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订立合同学问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订立合同学问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试牛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合同的含义: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2、合同的种类: 常见的有买卖合同、赠与合同、租赁合同、运输合同等。
【特别提醒】 ①“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协议,即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协议。 ②“平等主体”是民事关系的核心特征。从管理角度来看,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都是不平等主体,都不属于“民事主体”。
3、订立合同的原则——自愿原则 (1)内涵: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即就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以实现各自的利益。 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其期望发生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愿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主体自由意志的体现,对合同的成立和生效具有决定性意义。
3、订立合同的原则——自愿原则 (2)意义:①利用合同参与交易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市场交易者的自由意志。②自愿订立的合同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③自愿订立的合同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合作,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
3、订立合同的原则——自愿原则 (3)法律规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法律鼓励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尊重市场交易者的合同自由,维护诚实守信的履约机制。
典例 : 下列哪种情形中,当事人之间产生了合同法律关系( )A.甲拾得乙遗失的一块手表B.甲邀请乙看球赛,乙因为有事没有前去赴约C.甲因为放暑假,将自己的一台电脑存放在乙家D.甲鱼塘的鱼跳进了乙鱼塘
[合同法律关系是由合同法调整的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A、D未体现主体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而B不属于法律调整的范畴。]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如火车票背面关于“乘车须知”的规定。格式条款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也限制了对方当事人的合同自由。民法典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1、要约: 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在一项要约中,发出要约的一方为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为受要约人。 为了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期待,维护稳定的交易秩序,生效的要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合同的订立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很多时候需要经历反复协商才能就合同条款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讨价还价是这种反复协商过程最形象的体现。法律将这个过程概括为要约与承诺两个阶段。
●如果小李向法院起诉请求退房能够得到法院支持吗?●小李能否将广告当作开发商向购房者所作的要约?
【易混易错】:要约与要约邀请
点评:本案例广告中的条件属于合同条款,购房人小李的请求能够得到法院的支持。 因为该广告的内容具体确定,符合要约的条件,应当被当作开发商向买受人所作的要约,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
要约与要约邀请: 在生活中,我们要区分要约与要约邀请。要约邀请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拍卖公告、招标公告、商业广告和宣传、寄送的价目表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和宣传的内容符合要约条件的,构成要约。
2、承诺: 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应当由受要约人及时向要约人作出,并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该意思表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承诺到达对方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订立合同的过程随之结束。
要约到达对方后,就进入合同订立的第二个阶段——承诺。
3、承诺对要约的变更: 在实际协商过程中,受要约人的“承诺”可能增加新的内容,如果对原来的要约内容进行了实质性变更或者超过了要约确定的期限,此时,该项“承诺”转化为新要约,需要原来的要约人作出承诺,才能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
相关链接: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
镜头一2018年3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电子邮件:“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3月3日,乙公司以电子邮件回复:“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甲公司收信后当日以电子邮件回复: “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000件。”乙公司在3月5日回复:“如果降到每件62元,必须购买1万件。”甲公司没有回复。
镜头二 小华去超市购物,从货架上拿了两个水杯,然后在收银台结账走人。小华和收银员全程未发一言。
根据你的理解,上述场景如何体现要约与承诺?合同订立是否完成?
如果价格降到每件62元,愿意购买8000件。
如果降到每件62元,必须购买1万件。
愿以每件59元的价格购买贵公司新款双钻陀螺玩具1万件,贵公司负责运输,货到付款,30天内答复有效。
如果价格为每件65元,可以卖给贵公司1万件。
要约人:甲公司 受要约人:乙公司
受要约人没有作出承诺,合同订立没有完成。
超市货架上标明的商品价格
顾客从货架上拿货物到收银台买单
