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识课文,自然导入,自学指导,展示交流,挖掘美点,拓展延伸,总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一、初识课文,自然导入: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 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翻译为“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 出示学习目标:美读课文、理解文意、评价手法 二、自学指导 5、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三、展示交流 4、开头这一段列举了6位名人,这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点? 共同点:出生贫贱、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5、由此,我们得到的人生感悟是:苦难是人生的一种磨砺,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 6、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地说明人才是 8、请概括回答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是人指的是哪一类人。 9、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结论,增强论 12、最后一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 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 然后能改。 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1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文章的论据思路是怎样的?(从个人到国家、从小到大、从点到面) 1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了什么道理? 19、本文和第一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四、挖掘美点 文章有不少美点,美在哪里呢?(排比美、对称美、结构美、论据美、思想美,美在详略得当、美在短而精辟) 五、拓展延伸 1、温总理在四川发生地震的时候,说过“多难兴邦”,你认为这句话与什么有关?(忧患意识) 2、辩论: 辩题⑴ :是否有忧患意识 辩题⑵:环境与成才(选这一论题辩论) 正方——逆境对成才更有利 反方——顺境对成才更有利 六、总结篇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优质课评选教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古代科举考试考什么内容吗?对了,四书、五经 。能具体说一说四书、五经指的是那些书吗?(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二、文章简介、作者简介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先整体感知一下课文内容 1、听录音范读:听读注意:读音停顿重音 节奏 法家拂士(bì) 曾益其所不能(z ēn g) 3、自由读,思考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四、翻译全文 明确翻译步骤: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其他资料分两步翻译完全文, (1)①第一步第一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2)①第二步第二自然段 ②俩人到讲台上指着黑板上的课文翻译 ③我重复翻译一遍并重点强调一些词语 (3)学生通篇翻译全文一遍 五、研读赏析 1、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排比句) 2、这六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 出身卑微、历经磨难、终有成就 3、由他们经受磨难而成就大事业的例子归纳出什么结论?(背诵)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起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受磨练的益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那几句是从个人角度正面进一步论述经受磨难的好处的?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7、总结:文章开头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紧接着就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经历,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强人的上进心。文中也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 七、作业:背熟并默写全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识课文,故事导入,合作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自主活动,指导诵读,自学检查,成果展示,合作探究,读通文意,品读赏析,质疑,拓展延伸,课时小结 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