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3518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3518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3518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堂精炼 (含答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生物七上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
B.插秧时,秧苗之间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C.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叶片
2.(山东东营中考)下图表示一片正常进行生理活动的叶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与不同生理活动有关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
B.若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①②③④分别是氧气、二氧化碳、有机物、水
C.若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②指的是水蒸气
D.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3.在种植蔬菜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这种“气肥”实质上就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4.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二氧化碳 B.阳光
C.高温 D.水
5.深秋季节,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 )
A.先变黄 B.稍晚变黄
C.同时变黄 D.不变黄
6.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说明了( )
A.缺少了光的条件,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B.缺少了叶绿体,光合作用无法进行
C.缺少了光的条件,叶绿素无法合成
D.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7.人们经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下列哪一环境最适合锻炼身体?( )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8.将经过饥饿处理的一叶片(在黑暗中放置一天)中部的叶脉切断,给予光照2小时,发现叶片下部产生了淀粉,而叶片上部无淀粉生成。其原因是( )
A.切断叶脉阻断了水分的运输
B.切断叶脉阻断了二氧化碳的运输
C.切断叶脉阻断了有机物的运输
D.切断叶脉阻断了呼吸作用
9.农民伯伯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依据(或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把农作物种子播种在湿润的土壤中——种子萌发需要水分
B.白天为大棚作物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C.适时给农作物施化肥——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物
D.给农作物松土——有利于根部的呼吸
10.把一刚摘下的果树枝装在小瓶中,如下图所示,用弹簧秤测得重为5 N,光照6 h后,测得重为4.8 N。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蒸腾作用 B.运输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11.我们经常看到道路两旁移栽的植物被剪掉一部分枝叶,绿化工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移栽方便 B.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降低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12.森林地区往往降水多,其主要原因是( )
A.根能保持水土 B.光合作用旺盛
C.蒸腾作用旺盛 D.呼吸作用旺盛
13.下列哪种条件不能促使蒸腾作用的速度加快?( )
A.风速加大 B.气温升高
C.日照增强 D.空气湿度增大
14.调节蒸腾作用、控制气孔开闭的细胞是( )
A.叶的表皮细胞 B.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
C.叶肉细胞 D.气孔细胞
15.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这样可以增加坐果率,即俗话所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其道理是( )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
C.限制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向根部运输
D.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16.蒸腾作用过程中水的运输途径是( )
①来自根部的水分 ②少部分转化为水蒸气 ③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中 ④大部分转化为水蒸气 ⑤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⑤②③ D.①⑤④③
17.下列有关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
B.光下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光合作用的进行先于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只在叶表皮细胞内进行
18.除了下列哪一项以外,其余现象都表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
A.大量潮湿种子周围的空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要暖和许多
C.地窖内的蔬菜腐烂,散发出霉味
D.进入贮存大量水果的地方,点燃蜡烛发现火焰不大,燃烧不旺
19.植物在白天可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都有
20.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下列曲线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温度(A)和氧气含量(B)随时间变化的是( )
A B
C D
21.下列能正确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反应式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
B.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C.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
D.水+氧→有机物+二氧化碳+能量
22.下图为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和环境之间流动的示意图,甲、丙表示含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乙、丁表示水离开生物体的相关生理作用。根据此图,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种作用的推论,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甲可能为呼吸作用 B.乙可能为呼吸作用
C.丙可能为光合作用 D.丁可能为蒸腾作用
23.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将水稻和小麦的种子晒干后入库保存
B.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降温
D.向贮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24.若将甲、乙两株形态、大小、长势相似及质量相同的同种植物在天气晴朗的早晨置于空旷处,傍晚时取甲植物烘干并称重,次日早晨取乙植物作相同处理。两者质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比乙重 B.乙比甲重
C.甲、乙同重 D.不一定
25.玉米苗期要进行松土,这是为了( )
A.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 B.增强抗涝能力
