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1. 什么是地质构造?2、什么是褶皱?褶曲基本形态有哪些?3. 判断褶曲基本形态的依据有哪些?4. 背斜、向斜一般情况下形成何种地形?在外力作用下又会形成何种地形?为什么?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读课本26到27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结合实例,认识常见地质构造与地貌之间的关系。2.结合实例,认识板块运动对全球尺度地表形态的影响。3.以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为例,认识构造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处发现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经鉴定,这是高山栎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千米。这一重要发现表明,青藏高原在近200多万年中发生了大幅度抬升。
青藏高原上的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它属于什么地貌?是什么力量驱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的?
为什么坚硬的地壳能够发生褶皱,形成高大山系呢?
科学家们用板块构造学说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1、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块体,即板块。
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板块又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
3、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缓慢的运动中。
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
板块边界类型:①消亡边界(碰撞挤压)
形成巨大山系或者海沟、岛弧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高原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碰撞,形成海沟、海岸山脉或岛弧
W-Pacific island chain
W-Pacific Tectgene
GS-f the EC f Japan
Himalaya muntains 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据最新测定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主峰是世界最高峰海拔高达8844.43米
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形成山脉和高原
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俯冲边界处形成海沟,大陆板块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或岛弧海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海沟
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板块边界类型:②生长边界(张裂分离)
大洋中脊又称为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中洋脊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
East African Rift Valley 世界大陆最大断裂带
“地球伤疤”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张裂拉伸地壳发生大断裂,从而形成裂谷地下熔岩涌出形成了高大的熔岩高原
——Wrld cean ridge
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形成裂谷、海洋
海洋板块内部张裂形成海岭
红海是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早在2000万年前,阿拉伯半岛整体还与非洲大陆连在一起,红海自然也不存在。之后,阿拉伯半岛从非洲板块中分裂出来,它们之间形成裂谷带。大陆继续开裂,裂谷变长变深,成为带有通向大洋出口的海峡。红海还在不断扩张,有人预测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2020·杭州七校联考)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5~6题。5.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属于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
解析 M位于阿拉伯半岛,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属于印度洋板块。
6.在图示板块边界处,常常形成A.岛弧B.裂谷C.褶皱山脉D.海沟
解析 由图可知,图示板块边界为生长边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会形成裂谷、海洋。岛弧、海沟和褶皱山脉位于消亡边界,是板块发生碰撞运动时形成的。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平行于大陆—大洋边界,宽几十至几百千米。根据板块构造运动与构造地貌特征,大陆边缘分为稳定型和活动型两大类。读“大陆边缘类型示意图”,回答7~8题。7.图中A.①是岩浆发源地 B.②是下地幔C.a是板块生长边界 D.b是稳定型大陆边缘
解析 图中①位于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地带,并没有进入软流层,不会是岩浆的发源地,A错;②位于大洋板块,属于地壳,地壳属于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a为海沟,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C错;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属于稳定型大陆边缘,据此分析选D。
8.示意图中的大陆是A.亚欧大陆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D.美洲大陆
解析 图中大陆的西海岸是海沟,为消亡边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欧大陆的东侧是消亡边界,非洲大陆西侧及澳大利亚大陆的西侧均与图示不符,只有美洲大陆西海岸处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符合图示信息,据此分析选D。
1、山区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比较下面两组数据,阐述在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
不同地形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比与造价比
由表1可知,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安全性)由表2可知,山地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较易。(工程造价)
一般情况下,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主要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因为在山地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2、山区交通运输线路布局
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公路在选线时要尽量多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
3、山区交通运输线延伸方向
桥(粱)隧(道)相结合
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尽量避开陡坡面
山区交通线路的选取原则及原因
(2020·湖南郴州期末)交通扶贫是突破富民兴业瓶颈的重要举措。我国某地区初步构建了“通乡达村、标准适宜、管养到位、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农村公路网。如图示意该地区公路网(局部),图中鞍部段公路曾提出隧道方案进行比选。据此完成9~10题。9.甲—乙—丙段公路线沿村庄布局的主要目的是A.利于居民出行 B.降低施工难度C.减缓道路坡度 D.绕开山地地形
解析 据图可知,甲—乙—丙段公路没有走直线,主要是因为沿线村镇较多,为了方便当地居民出行,尽量沿村镇修建,故选A。
10.图中鞍部段公路最终选择“之”字形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A.地形坡度过大B.资金预算有限C.施工技术不足D.公路运量太小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图中鞍部段公路曾有隧道方案进行比选,但开凿隧道工程量大,工期长,资金需求量大,而当地地处山区,经济较为落后,资金预算有限,故最终选择“之”字形公路施工方案,以减轻资金短缺的困难。
读“我国某地区交通干线(虚线)分布图”,完成11~12题。11.由图可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分布的共同特点是A.沿山谷延伸B.沿山脊延伸C.沿等高线延伸D.沿经纬线延伸
解析 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该地区交通干线基本沿图中河流的干流延伸,而河流的干流处应为山谷。故选A项。
12.下图中能反映山区交通线形态的是
解析 山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山区公路一般呈“之”字形,以减小工程量与施工难度,降低路面坡度。故选C项。
高中地理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完美版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地质构造与地貌,强化训练,板块运动与地貌,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文配套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