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573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倒装句 课件29张,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倒装句式,一般句式,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词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句小结,主谓倒装,定语后置,被动句被兵势所逼,判断句不是心里臣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
倒装类型: (一)宾语前置 (二)主谓倒装 (三)定语后置 (四)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结构:谓语(动词) ﹢宾语(名词或代词) 例:打篮球 踢足球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表示强调,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结构:宾语(名词或代词) ﹢谓语(动词或介词)例:古之人不余(宾语)欺(谓语)也 吾谁(宾语)与(谓语)归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
句子的特点:1.都是疑问句,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操”“在”“为”的宾语。3.宾语都前置。
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
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即凡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无”“莫”,这种句子叫否定句。 2.宾语是代词“自”“之”“余” “之” ,放在“信”“有”“欺”“闻”等谓语动词之前。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城中皆不之觉B.时人莫之许也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规律三:“之”做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何厌之有 4.何罪之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唯利是图。2.唯弈秋之为听 唯陈言之务去3. 父母唯其疾之忧 唯贤是用 唯才是举 唯马首是瞻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惟)…是…”或“唯(惟)…之…”等格式,将副词“唯(惟)”译成“只”、“只要”“一定”等。
( )A. 子何恃而往?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 唯才是举。D. 尔何知?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于、以、为、从、自、向”等往往与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但为了起强调作用,就放在介词之前:例: 一言以蔽之 夜以继日比较:介词宾语前置 名词﹢“以”或“于结构“ 状语后置 动词、形容词﹢“以”或“于结构“例:1.祭以尉首 2.咨臣以当世之事 3.战于长勺 4.贤于弟子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选出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 )A. 之二虫又何知?B. 卿欲何言?C. 安得广厦千万间。D. 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贤哉,回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现代汉语 定语起到修饰限制名词的作用,有助于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准确、鲜明、生动,一般放在中心词之前,即:定语﹢中心语如:黑漆漆的晚上 红彤彤的太阳 去年的裤子 好(的)人 新(的)衣服 错误(的)想法表数量:五只鸭子 三张报纸 一台电脑标志:1.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数量词都能做定语 2.定语在句子中的成分往往用“的”字作标志,与中心语构成偏正词组。
古代汉语结构:中心语﹢定语,用“者”煞尾,构成定语后置的形式。翻译时要把定语提前。
(一)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例:1.太子及宾客(中心词)知其事(定语)者 皆白衣冠送之。 2.计未定,求人(中心词)可使报秦 (定语)者,未得。 3.人马(中心词)烧溺死(定语)者甚众。 4.楚人(中)有涉江(定)者。 5.荆州之民(中)附操(定)者。 6.四方之士(中)来(定)者。 7.村中少年(中)好事(定)者。
(二)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再用“者”煞尾,构成“中心词+ 之+ 定 语+者”的格式。
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国之孺子之游者
(三)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使定语位置更加突出,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
例: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涉江》 苟以天下之大 都督阎公之雅望 宇文新州之懿范
(四)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 格式:中心语十数量定语
例: 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谓语动词+介词结构(状语)
现代汉语介词结构一般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充当状语,如:从国外回来 向雷锋同志学习 把椅子搬来 在教室讨论放在谓语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古代汉语经常安置到谓语(动词、形容词)后面充当补语补语。 基本判断方法:动词、形容词﹢“以”或“于结构“如:1.祭以尉首 2.咨臣以当世之事 3.战于长勺 4.贤于弟子 5.取之于蓝
例:1.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一)介词结构“于……”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例:1.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 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赤壁之战》 2.何不试之以足? 3.饰之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二)介词结构“以……”,常放在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后。
请翻译下列句式。1.孔子曰:“苛政猛于虎。”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3.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4.咨臣以当世之事5.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6.尝射于家圃
7.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伶官传序》) 9.生乎吾前 (《师说》) 10.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1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资治通鉴》)
练习:指出这个句子有哪些特殊句式
定语后置句:荆州附操之民
下列各句的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而今安在哉?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不拘于时,学于余。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
A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B定语后置、C被动句/状语后置、D状语后置)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误落尘网中
B.开荒南野际 C.马之千里者
D.狗吠深巷中
C。定语后置,“千里”修饰前面的“马”。A、B、D三项是省略句,都省略了介词“于”。
下列各句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D.或曰,此东海也
B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其他三项皆为判断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句式专题复习 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宾语前置,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倒装句,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何谓词类活用,如何判别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状语,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四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一动词活用为名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何谓词类活用,如何判别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一名词活用为状语,三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四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一动词活用为名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