C.促进根系向四周平行生长 D.提高土壤温度
26.下列不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原因的是( )
A.人口增长,呼吸作用增强
B.森林锐减,光合作用减弱
C.温室效应,使二氧化碳增加
D.大量使用燃料,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27.下图表示玉米植株在阳光下,有4种物质进出叶片。其中人类生命活动不需要的以及能贮存在果实里并能提供能量的物质分别是( )
A.物质1,物质4 B.物质2,物质4
C.物质3,物质2 D.物质1,物质3
28.下列哪一项不是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
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
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
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
29.决定不同植被类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①温度 ②氧气浓度 ③水分 ④光照强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其原因是植物能进行呼吸作用
B.化石燃料燃烧以及植物、人和动物呼吸都可以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
C.对森林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能引起碳—氧的平衡失调
D.温室效应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关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共10分)
31.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
32.植物只有地上部分能进行呼吸作用。( )
33.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蒸腾作用逐渐加强。( )
34.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
35.凡是种子的胚里有两片子叶的植物就是双子叶植物。( )
36.主根上长出的根叫侧根,侧根上长出的根叫须根。( )
37.在一朵花里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 )
38.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的照射。( )
39.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米粒也可以萌发成幼苗。( )
40.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中,雌蕊和雄蕊缺一不可。( )
三、简答题(除特别说明外,每空1分,共50分)
41.下图所示是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实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钟罩里,蜡烛不久熄灭了,小白鼠很快死去(如下图甲所示)。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如图乙所示)。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能正常活着(如图丙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甲所示实验中蜡烛熄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丙所示实验现象说明,密闭玻璃罩内有了满足动物生活、蜡烛燃烧和植物生活所需的________。
(3)根据你所学知识分析以上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小明在做图乙所示实验时失败了,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怎样才能保证实验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强在做图丙所示实验时,发现密闭玻璃罩内壁上出现了小水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中一昼夜,选取其中一片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下图一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摘下该叶片,去掉黑纸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
(1)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________作用。
(3)图二是对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________,图中标号________代表的是酒精。
(4)脱色过程中,盛有叶片的烧杯中的液体逐渐变成________色,脱色后的叶片呈现________色。
(5)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图一中________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含有________。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43.(山东枣庄中考)实验题:小兰通过新闻得知,广西龙江发生重金属镉污染事件。镉污染区的水稻和蔬菜都变成黄褐色,茄子、辣椒则形态怪异。她想,含镉的溶液会不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她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实验假设:略
(2)方法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分别编号甲、乙,底部垫有四层纱布。向甲培养皿倒入适量的含镉溶液;向乙培养皿倒入________,乙作为甲培养皿的________组。
②甲、乙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相同且正常的饱满的水稻种子20粒。每个培养皿不能只用一粒种子的原因是为了避免________。
③置于30℃和有充足________的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观察一次,连续7天记录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
④为了使探究实验发芽率的结果可靠,对本实验至少还应设置________组,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3)实验结果:甲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11%;乙组的水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为98%。
(4)根据实验结果,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下图所示是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两套实验装置,甲装置的水槽里放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乙装置里的水槽里放的是清水。把甲、乙两装置同时放在黑暗处24 h,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
(1)数小时后,摘下甲装置内的叶片,经过脱色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叶片不变为深蓝色,证明叶片中_________存在。水槽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摘下乙装置内的叶片,经脱色处理后加碘液数滴,则叶片的颜色____
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两装置先放在黑暗处24 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说明了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5)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
45.(山东滨州中考)下图是植物叶片的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是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进行的。若此图表示植物在适宜光照下光合作用过程的示意图,则②代表________。
