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任务突破练)含解析新人教版(40份)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含解析新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冬至留滞舒州①有怀岁旦②泊舟平江门外
曹彦约③
舒郡惊冬节,吴门④忆岁时⑤。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②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③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④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⑤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C.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D.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2.诗眼一般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或词,本诗首联中哪个字是诗眼?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9分)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 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桃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尾联回到现实,写诗人与友人相见,禁不住流下泪来,泪水沾湿了衣裳,这表现了诗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的深情。
4.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9分)
依韵和杜相公①喜雨之什②
欧阳修
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
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
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
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
注①杜相公:杜衍,宋仁宗时社稷之臣,任同平章事(宰相)。②之什:篇章。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诗人认为年成有好有坏,是上天的安排,而不是因为治政是良政还是拙政。
B.颔联中“美泽”表明这“雨”是一场及时雨,可能带来丰收,也照应题目中的“喜雨”。
C.颔联说连年丰收也弥补不了灾年的伤害,表明诗人在欣喜之余仍为天下百姓担忧。
D.尾联运用想象和比喻写郊外的景色,诗人欲携酒赏雨后美景,可见其喜雨的心情。
6.颈联中“蔽”和“含”用得精练传神,请结合内容简要赏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9分)
闻武均州①报已复西京②
陆 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③,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指武钜。当时武钜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②西京:指洛阳。③朝陵使:朝祭帝王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钜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表达了打胜仗的自豪感。
C.颈联“疾风雷”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赦令会迅速颁布到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
8.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9分)
登城有作
杜荀鹤①
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②人。
尽谓黄金堪润屋③,谁思荒骨旋成尘。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未授官,乃返乡闲居。②汲汲:努力追求的样子。③黄金堪润屋:典出《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上句点明了登城的季节,同时一个“孤”字一语双关,既写城之孤,又写人之孤。
B.首联下句从结构上说属于承上启下,总领下面六句,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情感沉痛。
C.颔联上句写坟冢满原,点明了“伤神”的原因;下句则想象墓中之人曾汲汲于追求功名。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豁达与彻悟:应放下对功名的追求,要不然会有愁思侵身。
10.本诗颈联“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历来为人称道,请对此联所用的手法进行赏析。(6分)
六、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1~12题。(9分)
崖门谒三忠祠①
陈恭尹②
山木萧萧风又吹,两崖波浪至今悲。
一声望帝啼荒殿,十载愁人拜古祠。
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
停舟我亦艰难日,畏向苍苔读旧碑。
注①崖门谒三忠祠:崖门,即崖门山,在广东新会县南海中。三忠祠是为纪念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陆秀夫和张世杰所建的祠堂。本诗作于顺治十一年(1654)。②陈恭尹(1631—1700):清初诗人,广东顺德(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曾力图抗清复明,后隐居避祸。与屈大均、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两句写诗人登上崖门山,听到萧萧的风声,似乎又看到了风雨飘摇的国家局势;看见两崖的波浪,似乎又映现出南宋抗元名臣陆秀夫从容抱帝赴海的悲壮景象。
B.第三句实写三忠祠的荒凉的大殿上,猛然传来一声杜鹃的啼叫,骤然令诗人想起其声中的亡国哀思,因而悲不自胜,借望帝的传说抒写亡国之痛。
C.五、六两句为客观叙事,是说波涛汹涌的大海,在海港入口处尚有上、下海门之别,锦绣河山被异族占领,以至于无法分别华、夷的界限。这两句是诗中警句,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称誉。
D.这首诗在韵脚的使用上很有特点,“悲”“祠”“夷”“碑”等字形成低回恳挚的语境,再加上诗人那沉重压抑的情感,使全诗从内容到形式取得了高度的统一和较强的艺术效果。
12.结合尾联中“畏”字赏析此诗的“言外之意”。(6分)
任务突破练二十六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1.C 解析:C项,“又处于贫寒之中”的说法属于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
2.参考答案:首联中的“惊”是诗眼。诗人为冬至到来、春节为期不远感到惊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以及因留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
解析:一般来说,诗眼是动词或形容词,据此我们可从首联中找到生动传神的字“惊”。然后再具体分析,“冬节”到来,“忆岁时”,心里一惊:离春节又不远了!不禁回忆起去年春节时泊舟平江门外的情景。
3.A 解析:A项,“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错。作者回忆中的故乡生活是轻松闲适的。
4.①从意象上看,颔联两句各选三种富有特色的景物组接成画,描画故山风情,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②从意境上看,用杨桃、大风、潮水、蒹葭、冷霜、飞雁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清、悠远的意境。③从语言上看,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景,朴素自然,更突出了对故乡景物的记忆之深。
5.A 解析:A项,“是上天的安排,而不是因为治政是良政还是拙政”说法错误。“天幸非由拙政然”的意思是避免灾祸的好运气并不是因为拙政。
6.①“蔽”,遮挡,说明阳光难以透过来,描写出桑叶的青翠茂密。②“含”,衔着,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微风吹过,麦浪起伏的美丽景象。③动静结合,表现了经过好雨的润泽,桑茂蚕肥、庄稼丰收在望的景象,抒发了因雨而喜的情感。
7.C 解析:C项,“颈联‘疾风雷’运用拟人手法”的说法错误,应是比喻。
8.参考答案:①运用了想象(或虚写)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时,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含蓄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②用了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解析:本题要求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先理解尾联的意思,再结合全篇分析诗人的情感。尾联“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说料想明年寒食祭扫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首先这是还未发生之事,是诗人想象的寒食节扫墓的情景。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朝廷派朝陵使前往西京祭扫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在他赶往陵墓的路上,一路梨花盛开。“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写景,处在诗歌的末端,所以手法还有“以景结情”。
9.B 解析:B项,“总领下面六句”的说法错误,应该是总领下面四句。尾联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的豁达与彻悟。
10.①运用对比。黄金润屋和荒骨成尘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追求功名的深沉思考。②巧用典故。化用《礼记》中的语句,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富贵的世俗观念的否定。③运用反问。表达了对追求功名富贵者的嘲讽之意。
11.C 解析:C项,“五、六两句为客观叙事”判断错误,应为主观抒情。
12.参考答案:“畏”是害怕、惶恐之意,“畏向苍苔读旧碑”是说自己惧怕去读表彰三位英烈的碑文,深刻反映出诗人拜谒“三忠祠”时的心态:对自己未能像三位英烈那样舍身明志,却苟活于世深感不安。这是诗人的自责之词,但苟活尚且觉得不安,屈节当然更不可能,所以这句诗也表明了诗人誓不与清统治者合作的决心。一个“畏”字,寄寓了无限苍凉凄楚之情。其“言外之意”便不难窥见——诗人以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似乎是在咏怀古迹,凭吊前贤,实则是在抒发明朝败亡、江山易主之哀;以描写对文天祥等人的仰慕之情,来寄托自己身世家国之恨。一唱三叹,耐人寻味,抒发的爱国之情真挚痛切而悲凉,无穷之意尽在一个“畏”字中。
解析:“畏”是害怕、惶恐之意。那么诗人为什么会惶恐与害怕呢?联系注释,可知诗人是来凭吊英烈的,而且诗人一直力图抗清复明。因此,惶恐的原因是怕勾起故国之悲,而一“畏”字便把诗人充满景仰之情与自责之意的矛盾心情展现了出来,也足见诗人的爱国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广西版)任务突破练26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练案23复习任务群三古诗文阅读专题六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专项练习,综合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任务群五古代诗歌阅读任务突破练27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含解析新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