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小强所在学校离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先骑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再继续骑5分钟到家,下面哪一个图能大致描述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 )
A.
B.
C.
D.
2.(本题5分)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
A.
B.
C.
3.(本题5分)如图为一食堂五个月的用煤量,则这五个月的平均用煤量为( )
A.80吨
B.82吨
C.78吨
D.81吨
4.(本题5分)如图图是某蓄水池的横断面示意图,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注水,哪个统计图能大致表示水的最大深度h和时间t之间的关系?( )
A.
B.
C.
D.
5.(本题5分)王爷爷早晨出去晨练,从家出来步行15分钟来到公园,打了30分钟的太极拳,然后步行18分钟回到家,下面( )图能大概表示出王爷爷外出时间和离家距离的变化情况.
A.
B.
C.
6.(本题5分)小明从家里去广场,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后才回家,下面( )说明了小明的行为.
A.
B.
C.
7.(本题5分)函数y=2X-1的图象是( )
A.双曲线
B.抛物线
C.直线
D.线段
8.(本题5分)甲、乙二人参加某体育项目训练,为了便于研究,把最近五次训练成绩分别用实线和虚线连结,如图,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
A.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
B.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
C.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2分
D.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比乙的总成绩高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五一”假期,淘气一家自驾游去外地,按计划准点到达目的地,他们选择早上6:00出发,匀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因途中出现故障耽搁了一段时间,故障排除后,他们加快速度仍匀速前进,结果恰好准点到达,如果他们的行驶路程(km)与所用时间(h)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则他们原计划准点到达的时刻是____.
10.(本题5分)我们每天早晨上学,中午放学吃完午饭后,休息一段时间,下午再上学,傍晚时放学.下面哪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们一天的行为?____.
11.(本题5分)如图表示笑笑从家里出发,步行去书店的买书,买好书后乘公交车回家.笑笑步行与乘车的时间比是____,速度比是____.
12.(本题5分)图一和图二是某校五年来的中考参考人数和升学人数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参考人数逐年____;升学人数逐年____
13.(本题5分)如图为甲、乙两车的行程图.则(1)甲、乙两车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
(2)甲、乙两车在8:00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1小时后,两车相距____千米.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某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了两棵不同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生长情况统计图(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____树(填甲或乙);
(2)生长到第____年,两树的高度一样;
(3)第____年后,甲树的生长速度开始减慢;
(4)当两树都停止生长后,两树高度相差____米.
15.(本题7分)某工厂各车间人数统计图
(1)一车间下半年平均每月产量是多少台?
(2)第三季度,____车间产量增长得快;第四季度,____车间产量增长得快.
16.(本题7分)先在下面折线统计图的括号里填入适当的数,然后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问题.
(1)普通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____台.
(2)液晶电视平均每个季度销售____台.
(3)____季度两种电视销售差距最大,是____台.
17.(本题7分)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商店的位置是(____,____);广场的位置是(____,____).
(2)公园的位置是(3,4),请在图中标出来.
(3)书店在广场的____偏____方向____千米处,商店在超市的____偏____方向____千米.
18.(本题7分)下图是某地0时到12时的气温变化情况
(1)大约什么时刻该地的气温最高?是____度
(2)大约什么时刻该地的气温最低?是____度
(3)什么时间范围内该地的气温没有变化?
(4)这个地方从0时到12时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七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7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能大致描述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的折线统率图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解:对于乌龟,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两段,从起点到终点乌龟没有停歇,其路程不断增加,到终点后等待兔子的这段时间路程不变,此时图象为水平线段;
对于兔子,其运动过程可分为三段,开始跑得快,所以路程增加的快,中间睡觉时,路程不变,醒来时追赶乌龟时,路程增加快;
分析图象可知: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图象是C;
故选:C.
3.【答案】:A;
【解析】:解:(65+80+80+85+90)÷5,
=400÷5,
=80(分);
答:这五个月的平均用煤量为80吨.
故选:A.
4.【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形的形状,可知水的最大深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分为两段,先快后慢.
故选:C.
5.【答案】:B;
【解析】:解:依题意王爷爷早晨出去晨练时间段看,0-15分钟散步,离家越来越远;
15-45分钟打太极拳,离家的距离不变;
再步行分钟返回家,离家越来越近;
按时间段把图象分为三段;
故选:B.
6.【答案】:C;
【解析】:解:“小明从家里去广场”用图来表示应是小明离家的距离逐渐变远,“来到广场后溜了一会儿冰”此时的距离是固定的,“再回家”距离变近.
所以C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知,k=2>0,b=-1<0时,函数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所以图象是一条直线.
故选:C.
8.【答案】:D;
【解析】:解:A、从统计图可以看出,乙的第二次成绩与第五次成绩相同,A正确;
B、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第三次测试甲的成绩与乙的成绩相同,B正确;
C、从统计图可以看出,第四次测试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多14-12=2分,C正确;
D、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是10+13+12+13+16=64分,乙的总成绩13+14+12+12+14=65分,64<65,所以五次测试甲的总成绩比乙的总成绩低,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答案】:12:00;
【解析】:解:由图象及题意,得故障前的速度为:80÷1=80千米/时,
故障后的速度为:(180-80)÷1=100千米/时.
设航行额全程有a千米,由题意,得
=2+a
8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一课一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五年级下册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