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2课时教案
展开一、教材分析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少数民族展示会、策划主题班会等活动园,安排了相关链接和阅读角,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来实现,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本课包括“互相尊重 守望相助”这个版块内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处于高年级的时期,他们经过前四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对法治精神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法治意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并开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仍有片面性。本课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来实现,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意识以及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三、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来实现,培养维护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的意识,热爱各民族人民以及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结合查询资料和小组探究、讨论,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实现。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热爱各民族人民以及激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我国扶助少数民族的政策,懂得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要性。
难点: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
五、教学方式
课前探究、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先学后教、点拨引导。
六、教学资源
教学平台、幻灯片、视频、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活动
1.小组合作,结合自己的经历或看过的资料,选择下面其中一项问题进行介绍:少数民族的节庆、服饰、饮食、民居或礼仪。展示形式不限(故事会、才艺展示、演讲等)。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
(1)你介绍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哪项生活环境或文化习俗?
(2)它有什么寓意?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有人要参与这项活动或者参观他们的生活环境,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2.阅读课本第60页“活动园”,思考:如果请你参加策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二)课堂导入活动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清楚地明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中国国土,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学习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板书:7 中华民族一家亲)通过本课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1.了解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来实现2.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一:各民族相互尊重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以及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内容。你们知道不同民族之间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生说后,)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都存在差别。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民族之间的差异所带来的不同习俗。(出示幻灯片:活动一:各民族相互尊重)(板书:各民族相互尊重)
师:五(2)班开展了一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展示会。会上,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所了解的节日,特别是火把节,大家阅读第59页“活动园”,了解一下。
(生阅读后,)师:我们通过五(2)班同学的介绍,认识了火把节。各民族除了在节庆方面不同以外,服饰、民居、饮食和礼仪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请各学习小组根据课前探究,介绍少数民族的节庆、服饰、饮食、民居或礼仪。展示形式不限(故事会、才艺展示、演讲等)。可围绕下面问题进行介绍。(出示幻灯片:)
(1)你介绍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哪项生活环境或文化习俗?
(2)它有什么寓意?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有人要参与这项活动或者参观他们的生活环境,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
各学习小组上台展示,教师引导交流并进行点拨。
师:我们发现,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环境都存在差异,所以大家要互相尊重。
师: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的时候,有一些游客在古城里随意爬上民居的屋顶拍照,或者随意评论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你怎样劝说他们?(出示幻灯片:怎样劝说?)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引导点拨。
师小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我们应该尊重当地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
师: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的语言,请阅读第59页“相关链接”,了解不同语言怎么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师:会说的同学试试说一说这些祝福语。
师小结(出示幻灯片):各民族在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上都存在差异,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探究、课上展示、话题讨论并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交流,知道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都存在差异,学会尊重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习俗。
活动二:各民族守望相助
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56个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努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出示幻灯片:活动二:各民族守望相助)(板书:各民族守望相助)
师: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兄弟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互帮互助。国家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过程中,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请阅读课本第61页“相关链接”和幻灯片的补充资料“精准扶贫政策”和“援助少数民族大行动”的内容。(出示幻灯片补充资料)
(生阅读后,)师:阅读国家针对扶助少数民族的三个措施后,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说后,)国家扶助少数民族地区,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一起迈向小康社会。
师:各民族在交流交往、守望相助中,发生过很多感人的故事,有不少歌曲表现了这些内容。五(1)班要围绕这些内容在国庆节前召开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班会,几个小组长在策划。如果请你参加策划,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出示幻灯片:我的好建议)
学生结合第60页活动园的内容,分享课前探究的资料,教师引导点拨。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精彩,我们课后可以根据你们的好建议举行一个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的班会。
播放视频《天路》。你知道这条“神奇的天路”指的是什么吗?它“神奇”在哪里?请你阅读课本第61页“阅读角”的内容。
学生交流想法,教师小结: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改变了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对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欣赏视频、阅读资料及提建议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家相关措施,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实现,引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守望相助。
(四)课堂总结活动(出示幻灯片1、2的内容)
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习俗都存在差异。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作业布置:(出示幻灯片)
结合刚才对班会课策划的好建议,各小组围绕这些内容展示一个节目。班级准备举行主题为“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班会。
(五)※板书设计
7.中华民族一家亲
各民族相互尊重
各民族守望相助
2021学年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土 我们的家园6 我们神圣的国土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3 弘扬优秀家风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3 弘扬优秀家风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