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无答案,90页)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无答案,90页),共87页。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学习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2.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掌握正数、负数的表示方法.
3.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正数、负数及0的意义.难点:会用正数、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知识链接
1.小学数学中我们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一想:这些数足够表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量吗?有比0小的数吗?请根据实际生活举出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新知预习
1.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人们引进了另一种数,你知道是什么数吗?观察以下生活实例(图片和新闻报道),回答问题:
新闻报道:某年,我国花生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
问题1:说一说上面用到的各数的含义.
(1)天气预报中的3,电梯按钮中的1-10,新闻报道中的1.8%;
(2)天气预报中的-3,电梯按钮中的-1,-2,新闻报道中的-2.7%.
问题2:上面这两类数,分别属于什么数?
2.自主归纳:
像1,2,3,1.8%这样大于0的数叫做 数.
像-3,-1,-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 数.
注意:有时,我们为了明确表达意义,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如+3,+1.8%,+0.5,….不过一般情况下我们省略“+”不写.
三、自学自测
1.下列各数中,负数是( )
A.2.03 B.-2.03 C.+2.03 D.0
2.下列各数:①+5.6;②-5;③6.13;④-0.12;⑤0.其中,正数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课堂探究
一、 要点探究
探究点1:正、负数的认识
问题1: (1)负数有什么特点?(2)如果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对吗?
问题2:0只表示没有吗?
要点归纳:引入正、负数后,0不再简简单单的只表示没有.它具有丰富的意义,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典例精析
例1 读出下列各数,并把它们填在相应的圈里:
-11, ,+73, ,-2.7,4.8,
正数 负数
方法总结:比0大的数是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探究点2: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问题1:判断下面每对量是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 节约13m3水和浪费4m3的水;
(2) 电梯上升2层和下降5层;
(3) 小明向支付宝转入300元后又支出100元.
要点归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意义相反,二是必须含有具体的量.
问题2:以下是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数量,你会用正负数来表示它们吗?
甲汽车向东行驶3km,乙汽车向西行驶1km.
蔬菜店购进黄瓜50kg,蔬菜店售出黄瓜2kg.
典例精析
例2 一物体沿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它们的运动.
(1)如果向东运动4m记作+4m,那么向西运动5m记作________.
(2)如果-7m表示物体向西运动7m,那么+6m表明物体________.
例3(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01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方法总结:根据相反意义合理使用正、负数对实际问题进行表示.一般情况下,把向北(东)、上升、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把它们的相反意义规定为负.
针对训练
1.填空: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记作________;
(2)小明家去年年收入20000元记作+20000元,那么支出15000元记作_________;
(3)如果向西走300米记作-300米,那么+400米表示________;
(4)如果零上28℃记作+28℃,那么-7℃表________ .
2.向东行进-50 m表示的意义是 ( )
A.向东行进50 m B.向南行进50 m C.向北行进50 m D.向西行进50 m
探究点3:0的意义及用正负数表示相对基准量
问题:下图是吐鲁番盆地的示意图,你能用语言表述它与海平面的高度关系吗?它的含义是什么?
典例精析
例4:里约奥运会勇夺冠军的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为187公分,如果以平均身高为标准,
超过部分记为正数,不足部分记为负数,有5名队员分别记为+10,-5,0,+7,-2,
则她们的实际身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总结:“0”可以表示一种基准,高于基准的量用正数来表示,低于基准的量用负数表示.解题时注意,一定要先弄清“基准”是什么,再把数据还原成原数据.
针对训练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
A.0℃表示没有温度 B.0表示什么也没有 C.0是非正数
D.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又可以看作是负数
2.你能举出实际生活中0表示的实际意义吗?请举两例.
二、课堂小结
1. 正数是比零大的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做负数.
2.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
3. 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加正号的数是正数,加负号的数是负数 B.0是最小的正数
C.字母a既可是正数,也可是负数,也可是0 D.任意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下列各对关系中,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是( )
A.运进货物3吨与运出货物2吨
B.升温3℃与降温3℃
C.增加货物100吨与减少货物2000吨
D.胜3局与亏本400元
3.(1)如果零上5℃记作+5℃,那么零下3℃记作________ .
