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五、 几何小实践长度比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五、 几何小实践长度比较教学设计,共3页。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逐步体验、感知并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初步感知长度概念。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等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用数大小相同的方格来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比较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蝴蝶结、纸条、鞋带、自然常识书、绳子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多媒体
媒体出示主题图中的小伙伴,请学生按从高到矮的顺序为小伙伴排一排编号。
问:这些小伙伴,你们认识吗?他们谁高谁矮,你能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来排一排吗?请在括号中写上编号。
2、出示两张纸条
① 老师出示两张长短一样的纸条两张纸条,在黑板上摆成“ ” 请学生看一看哪张纸条长?
②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 学生汇报之后老师演示将纸条重叠在一起,让学生看见原来这两张纸条是一样长的。
3、揭示课题
在比较物体长短时,当我们无法看出谁长谁短时,该怎么比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还有哪些长度比较的方法。(板书:长度比较)
探究新知
1、比蝴蝶结带子
①(老师一手拿红色蝴蝶结,另一手拿黄色带子)这个蝴蝶结好看吗?老师是用这样的带子打出来的。现在要请你们比一比打这两个蝴蝶结的带子哪根长?
②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并操作进行比较
演示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比的
③ 老师根据学生交流后总结方法
方法归纳:将带子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来比出长短的。
2、比绳子
① 多媒体出示书P50小朋友跳绳的情景:
问:你们认为小胖、小巧、小亚谁的绳子最长,你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呢?
② 学生独立思考并交流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用多媒体演示方法。
③ 归纳比较方法:将绳子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3、比纸条(遮住一半)
过渡:刚才小朋友比了蝴碟结的带子和绳子长短,现在老师请你们来比比这两张纸条。
出示遮住一半的纸条
你们能告诉我哪张长,哪张短吗?为什么?
② 集体讨论后总结出方法(不能比,因为只看见一端,要把遮的纸拿掉。)
③(老师揭开纸张将一端对齐)原来要这样才能比出纸条的长短。
4、小结:当我们用眼睛不能直接看出物体的长短时,可以将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能比出长短。
5、继续探究:横长还是竖长?
出示一张长方形纸,问:是横长还是竖长呢,你有办法比较吗?
学生上来演示对折的方法,教师总结:用折叠的方法也是将两条边的一端对齐,
看另一端谁长,这条边就长。
实践操作
过渡:我们已经比较了带子、绳子和纸的长短。你们还想比比其它物体的长短吗?
① 老师提出要求:在你们的桌上、铅笔盒中和你们周围还有许多物体,请你们选择其中
的物体来比较它们的长短。你们可以一个人进行比较,也可以寻找合作伙伴来比较。
② 学生自由选材进行比较
汇报(比的是什么?怎么比的?结果怎样?)
老师归纳:我们小朋友比较了那么多的物体,有的竖着比,有的放平比,不管是怎么比的都是将物体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比出长短的。
深入探究
过渡:我们小朋友已经会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出物体的长短。老师这儿有这些学习用品,除了能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比较长短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吗?
① 出示多媒体
② 学生自由交流并总结出用数格子的方法。
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长短(水彩笔和蜡笔、小刀和橡皮)
全课总结
① 比较物体的长短一般可以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方法来比。但当遇到物体不能一端对齐时,我们也可以灵活运用。例如数方格的方法。
② 提出问题:如果方格也没有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把这个问题带回家思考,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注:如果学生能有质疑,老师就不提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长度比较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初步感知,探求新知,直接比较,灵活运用,综合运用,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长度比较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放式导入,核心过程推进,拓展延伸,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