸钾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Fe3I8+4K2CO3=Fe3O4+8KI+4CO2↑;过滤得到碘化钾溶液,经过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再降温、干燥得到碘化钾固体;冰水洗涤的目的是洗涤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同时减少KI的溶解损失。
20.【答案】(1)2C16H34+49O232CO2+34H2O
(2)2BaO+4NO2+O2=2Ba(NO3)2 2CO+2NON2+2CO2
(3)BaO与CO2反应生成BaCO3,覆盖在BaO表面 BaCO3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吸收NOx 稀燃过程中,柴油中的硫氧化为SO2,2BaO+2SO2+O2=2BaSO4,BaSO4稳定,不易分解,也难与NOx反应
【解析】(1)十六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C16H34+49O232CO2+34H2O;(2)①根据图示,NO2和O2与BaO反应生成Ba(NO3)2,化学方程式为2BaO+4NO2+O2=2Ba(NO3)2;②根据图示,富燃条件下,NO和CO可以在Pt的催化下反应生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3)①利用BaO吸收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随着CO2量的不断增加,BaO对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逐渐下降,这是由于CO2可以和BaO发生反应生成BaCO3,覆盖在BaO表面,阻止BaO进一步吸收氮氧化物;②当CO2体积分数达到10%~20%时,BaO对氮氧化物的吸收率虽较无二氧化碳的条件下低,但是吸收率也相对较高,这可能是CO2与BaO反应生成的BaCO3对氮氧化物也有一定的吸收;③柴油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为稀燃过程中,稀燃过程会使柴油中的硫氧化为SO2,2BaO+2SO2+O2=2BaSO4,BaSO4稳定,不易分解,也难与NOx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14单元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B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明代《天工开物》中记载,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经典版)高考化学一轮单元卷:第14单元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A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以下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化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卷第十四单元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B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