(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
________ .物体原地不动记为________ .
(3)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________ .
(4)抗洪期间,如果水位超过标准水位1.5米记作+1.5 米,那么后来记录的-0.9米表示_________.
4.下列各数-2,0,-1/2,-10,3.5中,是正数的有_________. .
5.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28,20,0,5,0.23,-,-,-3.2%,25%,3.14,0.62.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
6.某银行一天内接待了四笔大业务,存款40000元,取款25000元,存款30万元,取款7
万元.若存款为正,请你用正、负数表示这四笔款项.
1.2 有理数
1.2.1 有理数
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2.会对有理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重点:掌握有理数的概念.难点:会对有理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把下列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2.6
1.5
0.2
0.1
2.有限小数(如0.1,1.5)和无限循环小数(如)都可以化为_______.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把小学学过的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看成是______.
3.思考:π=3.1415926...,能化为分数吗? 答:________.
二、新知预习
引入负数之后,我们学过的数可以怎么分类? ?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自主归纳】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 数.
三、自学自测
1.在-3,15,-0.4,0,,9.5,+1,-20%中,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正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负整数有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二、 要点探究
探究点1:有理数的概念
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像1,2,3……称为 数; ……称为 数.
那么在以上这些数的前面添上“-”号后,
-1,-2,-3……称为 数;……称为 数.
特别提示: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要点归纳: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 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 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 数.
注意:目前我们所学的小数都可以化成 数,所以把小数划分到 数一类.
探究点2:有理数的分类
问题1:你能根据有理数的定义对有理数分类吗?
正整数
整数 自然数
有理数 负整数
分数
问题2:如果按符号(正、负)来分类,又该怎样来分呢?
正整数
有理数 零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说明: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③零是整数,但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填一填: 判断表中各数分别是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
整数
分数
正数
负数
有理数
2017
√
√
√
-4.9
0
-12
典例精析
例1:给出下列说法:
①0是整数;② 是负分数;③4.2不是正数;④自然数一定是正数;⑤负分数一定是负有理数.
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例2: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有理数集合:{ }.
易错提醒:1.像+300%这种可以先化简成整数的数是整数不是分数;2.π大于0是正数不是正有理数.
针对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有理数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分数
D.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
2.(1)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圈内:.
(2)说出这个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的是_________.
二、课堂小结
1.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π除外)都是有理数.
2. 有理数的分类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零
正有理数 自然数 负整数
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或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分数
3.注意0的特殊性.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整数
D.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下列各数:-2,5, ,0.63,0,7,-0.05,-6,9,, ,其中正数有____个,负数有____个,正分数有___个,负分数有____个,自然数有____个,整数有___个.
3.判 断:
(1)0是整数( ) (2)自然数一定是整数( )
(3)0一定是正整数( ) (4)整数一定是自然数( )
4.填空:
(1)有理数中,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________ ;
是负数而不是分数的是________ .
(2)零是________ ,还是________ ,但不是________ ,也不是________ .
5.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12/7,-3.1416,0,2018,-8/5,-0.23456,10%,10.1,0.67,-89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第一章 有理数
1.2 有理数
1.2.2 数轴
学习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的画出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重点: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难点:会正确的画出数轴,利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回忆正负数的意义并回答以下问题:
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学校,学校东50m和西150m处分别有一个书店和一个超市,学校西100m和东200m处分别有一个邮局和医院,以学校为“基准”,并把向东记作“+”,向西记作“-”,用正负数表示书店、超市、邮局、医院的位置.
二、新知预习
1.观察图中的温度计:
(1) 温度计上有哪三类数:______________.
(2) 如图,把温度计平放,零上温度居右,它像我们小学学过的一条_______.
(3) 按照温度计设计的方法,请你把“知识链接”中的问题,设计一条直线来表示这几个有理数.
【提示】以学校作为“0”点,用1cm表示50m作为单位长度,负数放在“0”点左边,正数在原点右边.
