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1野望--教学设计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4382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1野望--教学设计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4382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共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作背景,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2、学习并掌握近体诗的特征及律诗与绝句的简单区分。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望眼”的梳理,进一步掌握借景抒情的写法,学会从景、情、背景中全面把握诗人所抒发的各种情感。
教学重点
文体知识掌握
体会并掌握望中见景,景中抒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并掌握望中见景,景中抒情的写法,并能举一反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中国文字妙不可言,语言魅力无穷,让我们先通过一则谜语初步感受一下(课件出示谜面:忘月无心玉无瑕)。(学生猜谜)
没错,谜底恰是一个望字,我们刚刚猜谜的过程正是拨开云雾见月明,符合我们这节课所学,让我们以望字为媒介,去揭开古诗中与望有关的层层面纱,让我们一起不畏浮云遮望眼!(板书:望。不畏浮云遮望眼)
望眼聚焦,掌握文体
初读《野望》,把握朗读要点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的朗读有进步,把诗的韵律感突显出来,那么这种韵律感源于何处呢?让我们来揭开文体的面纱。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或者平仄统一,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学生齐读《野望》)
对仗,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
诗词中要求严格的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称为对仗。对仗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对仗使得前后两句子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再度齐读感受《野望》)
师:这种韵律感就源于这首诗的文体,让我们再来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我们来对比一下两诗有何异同。
(学生小组讨论探究发现两诗的异同)
师:依据学案,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近体诗中律诗与绝句的区别。同学们,回顾我们的所学请你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近体诗,并判断其是律诗还是绝句。
(学生背诵判断文体)
望中绘景,借景抒情
师:刚刚我们揭开了文体的面纱,下面让我们走进诗作,进一步感受作者望眼下的景色,以及他们借所绘之景想要抒发的情感。
(学生小组探究整理答案并分享)
《野望》通过描绘 之景 ,抒发作者
之情。
《登飞来峰》通过描绘 之景 ,抒发作者 之情。
学以致用,张开望眼
师:我们不仅对文体进行了了解,同时也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学会分析诗歌,接下来让我们学以致用,张开望眼。赏析《春望》《望岳》这两首诗歌。
(课件给出示例)
解析《野望》
野望是一首五言律诗,以“依”“晖”“归”“薇”四字为韵脚押韵,使得整首诗音韵和谐。二三两联对仗工整,使得诗歌整齐均匀,音节和谐更具戒律感。
全诗描绘落日山林,牧人猎马归家之田园秋景,借以抒发作者孤独、抑郁、苦闷、惆怅之情。
课堂小结
师:望眼聚焦,望中绘景,张开望眼
一望之下,是唐诗的格律韵美;
一望之下,是王绩的愁苦孤寂;
一望之下,是王安石的雄心壮志;
多少文人墨客的览物之情在这一望之下,名存千古。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今天所学完成对《春望》《望岳》的分析,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不畏浮云遮望眼
景 望 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野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读出韵味,读懂诗意,比较阅读,感受心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野望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诗意,品读诗歌,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设计,了解律诗,译文,字斟句酌,赏析诗句,走进情怀,理解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