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6 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6 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品味画中“山水”,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画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能读准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的意思。2、初步学会用“拆一拆”、“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3、掌握“走之、斜刀头”两个新偏旁,能按笔顺正确书写“水”。4、知道“远、近”“有、无”是2组意思相反的词。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感受第一两行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1、初步学会用“拆一拆”、“换一换”、“改一改”等方法识记生字。2、掌握“走之、斜刀头”两个新偏旁。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感受第一两行诗句描绘的景象。 教学时间:30分钟 课前活动: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来给大家猜一个?(指名1人)2、老师也给你们猜一个谜语,屏住呼吸,仔细听哦,出示: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是什么呀?(双手)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点评:你能借助文字中的信息猜出谜底,真了不起)(肢体动作:瞧,这就是我们的十个手指,会算会画,又会干活,特别有用)2、小朋友们猜谜语积极,希望大家在课上也能继续保持饱满的精神,认真听讲。坐端正,准备好上课了吗?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2分钟)1、小朋友,我们的课文中也有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把语文书轻轻翻到p67,(吟诵课堂常规口诀:书本稳稳手中拿,还要稍稍向外斜。)听清楚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一拼。(生如果是齐读的话,师说:小朋友,用自己的节奏读)2、小朋友,猜出谜底了吗?(指名答:画)这既是一个谜语,也是一首古诗,谜底就是诗的题目(板书:画),作者是唐代的大诗人王维。(板书:唐 王维)他既会写诗,又擅长画画。3、那谜底为什么是画呢,这是怎样的一幅画呢?今天,就让我们读读这首诗,欣赏这幅画,探索其中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4)1、小朋友这首诗会读了吗?我要来考考大家。这首诗中最难的6个字,你能读准吗?(出示:远、色、近、听、声、惊)“远”:这个字是个整体认读音节,读第三声,读准它。(指名读、齐读,注意点评)“色”:这个字读平舌音,读准它。(指名读、齐读)“近”:前鼻音,谁来读准?(开2列火车读、齐读)火车火车谁来开?“听、声、惊”:小朋友看,这三个都读——后鼻音,后鼻音怎么读?(吟诵口诀:舌根后缩,鼻子嗡嗡。)谁来读?(指名读、齐读)3、古诗中最难的几个字我们都读准了,拼音宝宝跑走了,古诗还会读吗?(指名读)相机指导:1)字音读得准,老师还听出你在每行诗的前两个字后停顿了。(出示停顿标记)谁能学着他的样子再来读一读?(指名读)2)如果在每行诗的前两个字后停顿一下,大家听听有什么效果(出示停顿标记,师范读)注意了停顿,古诗读上去就有节奏了,就更好听了。(指名读、男女生读)4、这首诗描写了画中的山水景色,老师也想要来读,老师读的时候,小朋友看看图,想一想,在这首诗里面,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指名答,板书:山、水、花、鸟)5、最高境界的读书能读出画面来呢。下面请小朋友再读一读,读的时候,脑海里要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出这些美丽的景物。(齐读) 三、品味画中“山水”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诗的第一两行,第一行诗一起读,这一行写的是什么景物呢?(圈出“山”)(一)品画中山1、诗中的山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找到诗中的一个词语来说一说吗?(指名答,板书“山有色”)“色”指“颜色”。(齐读“山有色”)2、教学“色”1)“色”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个“斜刀头”(板贴“斜刀头”,读两遍),下面是个“巴”。2)仔细看看这个“色”字,你可以怎么记住它? A.(“斜刀头”+“巴”)把“色”拆成“斜刀头”和“巴”,会观察。用拆一拆的方法就记住了生字,聪明。(板贴:拆一拆)B.这个字认识吗?(出示“爸”)那还可以怎么记住“色”呢?发现了吗?(指名答)换一换偏旁也是种识字好方法。(板贴:换一换)3)“色”字开花谁来接?(生扩词)小朋友说了这么多颜色的词,老师想到了一个词“色彩”。