类似温度计,按照如下方式处理的一条直线:
(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 ;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 ,从原点向 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 ,从直线上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表示-1,-2,-3,….
这样的直线叫做数轴.
【自主归纳】规定了 、 和 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自学自测
下列图形中,不是数轴的是 ( )
课堂探究
三、 要点探究
探究点1: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问题1:什么是数轴?
注意事项:
(1)数轴是一条特殊的直线;
(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
做一做: 判断下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0
-2 -1 0 1 2
1 2 3 4
-1 -2 0 1 2
-2 -1 0 1 2
-2 -1 0 1 2
问题2:怎样画一条数轴?
探究点2: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
思考:1.观察上面数轴,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有什么发现?
2. 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又有什么发现?
3.如何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分数或小数?如:1.5 怎样表示.
要点归纳: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个单位长度.
典例精析
例1:在所给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5,-2.5,4 ,0
4
注意:
1. 把点标在线上;
2. 把数标在点的上方,以便观看.
例2 在下面数轴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例3 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出发,向左移动两个单位长度到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 ,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则点C表示的数是 .
针对训练
1.在数轴上,0和-1之间表示的点的个数是( )
A.0个 B.1个 C.2个 D.无数个
2. 点A为数轴上表示-2的动点,当点A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度到点B时,点B所表示的数为 ( )
A.2 B.-6 C.2或-6 D.不同于以上
二、课堂小结
1.数轴的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数轴的画法.
3.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原点右边的数是正数,原点左边的数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数轴的长度是有限的
C. 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表示它的点
D. 所有整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分数就不一定能找到表示它的点
2.下图中所画的数轴,正确的是( )
3.与原点距离是2.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是( )
A.2.5 B.-2.5 C.±2.5 D.这个数无法确定
4.在数轴上表示数6的点在原点_______侧,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
数-8的点在原点的______侧,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6的点
到表示数-8的点的距离是_______个单位长度.
5.在数轴上到表示-2的点相距8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为_________.
7.画出数轴并标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3,4,2.5,0,1,7,-5.
8.如图所示,在数轴上有A、B、C三个点,请回答:
(1) 将A点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C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它们各自表示新的
什么数?
(2)移动A、B、C中的两个点,使得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有几种移动方法?
1.2.3 相反数
学习目标: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
称.2.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
重点: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难点: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意义,懂得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规定了 、 、 的 叫做数轴.
2.3到原点的距离是 ,-5到原点的距离是 ,到原点的距离是6的数有 .
二、新知预习
观察下列几组数:+1和-1,+2.5和-2.5,+4和-4,并把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思考:1.上述各对数之间有何特点?
2.请写出一组具有上述特点的数.
3.表示各对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位置关系?
【自主归纳】1. 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特别地, 0的相反数为 .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 .
三、自学自测
1.-1的相反数是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a的相反数是________.
2.化简下列各数.
-[-(-1)]=_____ -[-(+1)]=_____ -[+(-1)]=_____ -[+(+1)]=_____
课堂探究
四、 要点探究
探究点1:相反数的意义
问题1:观察以下两个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5 -3.5
要点归纳:
像3.5和-3.5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问题2:表示互为相反数的点在数轴上有什么位置关系?
要点归纳:
1. 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侧(0除外);
2. 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_______.
3.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_____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______,表示_______,我们说这两点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5是5的相反数( );
(2)-5是相反数( );
(3) 与互为相反数( );
(4)-5和5互为相反数( ).
(5) 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 ﹙ ﹚
(6) 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
探究点2:多重符号的化简
问题1:a的相反数怎么表示?
问题2:若把 a分别换成+5,-7,0时,这些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
a = +5, - a = -(+5) a = -7, - a = -(-7) a = 0, - a = 0
-(+1.1)表示什么?-(-7)呢?
-(-9.8)呢?它们的结果应是多少?
问题3:在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表示求这个数的相反数,如果在这些数前面加上“+”号呢?
典例精析
例1:填空
(1) -(+4)是____的相反数,-(+4)=_________.