(2)若此图表示植物在暗处时呼吸作用示意图,则②代表________,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在蒸腾作用过程中,②代表的物质通过叶表皮的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____________从根向上运输。
46.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见下图),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填“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袋,目的是避免塑料袋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打开B处的阀门,用手挤压塑料袋,发现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________。
(3)根据分析,请写出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情况: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7.(河北保定中考)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图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______
作用。
(2)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________。
(3)乙装置的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 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发现火柴棍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________。
(4)丙装置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8.下图是叶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D的名称是________,它成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之间,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
(2)B的名称是________,它接近上表皮,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较多,排列得比较紧密和整齐,好像栅栏一样。
(3)A和F分别称为上下表皮,它们是分布在叶片上下表面的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这些细胞无色透明,细胞外壁有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________。
(4)E的名称是________,它是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的,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
49.(湖南湘潭中考)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
(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玉米种子的____
____中。
(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_______。
(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_______。
(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D 解析: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进行。
3.D 4.C
5.B 解析:在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素,叶绿素是绿色的,于是叶呈现绿色。深秋季节,光照不足,叶绿素逐渐被分解,使叶片变黄;夜晚路灯旁的树叶利用灯光的光能合成少量叶绿素,因此位于路灯旁的树叶比远离路灯的树叶稍晚变黄。
6.B
7.D 解析:傍晚时分树林中积累的氧气比较多,而早晨,因为经过植物一夜的消耗,氧气大量减少。
8.A
9.C 解析:给作物施肥的目的是为作物提供无机盐,植物不会从环境中吸收有机物。
10.A 解析: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把吸收的大量水分散失到环境中。
11.D 12.C
13.D 解析: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温度、空气湿度等;空气湿度增大,植物蒸腾作用会减弱。
14.B 15.A 16.D 17.B
18.C 解析:地窖内的蔬菜腐烂,散发出霉味是由真菌(如霉菌)等大量繁殖导致的。
19.D 20.C 21.B
22.A 解析:甲是含碳有机物,绿色植物中的有机物通过捕食而进入动物体内。
23.B 解析:大雨过后,土壤中会因为浸水而减少了氧气含量,中耕松土可以提高土壤含氧量,从而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24.A
25.A 解析:松土利于空气和水进入土壤深处,促进根的呼吸和向深处生长。
26.C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但温室效应不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27.A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物质1、2、3、4分别是二氧化碳、氧气、水和有机物(淀粉),人类不需要的是二氧化碳,贮存能量的是淀粉。
28.D
29.C 解析: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会影响植被的类型。
30.A
二、判断题
31.× 解析:光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32.× 解析:呼吸作用是活细胞的共同特征,只要是活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包括植物的根。
33.√ 34.√ 35.√
36.× 解析:主根停止生长后,在胚轴的基部陆续生出的不定根,因为像胡须,所以叫做须根。
37.√
38.× 解析: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39.× 解析:大米是水稻种子经碾压后剩下的胚和胚乳,其中的胚大部分已损伤,种植后不能萌发成幼苗。
40.√
三、简答题
41.(1)蜡烛燃烧和小白鼠呼吸消耗尽氧气 (2)氧气 (3)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4)装置处于黑暗中 将装置放在有光照的地方 (5)植物的蒸腾作用、土壤水分的蒸发、小白鼠的呼吸等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的理解,同时注意运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知识综合考虑。
42.(1)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对照 (3)乙 2 (4)绿 黄白 (5)未遮光 淀粉 (6)光
43.(2)①等量清水 对照 ②偶然性 ③空气 ④2 (4)含镉的溶液会降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
44.(1)没有淀粉 吸收装置内的二氧化碳 (2)变深蓝 装置内含有二氧化碳,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淀粉 (3)运走、耗尽叶片内贮存的淀粉 (4)二氧化碳 (5)乙装置
45.(1)叶绿体 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分和无机盐
46.(1)黑色 光合 (2)浑浊 二氧化碳 (3)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47.(1)蒸腾 (2)二氧化碳 (3)氧气 (4)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48.(1)叶脉 (2)栅栏组织 (3)角质层 (4)气孔
49.(1)胚乳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等量清水 (4)移走小烧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10)(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选择,我会探究,我会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8)(含答案),共30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7)(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