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湖心亭看雪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崇祯(zhēn) 更定(gèng) 喃喃(nán)
B.毳衣(má) 雾凇(sōnɡ) 沆砀(hàng)
C.长堤(dī) 一芥(jiè) 铺毡(zhān)
D.岱山(dài) 拏(ná) 沸水(fèi)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晚上八时左右)
B.拥毳衣炉火(鸟兽的细毛)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D.是金陵人,客此(做客)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余住西湖 尝贻余核舟一
D.见余大喜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C.学而时习之(《论语》)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惟/长堤/一痕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更有/痴似相公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从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总写湖山夜雪全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营造出一种恬淡清雅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引用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
(2)拥毳衣炉火________________
(3)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且文章末尾又出现舟子,记叙了舟子的话语,造成前后矛盾,是作者的疏忽。
B.“湖上影子”一段描写,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似图画中的白描手法,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绘出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映衬,前者借“客”偶遇知音之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
D.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但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为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10.有人称赞本文描绘雪景的词语“一”运用妙绝,可谓“一字而境界出”。请具体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石庄
白石桥北,万驸马庄焉,曰白石庄。庄所取韵皆柳,柳色时变,闲者惊之;声亦时变也,静者省之。春,黄浅而芽,绿浅而眉,深而眼。春老,絮而白。夏,丝迢迢以风,阴隆隆以日。秋,叶黄而落,而坠条当当,而霜柯鸣于树。柳溪之中门临轩对一松虬一亭小立柳中。亭后,台三累,竹一湾,曰爽阁,柳环之。台后,池而荷,桥荷之上,亭桥之西,柳又环之。一往竹篱内,堂三楹。松亦虬。海棠花时,朱丝亦竟丈,老槐虽孤,其齿尊,其势出林表。后堂北,老松五,其与槐引年。松后一往为土山,步芍药牡丹圃良久。南登郁冈亭,俯翳月池,又柳也。
(选自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而荷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静者省之 吾日三省吾身
C.海棠花时 学而时习之
D.其与槐引年 下车引之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霜柯鸣于树
A.尝射于家圃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告之于帝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4.下面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溪之中门/临轩对/一松虬一亭/小立柳中
B.柳溪之中/门临轩对/一松虬一亭小/立柳中
C.柳溪之中/门临轩对/一松虬/一亭小/立柳中
D.柳溪之中门/临轩对一松虬/一亭小立柳中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柳色时变,闲者惊之;声亦时变也,静者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登郁冈亭,俯翳月池,又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庄所取韵皆柳”体现在哪些地方?文章所写景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上下一白________________
(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________
(3)即棹小舟入湖________________
(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B.才一举头 孙叔敖举于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D.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一狼得骨止(《狼》)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下列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乙】文“则已心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甲】文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乙】文“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甲】文“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乙】文“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甲】文“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乙】文“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2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三个小时。课文中所说的“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
B.古人对酒具有不同的称呼,如“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中的“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在古代都是酒具的称呼。
C.古代的“相公”含义丰富,除了是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外,也指一般人对秀才的俗称,如“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就是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D.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是第一个时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3时至1时。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项,更定(gēng);B项,毳衣(cuì);D项,拏(ná)。
2.D 【解析】 D项,客:客居。
3.C 【解析】 C项,余:代词,我;A项,更: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副词,还;B项,白:形容词,白色的/名词,指酒杯;D项,大:副词,非常/形容词,与“小”相对。
4.D 【解析】 D项与例句,而:连词,表顺承;A项,而:连词,表转折;B项,而:连词,表修饰;C项,而:连词,表递进。
5.A 【解析】 A项,正确划分应为:湖中/人鸟声/俱绝。
6.(1)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7.(1)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2)裹、围。
(3)白汽弥漫的样子。
(4)代指酒。
8.(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与云层、远山、湖水,浑然一体,上下全是白的。
(2)西湖之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9.A
5 6 45 4610.(示例)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上下一白”之“一”字,是描绘其混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描绘其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此真可谓是“一字而境界出”矣。
11.本文从两个角度写西湖雪景:写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然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2.B 【解析】 B项,省:自我检查;A项,荷:种荷/肩负、扛;C项,时:时候/按时;D项,引:同,一起/拉,牵拉。
13.A 【解析】 A项与例句,于:介词,在;B项,于:介词,对,对于;C项,于:介词,向;D项,于:介词,给。
14.C
15.(1)柳色随时节而变化,悠闲的人见了会吃惊;柳声也随时节而变化,爱静的人听了会反省自己。
(2)(我)登上南边的郁冈亭,俯瞰翳月池,池边又是遍植柳树。
16.白石庄中四目所见都是柳树,柳色、柳声随四时变化,柳树与其他景致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妙趣横生。文章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庄的喜爱之情。
17.(1)全。 (2)往西走,向西去。 (3)就,便。 (4)回去,回来。
18.D 【解析】 D项,得:得到;A项,绝:消失/绝妙的;B项,举:抬起/选拔、任用;C项,及:来得及/到。
19.(1)不要说相公您痴迷于西湖美景,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2)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20.B 【解析】 B项,“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的说法不合文意。
21.A 【解析】 A项,每更约两个小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4 乡愁(余光中)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诗句朗读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9* 论教养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19 怀疑与学问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面两个句子都写到“经验”,选文主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