(2)-(+1/5) 是______的相反数,-(+1/5)=______ .
(3) -(-7.1)是_______的相反数,-(-7.1)=________.
(4) -(-100)是_______的相反数,-(-100)=________
例2:化简下列各数(先读后写)
(1)-(+10) (2)+(-0.15) (3)+(+3)
(4)-(-12) (5)+[-(-1.1)] (6)-[+(-7)]
要点归纳:
(1)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就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
(2)对于数字前面含有多个符号的数的化简,只要观察“-”号的个数即可.如果有奇数个“-”号,结果的符号就是“-”号;如果有偶数个“-”号,结果的符号就是“+”号.
针对训练
1.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任何数都不等于它的相反数;②符号相反的数互为相反数;③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④若有理数a,b互为相反数,则它们一定异号.
A . 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各数+(-4),-(),-[+(-)],+[-(+)],+[-(-4)]中,正数有( )
A.0个 B.2个 C.3个 D.4个
3.化简下列各数:
-(﹣68)= ﹣(+0.75)= ﹣(﹣)=
﹣(+3.8)= +(﹣3)= +(+6)=
4.已知数轴上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并且两点间的距离是6,点A在点B的左边,则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 .
二、课堂小结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 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2.-a表示求 a 的相反数.
当堂检测
1.-1.6是___的相反数,___的相反数是0.3.
2.下列几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对为( ).
A.+(-8) 和-(+8) B.-(+8) 与 +(-8) C.-(-8) 与-(+8)
3.5的相反数是____;a的相反数是____;
4.若a=-13,则-a=_____;若-a=-6,则a=____ .
5.若a是负数,则-a是______数;若-a是负数,则a是______数.
6. 的相反数是______,-3x的相反数是______.
1.2 有理数 1.2.4 绝对值第1课时 绝对值
重点:理解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一、知识链接
1.a的相反数表示为 . 2.在数轴上表示-5和5的点,它们到原点的距离分别是多少?表示-和的点呢?
五、 要点探究
探究点1:绝对值的意义及求法
问题:(1)甲、乙两辆出租车在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上行驶,记向东行驶的里程数为正.两辆出租车都从O地出发,甲车向东行驶10km到达A处,记作 km,乙车向西行驶10km到达B处,记做 km.
(2) 以O为原点,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画数轴,并在数轴上标出A、B的位置,则A、B两点与原点距离分别是多少?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要点归纳:我们把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用“| |”表示.
-5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 ,记做 =5;
0到原点的距离是 ,所以0的绝对值是 ,记做|0|= ;
4到原点的距离是 ,所以4的绝对值是 ,记做|4|= .
探究点2:绝对值的性质及应用
观察与思考:观察这些数的绝对值,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5|=5 |-10|=10 |3.5|= 3.5 |100|=100 |-3|=3 |50|=50 |-4.5|=4.5 |-5000|=5000 |0|=0
思考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什么?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什么?0的绝对值是什么?
结论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0的绝对值是0.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结论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思考2:若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你知道a的绝对值等于什么吗?
(1)当a是正数时,|a|=____;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当a是负数时,|a|=____;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当a=0时,|a|=____. 0的绝对值是0.
反思:相反数、绝对值的联系是什么?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典例精析
例1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2,- , -7.5, 0.
例2 填空
(1)绝对值等于0的数是______,(2)绝对值等于5.25的正数是_____,
(3)绝对值等于5.25的负数是______,(4)绝对值等于2的数是_______.
例3:若|a|+|b|=0,求a,b的值. 提示:由绝对值的性质可得|a|≥0,|b|≥0.
例4:已知|x-4|+|y-3|=0,求x+y的值.
归纳总结: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数都为0.
针对训练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则这个数是-4. (2)|3|>0.
(3)|-1.3|>0. (4)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5)若a=-b,则|a|=|b|. (6)若|a|=|b|,则a=b.
(7)若|a|=-a,则a必为负数. (8)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如果,则,.
3.已知|a-1|+|b+2|=0,求a,b的值.
