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诫子书》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初读课文,读准读顺,精读课文,准确翻译,品读课文,领会深意,课堂小结,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
    教学方法:阅读法,学导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诗句导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几句诗写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学生回答引出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实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慈父的殷殷情怀,智者的谆谆教诲。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找学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师生共同明确加点字的注音和课文朗读停顿。
    夫: 澹泊:: 淫慢: 险躁: 穷庐: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全班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准确翻译。
    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
    温馨提示:A、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交流,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如本文的简洁精警)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翻译过程遇到的难题。
    3、师生共同解疑。教师给予点拨,对学生进行古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四、品读课文,领会深意。
    本环节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讨论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明确: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4、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
    明确: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六、课堂小结:
    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弥新,愿这些经典的语句伴随我们大家行走一生。让我们一起背诵全文。
    七、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搜集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成语或典故。
    八、板书设计:
    诫子书
    诸葛亮
    澹 泊 明 志
    宁 静 致 远
    《窃读记》
    知识与技能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圈画和讨论等方法,体味窃读的滋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
    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冰心曾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窃读记》。
    林海音(1918—2001),原名含英,台湾苗栗人,作家。代表作为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
    1.初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
    2.熟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
    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课文的行文思路:
    “窃读”被老板发现受屈辱——插叙“窃读”的原因——“窃读”受到店员的照顾——点明主旨:读书长大,在爱中长大
    1.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
    2.读书有千百般滋味,请浏览课文,看看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窃读”的滋味?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3.从“窃”中品味爱书之情,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请在小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本文语言特点,解决小组讨论中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语言特点的基础上探究本文主旨。
    (1)“我跨进书店门……踮起脚,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踞”“挤”“钻”“急忙地寻着”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让人感受到作者读书的强烈渴望。
    (2)有时一本书我要分别到几家书店去读完。
    写出了作者读书的辛苦。
    (3)我的腿真酸了,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持另一条,有时忘形地撅着屁股依赖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为了多读书,作者窃读时忍受了腿酸脚麻、饥肠辘辘。
    (4)“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我”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吞读”,这样写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5)“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怎样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贴”“装”“皱”“望”一系列动作,把作者为了读书还得动一番心思,不让别人发现的动作、神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再加上细致的心理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窃读的艰难以及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4.文中写书店的老板和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有什么作用?
    “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书店老板的冷酷无情让“我”受到屈辱,心灵受了创伤。而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却明白我的苦衷,特意为我留书,让我感受到世间的温暖,人间的爱。两相对比,揭示本文主旨: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5.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6.拓展延伸
    (1)以后你应该怎样来读书?
    (2)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
    抓紧时间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好书: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
    善读书: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朱 熹
    读书的乐趣: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日日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第一部分(1~8段):窃读被抓的尴尬。
    第二部分(9~16段):叙述窃读的酸甜苦辣。
    第三部分(17~29段):写“我”对在窃读时得到帮助的感激。
    这篇文章通过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的语言,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1. 情节一波三折。
    作者通过富有悬念的起笔、中间的插叙、突然的转折及深化主题的结尾,把文章写得起伏有致,不断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开头连续设置悬念,让读者不断地追问“她要干什么”,谜底揭开一角时,却又突生变故。结尾,读者预感到要发生什么时,又有出人意料的转折。
    2.内容真实感人。
    这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窃读记窃读被抓,尽显尴尬窃读中自有酸甜苦辣窃读中得到一些帮助热爱读书渴求知识感悟人生
    本课教学,我将课文品读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品读“我”窃读的心理、动作,充分感受作者对读书的酷爱,并引导学生分析本文一波三折、悬念迭起的写法,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优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优秀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开展,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见字读懂,读出期望,见字悟情,悟出深情,教师寄语,小诗作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5 诫子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朗读课文,解读课题,精读课文,见字读懂,品读课文,见字悟情,背诵积累,见字如面,谈感受,说启发,拓展延伸,积累所学,作业超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