(齐读“色彩”)许多的颜色聚集到一起,老师又想到了一个成语“五颜六色”,送给你,你带大家读一读。(小老师领读“五颜六色”)4、一年四季中,山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春天的山开满了鲜花;夏天的山是郁郁葱葱的;秋天,满山的枫叶红了;冬天的山覆盖着皑皑白雪。(配乐出示各种山的图片,师生互动)看了这么多图片,你觉得山怎么样呢?(生交流,板书:美)5、大自然中的山有美丽的色彩,谁来美美地读好这行诗?(指名读、齐读)预设点评:1)从你的朗读中,让老师感受到山的色彩多丰富啊。2)你把“有色”重读了,这样就能读出感情了,加上着重号,谁再来读?3)你已经陶醉在美丽的山色中了。4)你好深沉呀,声音再往上扬一点,就能读出山的美了。(二)品画中水1、小朋友,第二行诗一起读,写的是什么景物呀?(圈“水”)2、大自然中的水有哪些声音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出示小溪、瀑布的音频)你听到了什么样的水声?(指名答,师总结:这是叮叮咚咚的溪水声,这是哗哗的瀑布声。)在诗中,水是什么样的啊?(指名答“水无声”)3、出示“无”,这个字谁来读?(开火车读、齐读)你会怎么记住它?(出示“天”)你发现改一改笔画也能记住生字,会动脑筋。(板贴:改一改)“无”就是“没有”的意思,“无声”就是没有声音。4、为什么在这句诗中水没有声音呢?因为这是一幅——画。画上的水没有声音,却吸引王维走近认真倾听和欣赏,看来这幅画画得多逼真啊!(板书:真)5、流水无声,轻轻地读好这行诗。(出示往下降的箭头,指名读、齐读)相机点评:1)读“水无声”时,声音往下降了,读得真好。 2)轻轻地读,感受一下无声的流水。6、(指课文插图,引背)画中的山和水画得多美,多逼真啊!远看——(三)对韵活动,感受对仗1、小朋友们,这两行诗的第一个字分别是——“远”、“近”。(点红“远”、“近”),看,这是一组什么关系的词?(“远”和“近”是一组意思相反的词)1)(指插图)小朋友们,这首诗就是从远到近来写的,写得多有顺序啊。加上动作,我们再来读读这两行诗。2)再看看这两个字宝宝,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指名答)这两个字都有一个新偏旁,叫“走之”,带有“走之”的字,多和行走有关。(出示:走之,板贴“走之”)3)你能用拆一拆的识字方法来记住这两个字吗?(元+辶=远、斤+辶=近)2、再读读这两行诗,这里还有一组意思相反的词是——(出示“有”、“无”)。“无”就是“没有”的意思,和“有”意思相反。3、你能再说说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词吗?(指名答)4、这两行诗还能编成一首《对韵歌》,拍起小手一起读一读。出示:远对近,看对听,山对水,有对无,声对色。远看对近听,有色对无声。5、王维的这首诗里还写了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指导认字和书写(10)过渡:小朋友们,古诗读得朗朗上口了,其中的字宝宝还会读吗?(开2列火车抽读生字卡片)接下来,让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写字之前啊,我们先做做课中操:点点点,点按回;横横横,稍稍斜;竖竖竖,要竖直;撇撇撇,捺捺捺,撇捺要舒展。(配乐)1、仔细看,下面老师又要请大家猜谜语啦,我画画,你们猜字。(画“水”的古文字)2、你们真聪明,这是古时候的“水”字。我们在识字4《日月水火》中已经认识了这个“水”字了(板贴“水”,齐读),你是怎么猜出这个“水”字的呀?原来中间的水脉变成了——竖钩,两旁的水流变成了左边的——横撇和右边的——撇,捺。我们中国的文字可有趣了,一个字就像一幅画,这叫象形字,也是一种造字方法。3、“水”字怎么写正确呢?下面跟着电脑老师写一写。(生跟着写字工具箱书空2遍)4、“水”字怎么写美观呢?下面跟着许老师写一写。注意“水”字先写中间,后写两边,竖钩挺直,站在竖中线上,横撇略低,横要平,横撇从横中线上方起笔,不要与竖钩连在一起,右撇稍高,对准中心点,捺托住撇,要舒展。5、请小朋友打开《习字册》到34页,描红“水”,并照样子写一个,看准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还要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配乐)6、展示优秀作业,指导书写。(一次性收3-4本作业进行点评) 五、总结本节课,小朋友们学习了唐朝大诗人王维写的《画》,认识了两个新偏旁“斜刀头”、“走之”(板贴,手指点读偏旁),还学习了识字方法(板贴),有“拆一拆”、“换一换”和“改一改”。识字方法不止这些,还有很多(板书省略号),以后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去发现和探究。 板书左: 识字方法 偏旁 拆一拆 斜刀头 换一换 走之 改一改右: 画(唐) 王维 山 有色 美水 无声 真花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谜语导入,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正确书写生字,生活中的“小小”反义词,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6 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6 画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依据,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