二、课堂小结
1.绝对值的含义
2.绝对值的性质
(1)|a|≥0;(2)
当堂检测
1.判断并改错:
(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则这个数一定是正数; ( )
(2) 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这个数一定是负数;( )
(3)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相等; ( )
(4) 如果两个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等;( )
(5)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非负数; ( )
2.____的相反数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的相反数是_____;若| a |=2,则a= _____.
4.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3,3.14,- ,-2.8.
1.2.4 有理数 第2课时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学习目标: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2.能利用数轴及绝对值的知识,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一、知识链接
1.比较大小:5.2_______8,21_________32,0.3_________0.
2.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3、1、3.14、0、-0.27.
二、新知预习
观察与思考
下面是我国5座城市某天的最低温度:
武汉-5 ℃ 北京-10℃ 上海0℃ 哈尔滨-20℃ 广州10℃
(1) 将这5座城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出来.
(2) 这5座城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在温度计上对应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3) 将这5座城市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这些数的大小与它们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自主归纳】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 .
正数 0,0 负数,正数 负数.
(4)比较下列两座城市之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高于”或“低于”)
北京__________武汉;北京__________哈尔滨.
(5) 求出下列各数的绝对值:-5 -10 -20,并比较它们绝对值的大小.
(6) 由上你发现了什么?
【自主归纳】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 .
三、自学自测
(1)0与-6; (2)3和-4.4; (3) 和 .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六、 要点探究
探究点1: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5 -4 -3 -2 -1 0 1 2 3 4 5
小 大
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1:
数轴比较法: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想一想:有没有最大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探究点2:运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问题:对于正数、0、负数这三类数,它们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两个负数之间如何比较大小?
结论:(1)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如,1>0,0> -1,1>-1,-1>-2.
典例精析
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3,-5,4,0,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
例2. 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
(1) -(-3)和-(+2);(2)-和-; (3)|-|和-(-0.83)
例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a>b,则│a│>│b│ B.若│a│>│b│,则a>b
C.若a<b0,则│a│>│b│
针对训练
0
-1
1
A
B
C
1.如图,数轴上A,B,C三点表示的数分别为a,b,c,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
A.a>b>c B.b>c>a C.c>a>b D.b>a>c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16|>0 B. |0.2|>|-0.2| C.|-|>-|-| D. |-6|<0
二、课堂小结
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方法①: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方法②: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当堂检测
1.在有理数0,│-(-3)│,-│+1000│,-(-5)中最大的数是( )
A.0 B.-(-5) C.-│+1000│ D.│-(-3)│
2.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1) -(+2);(2) ; (3) ; (4) -(-2).
3.将下列这些数用“<”连接.
0,-3,|5|,-(-4),-|-5|.
4.下表记录了今年一月某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
城市
阜阳
安庆
淮北
合肥
芜湖
最高气温/℃
-5
2
-3
-1
4
(1)在数轴上表示这些城市最高气温的值;(2)用“<”连接这些城市的最高气温.
5.如果a是有理数,试比较|a|与-2a的大小.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目标: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2.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重点)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难点)
一、知识链接
1.计算:
(1)3.2+2.7= , 2+= ; (2)0+0.23= ,= .
2.如果水位上涨记作正数,那么下降记作________.某天水位下降了5厘米,记作_______.第二天水位上涨了8厘米,记作_______.
3.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数的绝对值大?
(1)7和4; (2)-7和4; (3)7和-4; (4)-7和-4.
七、 要点探究
探究点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一只可爱的小狗,在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公路上行走,现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问题1:如果小狗先向东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1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东
解:小狗一共向东行走了 米,写成算是为:(+2)+(+1)= +( )(米)
问题2: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西行走1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解:两次行走后,小狗向西走了 米.用算式表示:(- 2)+(- 1)= -( )(米).
