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学案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学案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人口第2节人口迁移学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节 人口迁移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认识人口迁移的影响。2.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3.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我们把涉及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2.类型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3.人口数量变化(1)人口自然增长(2)人口机械增长: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判断1.我国每年春运期间的人口移动不属于人口迁移。( )2.北京的王先生一家去海南三亚旅游度假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1)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2)拉力因素:收入、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等。2.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源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力。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判断1.人口迁移受迁移障碍,如语言、移民法等因素的影响。( )2.自然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 ×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 19世纪以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点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渐成为主要形式举例随着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引发大批移民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欧洲:人口净迁出区人口净迁入区拉丁美洲:人口净迁入区人口净迁出区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净迁入区 2.国内人口迁移(1)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潮。(2)工业化以后:时期特点原因改革开放以前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内陆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快 探究点一 人口的迁移与流动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迁移现象。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流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判断以下人口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移还是人口流动。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居住在叙利亚难民营中的伊拉克难民。到中国来工作的外国人。农闲季节到城市或外地打工,农忙季节回本乡务农的农民工。国家有计划的抽调人员支援西部建设。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答案 人口迁移②④⑤⑥⑧人口流动①③⑦ 1.人口迁移的判断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类型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概念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住所不变更的空间移动区别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的外出活动主要原因自然环境变迁、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政策、政治、经济差别等短期的工作与学习、商务活动、旅游、探亲等举例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定居海外获取绿卡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 3.人口迁移的影响(1)正面影响迁移者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减轻迁出地的资源环境压力。缓解迁入地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有利于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2)负面影响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可能导致迁出地人才外流。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理。下图为人口迁移的模式图。读图完成12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不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⑤B.⑥⑦C.②④D.④⑤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国际人口迁移必须跨越国界,①③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人口迁移从居住地变更来看,需跨越行政区界线,故⑥⑦不属于人口迁移。探究点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根据联合国预测,2030年中国2亿新增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约60%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成渝、山东半岛等城市群。下图是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1.19491986年期间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大方向?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一是从东部和中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二是流向东北部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主要是国家为改变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的局面而进行的移民;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主要是为了开发东北地区森林、矿产及荒地资源而进行的移民。2.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口流向是怎样的?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这些地区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由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沿海地区。 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为主要人口迁入区。 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迁出地发展有何影响?答案 有利: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不利: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案例气候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促使人口迁移到气候适宜地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人由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土壤及土地资源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口迁移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迁移水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生产、生活的格局游牧区人们逐水草而居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大庆油田的开发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引起饥荒或生态环境变化而迫使人们迁移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引发的大规模移民潮 (2)经济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经济发展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高学历人员到美国工作并定居交通和通信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离,促进了人口迁移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3)社会因素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举例文化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及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婚姻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迁移起重要作用军嫂随军政策国家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与流向我国在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我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我国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社会变革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常引起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战争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一战”“二战及当代局部战争和冲突引起的人口迁移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近年来,每年的69月,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到白山休闲度假。据此完成35题。3.白山市每年69月出现的人口流入高峰,其原因类似于(  )A.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B.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采摘棉花C.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D.北美五大湖区老年人向墨西哥湾沿岸迁移4.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人口流动新现象,白山市应(  )A.发展森林工业 B.完善食宿、医疗服务C.整治水土流失 D.加快高档别墅区开发5.白山市人口流动新现象的积极影响是(  )A.提高人口素质 B.增加就业压力C.促进商业发展 D.减轻环境压力答案 3.D 4.B 5.C解析 第3题,白山市位于吉林省长白山西侧,夏季凉爽,每年69月的人口流入属于受气候因素影响,与北美五大湖区老年人向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迁移的原因相似,D正确。三峡水电站建设移民属于生态移民,10月份大量农民工去新疆采摘棉花属于经济因素,我国每年的春节返乡潮属于社会文化因素。第4题,近年来白山市休闲度假的人数增加,且老年人居多,故白山市应完善食宿、医疗等服务,提高接待能力。第5题,夏季大量人口到白山市休闲度假,有利于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选C自然条件长期稳定地影响人口的分布,短期内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读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空间流动成本图,回答12题。1.据图可知(  )A.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大,流动成本较高B.目前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进行调配,将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C.土地资源开发受地形影响,技术水平提高将吸引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D.气候资源分布有一定规律,人口长期集中分布在温暖的中低纬地区2.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资源C.经济收入 D.婚姻家庭答案 1.D 2.C解析 第1题,温暖的中低纬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因此人口较密集,D正确;据图可知,矿产资源的开发对长期人口分布影响力度小,流动成本较低,A错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力低,因此调水不会导致人口大规模向干旱地区流动,B错误;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人口向高海拔地区流动,C错误。