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9.1电荷-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物理同步课件(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三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9.1 电荷.pptx
    • 视频
      【美国】芝加哥现罕见“向上闪电” 4座摩天楼向高空“放电”[高清版]_baofeng.mp4
    • 视频
      摩擦起电-电荷间作用.mp4
    • 视频
      摩擦起电.mp4
    • 视频
      验电器.mpg
    9.1  电荷第1页
    9.1  电荷第2页
    9.1  电荷第3页
    9.1  电荷第4页
    9.1  电荷第5页
    9.1  电荷第6页
    9.1  电荷第7页
    9.1  电荷第8页
    当前文件暂不支持在线预览,请下载使用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教课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91电荷pptx、美国芝加哥现罕见“向上闪电”4座摩天楼向高空“放电”高清版_baofengmp4、摩擦起电-电荷间作用mp4、摩擦起电mp4、验电器mpg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羽毛。为什么有的物体容易带电,而有的物体很难带电呢?
    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就发现摩擦过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
    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也写下“顿牟掇芥”一词。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雷电的性质与摩擦产生的电的性质完全相同,并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注意: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1)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用Q或q表示;
    (3)正电荷的电荷量为正值,负电荷的电荷量为负值。正负不代表大小,只表示电性。
    (2)国际单位:库仑,简称库,符号:C
    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容易受外界的作用而脱离原子
    (1)金属中原子的外层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运动,这种电子叫作自由电子(free electrn);(2)失去自由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in),它们在金属内部排列起来,每个正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而不移动。
    金属中有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可自由穿梭。
    不同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摩擦过程中,(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带负电,(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
    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 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并没有产生新的电荷,而是在带电体的作用下,导体上的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了另一部分。
    把带电体与中性导体接触,使中性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接触起电。
    结论:两个完全相同的导体,接触后再分开, 二者将原来所带电量的总和平均分配。
    作用:①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②粗略判断物体带电的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
    表述一: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表述二: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1.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
    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电量绝对值等于元电荷。它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测定的。
    3.比荷: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叫做比荷
    2.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即q=ne(n为整数)。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从1909到1917年所做的测量微小油滴上所带电荷的工作,即所谓油滴实验,在全世界久负盛名,堪称实验物理的典范。他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电荷的值,直接证实了电荷的不连续性,所以说,密立根油滴实验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密立根由于测定了电子电荷和借助光电效应测量出普朗克常数等数项成就,荣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系统的电荷总数保持不变。
    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典例1】[2022新疆新和县实验中学月考]如图所示,两个不带电的导体A和B,用一对绝缘柱支撑使它们彼此接触。现把一带负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都张开,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A带负电,B带正电B.此时A带正电,B带正电C.移去C后,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仍都张开D.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C后,贴在A、B下部的金属箔仍都张开
    把一带负电荷的物体C置于A附近,由于静电感应,此时A带正电,B带负电,AB错误;移去C后,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A、B所带电荷重新中和,整体呈电中性状态,两金属箔均闭合,C错误;先把A、B分开,则A带正电,B带负电,移去C后,电荷不能进行中和,两金属箔仍然张开,D正确。
    【典例2】(2021·福建泉州市·高二期末)如图,充气后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再靠近不带电的空易拉罐,在气球未接触易拉罐的情况下,可观察到易拉罐会朝气球方向滚动,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易拉罐靠近气球一侧的带电性质和气球相反B.易拉罐远离气球一侧的带电性质和气球相反C.气球对易拉罐远、近两侧的作用力均为吸引力D.气球对易拉罐远、近两侧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典例3】(2021·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高二学业考试)导体A带6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4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导体B的带电荷量为(  )A.-q B.q C.2q D.4q
    【典例4】(多选)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大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B.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其质量的比值叫该带电粒子的比荷C.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
    ABD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大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A说法正确;由比荷的定义知选项B说法正确;元电荷是电荷量,不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选项C说法错误;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选项D说法正确。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版 (2019)1 电荷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1 电荷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第9章91电荷ppt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第9章91电荷教师版doc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三册第9章91电荷学生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1 电荷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1 电荷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近异远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荷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91电荷课件高二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pptx、91电荷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91电荷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