顾客买单即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合同订立已完成。
4、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订立合同并不当然意味着合同的生效。 (1)有效合同: 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 (2)无效合同: 如果合同内容出现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仍然可能导致合同全部或者部分无效。 如果合同的主体不适格或者因欺诈、胁迫导致当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实,也会使得合同存在瑕疵或者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约束力。
材料:案例王某今年只有17周岁 ,在H市某房地产公司做房地产中介,每月平均有5000元的收入。为了工作方便,王某欲花50000元从同事李某处买一辆二手车。此事遭到了王某父母的强烈反对,但王某还是买了下来,双方未办理过户手续。同年10月,王某患精神分裂症导致汽车闲置。随后,王某的父亲找到李某,认为王某与李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要求李某返还钱款,开走汽车。1.此买卖合同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2.此时汽车的所有权归谁?请说明理由。
1.此买卖合同有效。已满16周岁且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独立而有效。该合同成立时王某已满16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王某可独立实施法律行为,无须征得父母同意。王某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与李某达成购车合同,合同内容、形式合法有效。王某患上精神分裂症在合同订立之后,不影响此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2、此时汽车的所有权归王某。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汽车是动产,一般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王某与李某订立了买卖合同,并完成交付,故王某享有对该汽车的所有权,王某的父亲无权让李某返还钱款,开走汽车。
以下案例中订立的合同有效吗?为什么?1、合同甲和乙签订协议,由乙帮忙买一只枪,报酬1000元。2、甲为了转移走私货物和乙订立货物运输合同,乙知道是走私货物后坚决拒绝。甲威胁说:你如果拒绝运输,小心你的小命!乙在甲的胁迫下签订了合同。3、甲想在股市中发大财,但手头没有资金,就想以建大棚为幌子向银行贷款100万进入股市。在借款合同中写道:甲借款的目的是修建三个冬暖式大棚。银行了解到甲的企图后,仍然和甲签订合同发放贷款。甲和银行恶意串通骗取了乙的担保。最后甲亏的一塌糊涂,银行要求乙承担保证责任。甲和银行合伙欺诈乙做担保,无效。
无效,违反法律、行政性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无效,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如甲把乙交由他保管的价值10万元的手表以1万元的价格卖给知情的表哥)(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如为逃避国家税收,表面上签订房屋赠与合同,并办理赠与公证书,但私下却交付房款)(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代孕合同,贬损人格尊严、包含下跪条款的合同等)(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归还赌债,买卖毒品、枪支弹药、国家文物的合同等)注意: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一般属于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只有在损害了国家利益时,才属于无效合同。
经典案列: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典例:小张刚刚大专毕业,买了一个假的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知名院校硕士学历证书,被某企业作为技术人员录用,月薪8 000元,双方签订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一个月后,企业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提出解聘小张。 企业已经和小张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中途解聘是否违法?
提示: 小张在与企业签订合同时,意思表示不真实,合同有虚假内容,因此,签订的这份合同属于无效合同,企业解聘小张并不违法、是合理合法的。
[想一想]:未成年人外出打工签订的合同是有效合同还是无效合同?
提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 但是,他们可以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如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还可以订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如乘坐交通工具等。这会构成有效合同。
订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法律鼓励交易,从严认定无效合同。
2020年1月,在浙江工作的段女士夫妇春节回到老家后进行了自我隔离。为方便联系,她把手机留给了八岁的儿子。可隔离结束后她发现儿子竟刷爆了她的信用卡,刷了13000多元用于打游戏。据了解,她儿子花费最多的是网易旗下的《猫和老鼠》,其次是王者荣耀。思考:段女士能否向游戏公司要回这些钱?为什么?
《猫和老鼠》游戏页面提示“点击查看家长关爱平台”,第八条就注明如果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产生了未经您同意的消费,可以进行申诉。审核资料包括孩子的真实信息,游戏账号的使用信息,转账信息等等,如果审核通过,游戏网站将退还费用。
《民法典》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有关付费业务规定,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单次充值不得超过50元,每月充值累计不得超过200元。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的,单次充值不得超过100元,每月充值累计不得超过400元。
典例 钱某邀请孙某在酒店商谈合建影院事宜,钱某于席间提出要约并希望孙某马上表态。孙某经过深思熟虑,第二天作出承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承诺有效,合同尚未成立B.承诺无效,合同成立C.承诺无效,合同尚未成立D.承诺有效,合同成立
民法典首例城市公交运输合同纠纷案 王某乘坐公交车时,由于司机突然刹车,王某在车内摔倒受伤。法院认为,双方形成客运合同关系,被告作为承运人应当对运输过程中旅客的伤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思考:有人认为,王某并未与公交公司签订书面合同,不形成合同关系,你怎么看?
