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3 背影教案设计
展开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 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名篇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得知祖母去世,作者从北京赶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听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思考下列各题:1、请找出本文的线索。 (线索就是贯穿一篇文章,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见的词、句子等等;并且在解读文章时可以依照用来解读文章含义,了解文章主旨。)2、“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3、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次背影?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1、请找出本文的线索。
2、“我”与父亲见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3、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
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
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背影的句子,并想一想哪一处写得最好,最令人感动?
寻 找 “背 影”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解 读 “背 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读一读,谈一谈: 这段文字中,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描写父亲的背影?
这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我看见他 着黑布小帽, 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 到铁道边,慢慢 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 过铁道,要 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 流下来了。
1、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
总结: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
黑、大马褂、布棉袍——这寒碜的衣着呼应的惨淡的家境
蹒跚地走、攀、缩、倾——细腻而生动地表现了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不易,从而突出父亲对儿子无言的大爱。
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说的四句话: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请从文中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并体会其中的情感。
文章以背影为题的作用?
“背影”既是人物形象的素描,又是人物精神的写照,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和凝聚点,父亲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
世间的爱千万种,惟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融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
一个不懂得享受爱的人,他的良知是苍白的;一个不懂得回报爱的人,他的情感是自私的。 父母的爱很平常,也很实在:也许只是一个眼神,也许只是一句叮咛,也许只是早餐时装在你书包里的一盒牛奶······ 但父母的爱也很伟大,值得我们去感恩。大家不妨试着在父母疲倦时端上一杯热茶,在餐桌上给他们夹一次菜,在他们工作之余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
布置作业: 请学习本文细节描写的方法来描写父母的一个画面,如以“爸爸的手”、“妈妈的笑” ……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练笔。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信”,入课,读“父”,理爱的细节,读“子”,悟情感的错位,读“流泪”,探“背影”的意蕴,读“父子对话”,结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分析,单元课标要求,单元教学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背影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背影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合作探究,情感升华,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