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随堂练习题
展开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课堂·精要
1.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不仅适应其生存的环境,而且能够①______和②________环境,尤其是对植物生活有多方面的影响。
2.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 动物能促进植物的③______和④______ |
动物对环境的作用是通过⑤______及其各种⑥______实现的 | |
动物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既有⑦______作用,也有⑧______作用 |
提示:①影响 ②改变 ③繁殖 ④分布 ⑤新陈代谢 ⑥行为 ⑦积极 ⑧消极
课堂·精练
基础验收
1.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 )
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
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
2.苍蝇到处乱飞,很容易传播疾病,人们很是痛恨它,我们对它应( )
A.加大药量的使用,把它们全部杀死
B.只要不飞进自己家就可以了
C.顺其自然
D.设法控制数量,减少危害
3.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B.用于观赏
C.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维持生态平衡
4.在我国的农业历史上,造成最大虫灾的害虫是( )
A.蝗虫 B.苍蝇
C.蚜虫 D.白蚁
5.下列做法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系统不利的是( )
①在稻田中释放益虫 ②利用剧毒农药治虫 ③多施农家肥料
④大量捕杀蛇 ⑤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 ⑥严禁捕捉青蛙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6.下列动物行为对植物不利的是( )
A.蜜蜂采集植物的花蜜
B.猴子吃桃,将桃核随意乱扔
C.过多的蝗虫啃食玉米等的茎叶
D.野兔的皮毛带走了苍耳的果实
7.苍耳的果皮表面长有钩刺,枸杞的果实鲜艳香甜,这样都利于植物种子扩大传播的范围。这些事实表明( )
①动植物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依存 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
③所有植物种子的传播都离不开动物 ④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8.在果园里放养蜜蜂对果树的好处是( )
A.刺激子房快速发育 B.帮助果树进行传粉
C.延长花的开放时间 D.帮助消灭果树的害虫
9.有一种兰花蜂,在繁殖季节,雄蜂专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然后,许多雄蜂聚集在一起,同时将香气释放出来,吸引雌蜂前来交尾。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兰花蜂的这种行为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兰花的香味物质减少,会导致兰花蜂的数量减少
C.兰花的香味物质不是兰花蜂分泌的性外激素
D.兰花与兰花蜂之间为捕食关系
能力测评
1.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哪项作用?( )
A.维持生态平衡
B.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C.帮助植物传粉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和果实
C.人对鬼针草不会产生影响
D.以上内容都不对
3.假设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若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迅速上升后又下降
4.某果农为防止害虫啃食果树花蕾,对果园及邻近区域喷洒了农药,结果虫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而果实产量却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分析原因,正确的是( )
A.昆虫能帮助植物传粉
B.昆虫能促进植物完成受精
C.昆虫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D.昆虫能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5.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之自然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开垦草原,将牧场改为农田
B.禁止狩猎,引入植食动物
C.保护植被,实施适度放牧
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6.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活着野兔、牛、羊、狼等生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生产者是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冬天,草类减少,兔子的数量会_____,狼的数量会_____。
(3)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的牧民对狼进行大规模的捕杀,狼被捕杀后,_____的数量将会增多,草原最终遭到破坏。
(4)分析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
探究创新
某地草原上牧草长势很好,人们为了保护该草原上的鹿群,自1907年开始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等捕食者。如图是1900—1940年该草原上鹿群个体数量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1)鹿群在1910—1924年数量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鹿群在1925—1935年数量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草原上影响鹿生活的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影响鹿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
课堂·反思
在本课时练习中,把你做错的试题记录下来,并总结从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错题 | 错误原因 | 知识/方法小结 |
|
|
|
参考答案
基础验收
1.A 2.D
3.B 解析:用于观赏是指人们在公园或家庭中饲养的动物,满足人们的娱乐和观赏的需求,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A 解析:蝗虫有集群习性,口器是咀嚼式的,会把植物的叶和嫩茎吃掉,成群的蝗虫其危害十分严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
5.C 解析:利用剧毒农药治虫不仅会杀死益虫,还会导致农药残留,危害人类自己;蛇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小型动物,包括田鼠,这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是有利的;大面积种植单一作物,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不稳定,容易被破坏。所以上述三种做法是不合适的。
6.C 解析:蝗虫啃食农作物茎叶,会给农作物造成减产现象,对植物不利。
7.A 8.B
9.D 解析:题干表明兰花分泌的香味物质对兰花蜂的繁殖有利,同时兰花蜂在采集兰花的香味物质时可以帮助兰花传粉,因此二者之间属于合作关系,不是捕食关系。
能力测评
1.B 2.B
3.D 解析:狼突然减少,即鹿的天敌减少,由于食物充足,鹿会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大增。种群数量大增会导致食物不足,这样会使一些鹿饿死,鹿的数量又下降。所以鹿的数量先迅速上升后下降。
4.A 解析:果树的花是虫媒花,主要依靠昆虫传粉,对果园及邻近区域喷洒了农药,虽然虫害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昆虫也被农药杀死,这样导致果树因传粉不足而产量下降。
5.C
6.(1)草 野兔 牛 羊 狼 (2)减少 减少
(3)野兔、羊、牛 (4)草→野兔→狼
探究创新
(1)食物充足,天敌减少
(2)鹿群数量过多,破坏草原,使鹿的食物不足,所以数量急剧下降
(3)牧草 狼 阳光、空气、水
解析:鹿群在1910—1924年,数量上升的原因是狼、豹、狮等的数量减少,鹿群又有足够的食物供应,数量会上升。鹿群在1925—1935年,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食物的减少,狼、豹、山狮等食肉动物的减少,导致食物链被破坏,生态不平衡。
2020-2021学年第5节 遗传与环境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5节 遗传与环境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的变异,同卵双胞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4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性别和性别决定,人类的性染色体,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下图表示人的耳垂性状遗传图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人的生殖和发育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青春期的特点,控制生育可以通过节育和避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