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课文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引入,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课后活动,把路修在最需要的地方,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十三五”成就巡礼-中欧班列》
1.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区域认知、人地协调)2.结合实例,说明交通运输需求、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认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综合思维)
一、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以及港口万吨级泊位数量等均位居世界第一。高铁营运覆盖我国65%以上的百万人口城市,“四纵四横”高铁主要通道基本贯通;高速公路覆盖97%的20万人口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中国桥”“中国隧”为展示中国形象的新品牌。
思考:1.目前,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布局有哪些特点?不同区域交通运输线密度为什么不同?2.影响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分布不均,网络化。东部稠密,西部稀疏。
遵循依据运输需求,适度超前,因地制宜,尽量少占土地,发挥综合运输优势,平衡地区发展,适应国防需要,促进民族团结等原则。
材料 京沪铁路是我国运输最繁忙的南北铁路干线,全长1436千米,为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继京沪铁路之后,京沪高铁于2011年建成通车。京沪高铁全线长1318千米;桥梁总长度1059.7千米,占全线路的80%;全线占用耕地6万亩,与最初规划占用8万亩耕地相比,少占耕地2万多亩。京沪高铁沿线共经过23个站点城市。京沪高铁的一端——上海虹桥,为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实现民用航空、高速铁路、磁悬浮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市区公共交通、高速公路客运等集中便捷换乘。
问题:1.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目的是什么?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哪些?3.交通建设中“以桥带路”一般有什么作用?我国京沪高铁与青藏铁路的“以桥带路”,其原因有何差异?分别体现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答案:1.任务:对一个区域的交通线网、场站进行组织,客流、货流进行分配、引导等。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2.影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经济水平和技术、装备等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当前的交通运输实际;预测客流、货流未来的发展趋势。3.作用:克服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缩短道路里程;加强路线平整度,保障运输安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运行风险,避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减少环境破坏,保护野生动物的迁徙路线不被截断等。差异:京沪高铁沿线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用地紧张,“以桥带路”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耕地,避免与其他交通方式的相互干扰,体现了尽量少占土地的原则。青藏铁路“以桥带路”则是克服高原冻土问题,以及为藏羚羊留下迁徙通道,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原则。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4年12月26日开工建设,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北京南苑机场正式关闭 。2019年10月27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对外开放。
思考: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作用
变化:交通线、站的新建、改建、扩建或废弃;运输方式的衔接、专业化、快速化。作用: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逐渐趋向完善、优化。
二、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材料 2018年6月8日,西藏自治区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确定,将新建山南隆子机场、日喀则定日机场、阿里普兰机场等3个支线机场。这3个机场海拔均在3900米以上,建成后西藏自治区辖区内积常数将达到8个,旅游出行将更为便利,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也将获得助力。除机场外,还有川藏铁路、滇藏铁路也正在建设之中,按照规划,西藏铁路网最终将形成“两纵两横”格局,形成五条出藏通道,三条出境通道,届时铁路网将覆盖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及重要城镇,以大能力、多通道、高质量、安全、快速、四通八达的交通保障满足西藏自治区对铁路运输的需求。
问题:1.青藏地区已有公路与外界相通,也有航空线联系国内外,为什么还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下大力气修建川藏铁路、滇藏铁路?2.交通规划中高铁站布局的疏密取决于哪些因素?
沿线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分布、人口密度等,即运输需求。
与公路、航空运输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的优点,对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有利于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利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思考:“浦东国际机场”和“鄂尔多斯机场”在交通运输需求、交通线布局的标准、场站规模方面的特点?
运输需求决定交通运输线的标准和场站的规模
交通运输需求较大交通线路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大
交通运输需求较小交通线路标准较低场站规模较小
交通运输布局重点关注交通运输需求大的点和线
1.重点关注城市(点)
思考:交通运输布局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2.优先关注重要城市之间的交通线建设
思考:1.京沪高速铁路沿线的高铁站的布局有什么特点?2.如果高铁站布局过密或过疏,会产生哪些问题?3.高铁站基本上都设立在城区的边缘,为什么?