第2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达,工资水平高,经济因素是其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故C正确。(2019·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月考)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若此图表示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非洲迁往西亚 B.从亚洲迁往拉丁美洲C.从北美洲迁往拉丁美洲 D.从欧洲迁往非洲4.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A.从山东流向河北 B.从湖南流向广东C.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向内地 D.从湖北流向重庆答案 3.A 4.B解析 第3题,二战后,西亚由于石油开发吸引了大批外籍劳工,选A。第4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一般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内陆流向沿海地区。广东经济较湖南发达,故民工从湖南流向广东,B正确。5.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2)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3)引起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几次频繁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A.战争、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B.新资源的开发和新工业区的建立C.环境质量的改善D.环境难民的影响(4)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老工业区对其的拉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南部、西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2)国内人口迁移(3)ABC(4)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解析 美国本土从19世纪中期以来,国内人口迁移非常频繁,曾出现几次迁移的高潮。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20世纪20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20世纪70年代以后,老工业区又具备了城市环境改善和经济的重建等拉力因素,从而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12题。注:箭头的粗细表示移民人数的多少。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拉丁美洲到北美洲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动是北美洲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欠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是国际劳动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2.下列大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  )A.欧洲 B.非洲C.北美洲 D.亚洲答案 1.C 2.D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流向北美洲的国际劳动人口主要来自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据图可知,国际劳动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欠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故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欧洲到北美洲的移民主要来自经济较为落后的东欧。第2题,从图中箭头粗细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多的是亚洲。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读图,完成34题。3.上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4.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答案 3.A 4.D解析 第3题,从人口数量来看,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入人口数量大,应为广东省;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数量超过1亿,且多于常住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大,且迁出人口数量大,应为河南省;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4000多万且大于常住人口数量,也是人口迁出区,应为贵州省;省级行政区常住人口数量为2000多万,且多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该省级行政区人口迁入数量大,应为上海市。第4题,我国人口主要从内陆地区流向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且会就近迁移。由此可判断出河北人口主要流向京津地区,安徽人口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湖南、广西人口主要流向珠三角地区。浙江省某市迁入人口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5.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密度 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 D.经济因素6.下列关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B.增加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减小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D.加大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答案 5.D 6.A解析 第5题,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迁移数量大,主要是为了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第6题,人口迁移增加了迁入地的环境压力;增加了迁入地人口数量和就业压力;减小了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文化差异。下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79题。7.从资料可以看出(  )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8.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城市等级较高C.经济发展迅速 D.文化底蕴深厚9.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在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  )城市间距离 发展水平差距 就业机会 语言沟通 风俗习惯A.①②④ B.②③⑤C.②④⑤ D.①④⑤答案 7.D 8.C 9.D解析 第7题,读图分析可知,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很多,A错误;人口来源地既有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有湛江、茂名等小城市,B错误;人口迁入深圳以就业为主,吸引人群应以青壮年为主,C错误;人口迁移发生在国内城市之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正确。第8题,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较多,因此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故选C。第9题,由材料分析可知,深圳的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位于广东省,主要原因是由于广东省的城市距离深圳较近,迁移距离较短,正确;距离较近,风俗习惯相似,语言相同,④⑤正确,故选D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近年来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阳光花城的转型。据此完成1011题。10.影响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主要因素是(  )A.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11.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的社会经济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有利于缓解劳动力不足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优化当地人口结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带动当地消费,促进经济发展A.②③⑥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④⑥答案 10.A 11.B解析 第10题,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宜老年人生活。第11题,人口迁入尤其是老年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另外,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读图甲和图乙,回答1213题。12.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D.迁入人口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13.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缓解了人地矛盾 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促进了该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12.B 13.C解析 第12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图甲中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偏多,可能产生婚育方面的问题;本地人口数量未知,无法判断外来人口是否大于本地人口;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第13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地矛盾;人口迁入城市,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人口迁入城市,主要还是从事城市原有的第二和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人口迁入城市,需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口密度也会变大,会给城市带来压力。14.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材料二 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3)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工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2)有利影响: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镇化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3)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4)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迁移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建立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1)材料一、二反映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哪些因素?(2)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2)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来民工无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可用的现象。解析 (1)材料一反映的上学需求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我们村挺富的引起的人口迁移属于经济因素的影响;材料二反映了政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属于政治因素的影响。(2)注意21世纪的时间信息,进入21世纪,由于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较高,而一般的民工为普通体力劳动者,其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章 人口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什么是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人口迁移学案设计,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速递,问题驿站,习题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人口容量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