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B)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B)卷(无答案),共4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B)卷(时间:90分钟 试题:95分 卷面:5分)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50分)1.默写《宿新市徐公店》最后两句,标点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4分) 2.读拼音,写词语。(10分)ɡòu chénɡ qīnɡ tínɡ máo yán shuài lǐnɡ zhuānɡ shì mì shí shuì mián shùn xù ruì lì huì chénɡ 3.词语练习(13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6分) 倘若 ruò( ) 照例 liè( ) 和谐 xié( )luò( ) lì( ) jié( )慰藉 jì ( ) 蝙蝠piān( ) 霸气 bà( )jiè( ) biān( ) pà( )(2)形近字组词(4分) 倘( ) 催( ) 蹲( )滩( ) 淌( ) 摧( ) 尊( )难( )(3)给下列句子中带点词换上意思相近的词语(3分) (1)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在石桥旁边。( )
(2)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 ( )
(3)即使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也从不吃惊。(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5分) 剧烈 激烈 热烈 (1)他的讲话刚刚结束,会场上立即爆发出( )的掌声。 (2)那摞碗又( )得晃动起来。 (3)他好像在和什么人进行( )的争吵。 之所以……是因为…… 因为……所以…… (1)( )李艳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她花的时间少,学习效果好。(2)农业生产( )能不断发展,( )党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5.按要求写句子。(8分)(1)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缩句) (2)三月桃花水叫人沉醉。(改为反问句) (3)爸爸对小英说:“我明天去开会,中午你自己做饭。”(间接引语) (4)太阳升起来。(扩句)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1)《宿新市徐公店》一诗中描写儿童追逐蝴蝶的诗句是 , 。其中一个“ ”一词,写出了儿童想捉住蝴蝶的迫切心情。(2) 风雨送春归, 。(3) ,她在丛中笑。(4)《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描写小儿顽皮淘气的词句是 , 。(5)篱落疏疏一径深, 。(6) ,惟有蜻蜓蛱蝶飞。二、阅读理解。(20分)(一)认真阅读《天窗》选段,按要求答题。(10分)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慰藉: 奇幻: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2分) 3.为什么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2分) 4.通过“天窗”,作者都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4分) (二)课外阅读。(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的细雨淋醒了。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开始了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雨露,慢慢地长出了嫩枝绿叶。五月,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果实。果实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走进果园,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我爱家乡的银梨。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2.读短文,找出银梨花和果实的特点填空。(4分)(1)银梨花的颜色: (2)银梨果实的形状: (3)银梨果实的颜色: (4)银梨果实的气味: 3.作者为什么喜爱家乡的银梨?从文中的话来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习作。(25分)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请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下来,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