参考答案:1.特点:沿线高铁站较多,分布较均匀。2.问题:过密会导致停车频繁,影响运行速度;占地面积大,增加交通建设成本。过疏会导致站点间距离较远,不方便人们出行;运输能力不足,造成资源浪费,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受影响。3.促进高铁站所在郊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干扰城市内部交通;城市边缘地价较低,高铁建设成本较低;距城区较近,方便居民乘坐高铁。
相邻重要城市之间常需要布局多条平行的交通线以满足城市间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
3.重点关注相邻重要城市之间的交通运输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应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1.充分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
2.注意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连接和时效
(视频)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运输需求变化和分布的特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1.需求增长特点决定了运输布局变化特点
思考:1.义乌航空港的三次扩建并成为我国第一个县级对外开放航空口岸分别体现出交通运输布局的什么原则?
2.义乌北距杭州萧山机场只有约120千米,为什么还要在义乌建设民航机场?为什么金华没有民航机场,而其管辖的义乌却有民航机场?是什么原因促使义乌机场不断扩建,并成为对外开放航空口岸?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逐渐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和销售中心,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快速增长,促使义乌航空港的开通和逐步扩建。
运输需求变化和分布的特点,影响交通运输布局
2.需求分布的特点,也决定了运输布局的特点
思考:1.非洲铁路布局有什么特点?2.非洲铁路布局体现了什么原则?
1.多布局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很少;多从沿海港口向内陆延伸,未形成相对完善的铁路网。2.依据运输需求的原则。
三、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材料 川藏铁路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继青藏铁路之后,青藏高原通往内地的又一条大动脉,有人说:川藏铁路不是难于上青天是真的要上天。从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川藏铁路依次经过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峡谷区、川西高山高原区、藏东南横断山区、藏南谷地区等5个地貌单元。线路经过区域山高谷深,地形条件极其复杂。修建川藏铁路首先需要克服的就是巨大的高差。用设计者的话来说就是“八起八伏”,80%以上将以隧道、桥梁的方式建设,累计爬升高度达1.6万多米,相当于征服了两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问题:1.为什么很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交通运输的建设往往具有滞后性?2.川藏铁路建设会碰到哪些难题?3.为什么随着区域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其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会大为减弱?
答案:1.交通运输建设投资大但不能短时间直接收回投资,经济落后的区城,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交通运输建设问题;常常因资金紧张限制交通运输建设,需要借助外力来发展;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才能有足够的资金逐渐提高交通运输水平。2.难题: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3.原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区域由足够的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克服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
交通运输是区域发展的“先行官”
材料 1989年8月8日,广佛高速(广东省第一条)建成通车,也是全国首条合资建设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起自广州西北郊的横沙乡经南海沙涌、大沥至佛山北郊谢边,全长15.7千米,将两地的行车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15分钟。试通车当天举办了一场万人单车行活动。2010年11月3日,全国首条城际轨道交通线—广佛地铁首通段开通,也将佛山带入地铁时代。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交通线、站点的密度和质量
经济较落后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稀疏,且质量较低。
思考:交通运输建设的特点。
基础设施,投资额大但收回投资慢,一般由政府组织建设。
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密集,且质量较高。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攻克相关技术提供支撑
交通线和站点建设涉及气象、水文、地质、工程、材料、机械等技术领域以及施工水平。交通运输的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各项技术的要求更高。 随着区域的发展,区域经济水平提升,从而有足够资金推动交通运输建设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为减弱。
随着桥隧技术的成熟,我国不仅使公路、铁路跨越河、海天堑,还让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穿越山区,改变了传统盘山迂行的布局方式,缩短了通行里程,节省了通行时间。
分析交通线、站布局与运输需求的关系
思考:1.北京首都机场二号航站楼、三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至实际旅客年吞吐量超过设计旅客年吞吐量分别用了多少年? 2.交通运输线、站布局一般强调“适度超前”。通过首都机场扩建的案例,说明你对“适度超前”的理解。 3.首都机场设计在2015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8200万人次,可是至2012年,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已达8371万人次。首都机场旅客年吞吐量增加的速度远超专家的预测,就此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想。
思考:为什么当时把火车站选在离市区如此远的地方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获奖ppt课件,共2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评优课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电气化,快速化,专业化,对点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城镇分布,链接生活,经济拉动效应明显,扬州兴衰的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