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比粗细》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9/1023/133420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幼儿园中班数学课件PPT+教案+音频素材
- 中班数学《5以内的相邻数》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 中班数学《5以内的相邻数》课件 课件 6 次下载
- 中班数学《比粗细》课件 课件 5 次下载
- 中班数学《比粗细》音频素材 其他 3 次下载
- 中班数学《感知7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教案 4 次下载
中班数学《比粗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中班数学《比粗细》教学设计,共2页。
活动目标:
1.能探究出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粗细,并按粗细规律进行排序。(重点)
2.初步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难点)
3.喜欢参与小组合作活动,在动手中体验数学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了解粗细概念。
(2)对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有初步了解。
2.物质准备:PPT 课件;记录表、画笔、制作腰带用的材料:彩纸、剪刀、展示板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嘟嘟熊开商店”情境,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探究多种方法比较粗细并按粗细规律进行排序。
(1)参观商店,发现货物的不同粗细,激发幼儿探究活动的欲望。
(2)幼儿选两样商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粗细。
提问:“比一比哪一个粗哪一个细?你是怎样发现的?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
小结:我们可以用眼睛看一看、手握一握、瓶底对瓶底的方法进行比较粗细。
(3)两人合作将手中的物品,探索按照从粗到细进行排序。
提问:“你是怎样排队的?把它画在记录表上吧。”
(4)展示统计结果,了解粗细的不同排序方法。2.给客人妈妈、姐姐和弟弟制作腰带,初步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
(1)妈妈、姐姐和弟弟出场,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我们怎么才能做出一条合适的腰带?怎样来量一量?”小结:可以用首尾相接量一量的方式制作一条腰带。
(2)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制作腰带后,在探究中感知长度与粗细的关系。
提问:“谁的腰带最长?为什么?谁的腰带最短?不长不短的腰带是谁的?”
小结:腰带最长的是妈妈,因为妈妈的腰最粗,腰带最短的是弟弟,因为弟弟腰最细,不长不短的是姐姐,妈妈的腰不粗也不细。腰带越长腰越粗,腰带越短,腰越细,原来长度与粗细也是有关系的。
(4)了解不同的测量工具。
3.寻找并比较生活中粗粗细细的东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乐趣。
(1)寻找生活中粗粗细细的东西。
提问:“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粗粗细细的东西?”(2)欣赏生活中不同粗细的东西。
3.活动延伸:
师:在幼儿园、家中、商场中还有很多粗细不同的东西,我们就用今天探索到的测量方法,比较更多东西的粗细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中班数学《左左右右》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中班数学《我的出勤统计》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统计图在生活中的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班数学《图形联想》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点,活动难点,活动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