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教学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观看视频讨论以下问题,亚热带季风气候,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地形多陡坡,降水集中,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薄,水土流失,过度开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criterin fr curriculum.
1.认识生态脆弱区及其分布。2.理解土地退化的概念,并结合具体区域判断土地退化的表现3.结合材料,分析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4.通过对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探究,深刻领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图中的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为什么会有大面积裸露的岩石?
(1)说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气候、地貌特征。(2)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大面积石漠化的形成原因?(3)指出石漠化的过程中,地表土壤退化的表现(4)在我国其它地区还存在哪些形式的土地退化问题
(1)说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气候、地貌特征。
贵州卡斯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势起伏大,石灰岩广布。
(2)分析贵州喀斯特地区大面积石漠化形成原因?
思路提示:自然条件+人文要素
地貌: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广布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形成原因
(3)指出石漠化的过程中,地表土壤会产生哪些变化?
土层变薄、土地肥力下降
● 土地退化概念: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21世纪初,北方农牧交错带80%以上的草场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也是贫困地区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之一。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问题
位于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特点: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走向一致。东部宽,西部窄。
1.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在哪里?
2.请描述北方农牧交错带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位置关系。
东部地区地势起伏小,延伸范围广;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更大。
3.为什么这里会成为农牧交错带农牧交错带主要环境和发展问题是什么?
400mm是旱作农业的低限
主要环境和发展问题:土地退化(荒漠化、盐碱化)
4. 鄂尔多斯土地退化原因(课本P25活动)根据鄂尔多斯市降水量的变化图,解决下列问题:
(1)鄂尔多斯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1)降水总量:平均降水量300—400mm左右。(2)降水季节变化: 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3)降水年际变化大。
(2)鄂尔多斯降水的变化特征如何影响该地的土地退化?
(3) 鄂尔多斯地区为什么冬春季节多大风?
(4)鄂尔多斯地区土地极易遭受风蚀和沙化的原因是什么?
近50年来,鄂尔多斯市人口由38.23万增加到146.6899万,年均增长速度为2.32%。在生产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鄂尔多斯市急剧增长的人口及其相应增加的物质需求造成了该市垦殖范围的不断扩大。 由于种植业的单位产值远远高于畜牧业,故农民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扩大了种植面积,以期待获得更多的利益,但因这些地区本身生态脆弱,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产量逐渐降低,最终因经济效益差而弃耕,弃耕地因植被恢复困难,继续遭受风蚀进而变成流沙地。 近年来出现过度放牧,牲畜的过度啃食,使牧草来不及生长,产量越来越低,致使草原退化面积达68%以上。 鄂尔多斯市作为全国一个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炭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推动了鄂尔多斯市迅速崛起,但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煤炭开采导致环境破坏和土地资源损耗‘’
阅读材料,找出导致鄂尔多斯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工程建设、矿产开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突破 专题10 考点1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荒漠化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环境与区域发展,真题研读,主干精讲,预测演练,考点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产业转移授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1劳动力因素,2市场因素,日本市场因素的变化,东南亚转移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河南焦作,青龙峡,神农山,韩愈陵园,“中国山药之乡”,第一阶段以煤兴市,水源条件较好,政府支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