有理数加法法则一: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问题3:(1) 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3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解:小狗两次一共向西走了 米.用算式表示为:-3+(+2)=-( )(米)
(2) 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3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解:小狗两次一共向东走了( )米.用算式表示为:-2+(+3)=+( )(米)
(3) 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2米,再继续向东行走2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解:小狗一共行走了 米.写成算式为:(-2)+(+2)= (米)
有理数加法法则二: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想一想:如果小狗先向西行走3米,然后在原地休息,则小狗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解:小狗向西行走了 米.写成算式为:(-3)+0= (米)
有理数加法法则三: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总结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
(1)同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将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
(1)(-4)+(-8);(2)(-5)+13;
(3)0+(-7);(4)(-4.7)+3.9.
例2 已知│a│= 8,│b│= 2;
(1)当a、b同号时,求a+b的值;(2)当a、b异号时,求a+b的值.
探究点2: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例3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
【归纳总结】 在解与有理数加法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时,先利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量,再列式计算.
针对训练
1. 若|x-3|与|y+2|互为相反数,求x+y的值.
2.海平面的高度为0m.一艘潜艇从海平面先下潜40m,再上升15m.求现在这艘潜艇相对于海平面的位置.(上升为正,下潜为负)
当堂检测
1.两个有理数的和为零,则这两个有理数一定( )
A.都是零 B.至少有一个是零 C.一正一负 D.互为相反数
2.在1,-1,-2这三个数中,任意两数之和的最大值是( )
A.1 B.0 C.-1 D.3
3.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c
b
0
a
A. a+c<0 B. b+c<0
C. -b+a<0 D.-a+b+c<0
4.若,,且,则的值为( )
A.1 B.-5 C.-5或-1 D.5或1
5.计算
(1)(-0.6)+(-2.7); (2)3.7+(-8.4);
(3)3.22+1.78; (4)7+(-3.3);
6.某城市一天早晨的气温是-25℃,中午上升了11℃,夜间又下降了13℃,那么这天中午、夜间的气温分别是多少?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2课时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及运用
重点:掌握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难点: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运算.
一、知识链接
1.填空:3+2=2+3 这里运用了加法的( )
25+39+75=(____ +_____ )+____ =___ +(_____ +_____) 这里运用了加法的( )
2.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⑴ 同号两数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___________ ;绝对值不相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一个数同0相加,_________________ .
3.计算
(1)(-15)+(-3) (2)6+(-2.3) (3)(-0.75)+0
八、 要点探究
探究点1:加法运算律
问题1:观察下面的算式,你们能再举一些数字也符合这样的结论吗?试试看!
(1)3+(-5)=-2,-5+3=-2;
(2)[3+(-5)]+(-7)=-9,3+[(-5)+(-7)]=-9.
问题2:通过上面的计算和对比你能发现什么?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要点归纳:
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例1:计算:16+(-25)+24+(-35)思考:怎样使计算简化的?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要点归纳:
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加法交换律又运用加法的结合律.
例2 计算
(1) (-2.48)+4.33+(-7.52)+(-4.33)(2)+(-)+(-)
思考: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要点归纳: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可先相加;(2)几个数相加得整数时,可先相加;
(3)同分母的分数可以先相加;(4)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探究点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
例3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
例4 某一出租车一天下午以文化中心为出发地在东西方向营运,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行车里程(单位:km)依先后次序记录如下:+9,-3,-5,+4,-8,+6,-3,-6,-4,+10.
(1)将最后一名乘客送到目的地时出租车离出发地多远?在出发地的什么方向上?
(2)若每千米的价格为2.4元,司机一个下午的营业额是多少?
针对训练
某日小明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跑步,他从A地出发,每隔10分钟记录下自己的跑步情况(向南为正方向,单位:米):
-1008,1100,-976,1010,-827,9461小时后他停下来休息,此时他在A地的什么方向?距A地多远?小明共跑了多少米?
二、课堂小结
内容
式子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
当堂检测
1.计算:
(1)23+(-17)+6+(-22);
(2)(-2)+3+1+(-3)+2+(-4).
2. 计算:
(1)1+(-)++(-);
(2)3+(-2)+5+(-8).
3.上周五股民新民买进某公司股票1 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
+4
+4.5
-1
-2.5
-6
则在星期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多少?