镜头一 某商家在现场营销中口头声称,集够一定数量的“赞”可兑换礼品。小羽参加了该活动,结果与商家联系兑换礼品时,商家却称 “一个月后兑换”,后又以“礼品兑换完毕”为由拒绝履行承诺。
镜头二 王某因租房找到房主张某。两人在短信往来中明确了房屋租赁的价格及期限后,王某入住。入住后不久,周围房租大涨,张某反悔并给王某发函,以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为由,要求解除合同,遭到王某拒绝。张某为此诉至人民法院。诉讼中,王某以短信记录为证据,要求继续履行合同。
上述镜头分别涉及哪种形式的合同?合同形式是否影响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1)合同的成立: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外,只要各方当事人形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就是确立了合同。
(2)合同的形式:口头合同、书面合同、直接履行的行为)
(3)采用不同形式合同的意义: 何种形式订立合同,有时会对当事人能否顺利实现其合法权益产生影响。
(1)含义: 口头合同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合同形式,是当事人通过口头语言达成意思表示一致所形成的合同。(2)适用对象: 在金额较小、即时清结、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如商店中的零售、熟人之间的小额借贷等。(3)优点:充分适应了现代社会对订立合同的快捷性要求。(4)缺点: 口头合同的问题在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多不明确,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合同的履行期限越长,当事人忘记约定内容或者条件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事人对合同的理解和执行就越容易产生争议。
⑴含义: 书面合同是以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订立的合同。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⑵适用对象: 对于权利义务关系复杂、金额较大以及履行期限较长的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3)优点: ①书面合同内容清晰:有利于督促各方当事人根据确定的义务履行合同,有利于守约方根据约定追究违约责任。 ②书面合同有据可查,能够为处理合同纠纷提供明确的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
(4)成立条件: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特别提醒】:(1)由直接履行的行为产生的电子合同在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网购)(2)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树立合同意识,尤其要用好白纸黑字这个工具。
小王在淘宝网上看上一款连衣裙,价格230元,非常喜欢,就立即下单拍下,当然下午该网店发货,三天后小王收到了连衣裙。
想一想:该案例属于哪种合同形式?该合同何时成立?
由直接履行的行为产生的电子合同,该合同在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
李大爷经熟人介绍请了一家装修公司装修新居,碍于情面没有与之签订书面合同,只是口头约定了装修的项目、材料、价格、质量等内容。装修结束验收时,李大爷发现装修公司漏了好几个项目,要求重做,但装修公司认为李大爷空口无凭,因而拒绝重做。 你认为李大爷与装修公司的口头协议有无法律效力?为什么?
提示 双方当事人签订的口头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口头合同不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但口头合同因为没有相应的凭证,容易产生纠纷。
说一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用合同的知识来看,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道理? 提示这句话强调了在合同的形式中口头合同存在的缺点和书面合同的优点。 (1)口头合同一般用于权利义务关系相对简单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但它具有不易分清权责、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的缺点,从这个角度说口头合同是“空口无凭”,应该慎用。 (2)“立字为据”强调了书面合同权责明确、有据可查,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发生纠纷时能提供明确的事实和证据,有利于案件的公正裁决(3)说法虽然有些绝对,但现实生活中还有一定的道理。
⑵如果你是购房者,你准备怎样避免房东反悔的情况发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购买二手房时,不少房东随口说将家具、家电赠送给购房者,由于是别人赠送、不好意思让房东写成文书,但是在后期交接房屋时,房东却全部或部分搬走的情况比比皆是。究其原因,一是签约前房东随口答应,并没有合同约定,结果事后反悔了;二是有合同有约定,但是没有写清家具、家电的品牌和数量,在交易中双方发生了摩擦或不愉快,房东更换了原有物品。对于房东承诺赠送的物品,应该在合同中进行说明。
⑴房东随口说将家具、家电赠送给购房者是否属于合同?其性质与形式是什么?
房东随口说将家具、家电赠送给购房者是要约,购房者不反对合同即成立。此合同的形式为口头合同,其内容为赠与合同。
签订书面合同,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详细约定,写清楚物品的品牌、型号、数量等信息,并约定“不可移动的配套,如门、窗等应保留”。用相机拍下来作为附件,以便房东反悔时有证可依。
1.无论哪种合同,都必须由订立合同的各方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自愿订立的合同( )①可以满足市场交易者的特定需求②促成市场交易者相互竞争,共同形成社会的信用机制③一定能够降低交易成本,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④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增加整体的社会财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要约邀请又称为“要约引诱”,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订立合同的预备行为,只是引诱他人发出要约,不能因相对人的承诺而订立合同。下列不属于要约邀请的是( )①拍卖公告②商品标价③招标公告④投标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钱某邀请孙某在酒店商谈合建影院事宜,钱某于席间发出要约并希望孙某当场表态。孙某经过深思熟虑,第二天作出承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承诺有效,合同尚未成立B.承诺无效,合同成立C.承诺无效,合同尚未成立D.承诺有效,合同成立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订立合同学问大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离不开合同,要约承诺订合同,立字有据更可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订立合同学问大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中离不开合同,要约承诺订合同,提出条件,接受条件,要约邀请,镜头一,镜头二,小孩年龄为7周岁,小孩年龄为9周岁,B意思表示真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订立合同学问大图片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生活离不开合同,要约承诺订合同,立有据更可靠,立字有据更可靠,订立合同的形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