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5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6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7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富贵不能淫--优质课课件3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翻译课文,归纳文言现象,思路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孟子》二章 富贵不能淫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诸候国纷争不断,群雄逐鹿。 统治者过着“庖有肥肉,厩有肥马”;的生活;而人民是“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 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力图达到 “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同桌可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往之女家( )
    ①丈夫之冠也( ) ②富贵不能淫( )③贫贱不能移( ) ④威武不能屈( )
    行天下之大道( ) 妾妇之道也( )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得志,与民由之( ) 往送之门,戒之曰( ) 必敬必戒( ) 以顺为正者( ) 立天下之正位( ) 居( )天下之广居( )
    古义:( ) 今义:( ) 古义:( ) 今义:( ) 古义:( ) 今义:( )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有作为、有气节的成年男子
    丈夫之冠也( ) 父命之( )之 往送之门( ) 居天下之广居( )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文中的人物景春与孟子辨论的焦点是什么?2、景春认为“何谓‘大丈夫’”,依据是什么?3、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如何反驳?4、孟子认为“何谓‘大丈夫’”?
    1、文中的人物景春与孟子辨论的焦点是什么?何谓“大丈夫”2、景春认为“何谓‘大丈夫’”,依据是什么?公孙衍、张仪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依据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3、孟子同意景春的观点吗,如何反驳?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孟子用“妾妇之道”反驳。4、孟子认为“何谓‘大丈夫’”? 孟子认为“大丈夫”的标准是: 一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二是无论得志与否,都在坚守自己的原则; 三是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都不能使自己迷惑、动摇、屈服 。
    1、本文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观点是什么?
    2、三个“大丈夫”标准之间有何联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是讲入世前修身;“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是讲人生际遇;这两个标准是成为“大丈夫”的前提、基础。 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总括了作为“大丈夫”坚守仁、礼、义的为人处事原则的表现,只有懂得了仁、礼、义并无论何时都坚守住,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因而这才是本文的论点。
    事例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文天祥拒绝元朝的高官厚禄,英勇就义。)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闻一多拍案而起,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于谦《石灰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代)林则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代)谭嗣同《狱中题壁》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自题小像》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也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或名言说明。
    分析“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
    1、孟子为什么讲“妾妇之道”,有何用意 ?
    孟子将“妾妇之道”与“纵横家之道”类比,阐述了“公孙衍、张仪之道”与“妾妇之道”以“顺从”为最大原则,没有人格和操守,缺乏对“仁、礼、义”坚守,不能称为“大丈夫”,并由此引出“大丈夫”的标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此处用排比,作者严正词严地指出了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里用排比,作者从多角度阐述了大丈夫为人处事原则的表现,增强语势,使说理气势磅礴。
    2、文中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1、背诵全文2、小测(字词句,笔记内容)3、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一、四(1、2)、五4、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
    解释下面句子中红色字的词语1、安居而天下熄 2、父命之 3 、与民由之4、富贵不能淫 5、独行其道 6、贫贱不能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示范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角色进行情境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课前预习课件ppt,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孟子简介,听朗读注意节奏,初读节奏,再读节奏,文言文翻译,文言积累,文中成语,整体感知,资料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富贵不能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能够可以,听读翻译课文,梳理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感知课文要点,资料链接,分析文章主旨,分析论证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