4.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 -4, 2.5, 3, -0.5, 1.5, 3, -1, 0, -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
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学习目标: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2.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
一、知识链接
1. 填空:5的相反数是________;-6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a.
2. 计算:
(1) 1+6 =________;(2)(–2)+(–8)=________;(3)(–2.2)+2.2=________;
(4)(–9)+10=________;(5)5 +(–9)=________;(6)0+(–8)=________.
九、 要点探究
探究点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问题1:你能从温度计上看出5℃比-5℃高多少摄氏度吗?用式子如何表示?
问题2:5+(+5) = ?由上面两个式子你能得出什么?
问题3: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0―(―3)=___,0+(+3)=___; 1―(―3)=___,1+(+3)=____; ―5―(―3)=___,―5+(+3)=___.
思考: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3的结果相同吗?
问题4:计算 9-8=___; 9+(-8)=____;15-7=___; 15+(-7)=____.
通过上面的探究可得结论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 .表达式为: a - b=a + (-b)
例1 计算:
(1)(-3)―(―5); (2)0-7; (3)7.2―(―4.8); (4)-3-5.
例2. 已知│a│= 5,│b│= 3,且a>0,b_______;
(2) 叠合法:将点A与点C重合,再进行比较:
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在C,D之间,那么 AB_____CD.
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与点 D________,那么 AB = CD.
若点 A 与点 C 重合,点 B 落在 CD 的延长线上,那么 AB_________CD.
探究点2:线段的和、差、倍、分
画一画:在直线上画出线段AB=a,再在AB的延长线上画线段BC=b,线段AC就是 与 的和,记作AC= . 如果在AB上画线段BD=b,那么线段AD就是 与 的差,记作AD= .
观察与思考:
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段,折叠纸片,使线段的端点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处于线段的什么位置?
要点归纳:
如图,点 M 把线段 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 与 BM,点 M 叫做线段 AB 的中点.
几何语言:∵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
∴ AM = MB = AB,
或 AB = AM = MB
例1 若AB = 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求:线段AD的长是多少?
例2 如图,B、C是线段AD上两点,且AB:BC:CD=3:2:5,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24,求线段AB、BC、CD的长.
变式训练:
如图,已知线段AB和CD的公共部分BD=AB= CD,线段AB、CD的中点E、F之间距离是10cm,求AB,CD的长
方法总结:求线段的长度时,当题目中涉及到线段长度的比例或倍分关系时,通常可以设未知数,运用方程思想求解.
例3 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5cm,BC=4cm,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 )
A.1cm B.9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变式训练:
已知A,B,C三点共线,线段AB=25cm,BC=16cm,点E,F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为( )
A.21cm或4cm B.20.5cm C.4.5cm D.20.5cm或4.5cm
方法总结:无图时求线段的长,应注意分类讨论,一般分以下两种情况:点在某一线段上;点在该线段的延长线.
针对训练
1.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则AB+BC=____;AD-CD=___;BC= ___ -___= ___ - ___.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若AB=8cm,则AC = cm.
3.如图,下列说法,不能判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 ( )
A. AC=CB B. AB=2AC C. AC+CB=AB D. CB =AB
4. 如图,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AB,使AB=2a-b.
5.如图,线段AB=4cm,BC=6cm,若点D为线段AB的中点,点E为线段BC的中点,
求线段DE的长.
探究点3:有关线段的基本事实
议一议:
如图: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
想一想:
1. 如图,这是A,B两地之间的公路,在公路工程改造计划时,为使A,B两地行程最
短,应如何设计线路?请在图中画出,并说明理由.
2. 把原来弯曲的河道改直,A,B两地间的河道长度有什么变化?
第1题图 第2题图
要点归纳:1.两点的所有连线中,_____最短.简称:两点之间,_____最短.
2.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_______,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针对训练
1. 如图,AB+BC AC,AC+BC AB,AB+AC BC (填“>”“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学案,共3页。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6.4 平行优质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预习导航,课堂导学,例题讲解,课堂检测,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1.1 生活 数学优秀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导航,课堂导学,例题教学,课堂检测,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