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4 教学设计_故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509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4 教学设计_故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509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5 故乡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5 故乡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媒介,教学方法,学习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故乡 【学习目标】 从外貌、语言、心理、神态、动作描写等角度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体会闰土由“小英雄”变为“木偶人”的过程。 3. 运用不同的方法朗读文中省略和反复出现的句子,体味作者对闰土由“崇拜”到“生疏”的情感变化过程。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从外貌、语言、心理、神态和动作描写等角度分析闰土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朗读文中省略和反复出现的句子,体味作者对闰土由“崇拜”到“生疏”的情感变化过程。 【学习媒介】多媒体 【教学方法】 以讲促读,以读代讲。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说起故乡呀,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抒不完的情感。昨天,已经让同学们提前预习了鲁迅笔下的《故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地探讨一下。 二、主要环节 (一)时空之隔——我与故乡隔千里 屏显: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文本第一段) 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这句话,是否能读出不同的情感?如果请你在这句话后边加上一句,你会说什么? 提示: 那里有我曾经...... 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二)心灵之隔——我与闰土隔着厚壁障 此环节根据上面提示,分析第一部分。学生分组讨论,再由代表朗读文中相关段落,并说出这些段落是从哪些角度来展现闰土形象的。此外引导学生朗读带有省略号和反复出现的句子,体味作者提起闰土的那种欣喜之情。 1. 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以“那里有我曾经的......”开头,反复品读、咀嚼,感受记忆中的故乡的美好,并感受闰土在作者印象中“小英雄”的形象。 屏显:(12段、18段、21段、23段、26段、28段) 提示:省略号省略了更多稀奇、有趣的事情。 过渡:通过一番朗读与品味,我们不难发现少年闰土的活泼、开朗。所以,作者在文中骄傲地说道:这少年就是闰土。 屏显:“这少年就是闰土。” 这句话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引导学生分别重读“这”“少年”“就是”“闰土”这些字眼,并引导学生变换句尾的标点符号,感受作者写这句话时的骄傲与激动。 过渡:作者记忆中的故乡真是太美好了,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一切都变 了模样。 2. 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以“我的故乡怎么就变成了这样......”为开头,反复品读、咀嚼,感受闰土倍受摧残的模样,并体味闰土的痛苦。 屏显:(59段、62段、64段、66段、71段......) 提示:省略号省略了太多苦不堪言的生活经历。 过渡:这些语句无不表现出闰土的弱小与无奈,这种弱小和无奈是作者难以写尽的。所以作者在文中也写到:他只是摇头。 屏显:“他只是摇头。” 这句话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演,分析“摇头”的原因,并体味作者看到闰土后的失落、惊叹,对残酷现实的怅惘。 过渡:所以,作者多年后第一眼看到闰土的时候,他怯怯地写道:这来的就是闰土。 屏显:“这来的就是闰土。” 这句话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引导学生边读边演,体味作者心中的惊讶、惊叹、难以相信眼前所见等复杂情感。 (三)精神孤独——高墙将我隔成孤身 过渡:作者的心被那一幕幕深深地刺痛着,自己也感到了茫然。所以在文中描写道: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为什么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3. 痴痴地想...... 过渡:我们在痴痴地想着,作者也在痴痴地想着。请同学们找出文中表现作者“痴痴地想着”的句子。 屏显:(86段、87段) 屏显: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过渡:为什么愿望渺茫?为什么又有一轮金黄的圆月挂起? 三、背景链接 其实,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着深刻的联系,请同学们关注文末的时间:一九二一年一月 屏显: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是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中国的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作者于1919年回故乡期间,耳闻目睹了中国农村疮痍累累的残酷现实,加之在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中求索了三十余年的生活体验,于是写出了这篇悲凉沉郁但又不失希望的小说。 四、总结(板书) 五、结语 原本号称“小英雄”的少年闰土,就被这重重磨难打击成了“木偶人”,原本记忆中美好的故乡,就在岁月的变迁中消失殆尽。但是无论如何,作者心中充满了无限希望,坚信眼前会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定会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六、课后作业 参照今天所学,分析文本中杨二嫂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反思】 我意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同学们以反复诵读、边读边演边体味的方式,真正明白作者在文中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除此之外,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感受这种写法的妙处,并能够迁移运用。 我从备课开始到正式上课,一直贴着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分析文本,理解文本。上完这节课之后,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不仅可以真正融入课堂,也掌握了分析人物的基本方法。但是,由于课前预设不太周到,“心灵之隔”这一环节没能把控好学生状态,学生最终发挥稍微跑偏,我也未能很巧妙地把学生拉回到课堂当中。 如果再上本节课,我会控制好让学生朗读的时间,适当地加以干预,既使得课堂进度流畅,也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故乡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族而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