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文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人教版,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海-气间的水分交换,全球水量平衡示意,海-气间的热量交换,凝结--放热,吸热--蒸发,传导对流,太阳辐射,长波辐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2020年大连附近海面多次出现了“海浩"奇观,海面上薄雾缭绕,宛如仙境,吸引了大量市民前往观赏。
“海浩”奇观实际是什么地理现象呢?
问题一:海上的薄雾中的水汽是从哪来的呢?
参与环节:蒸发、水汽凝结、大气降水主要影响:海洋与大气水分交换
1.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献,并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大气水汽(577)=海洋贡献水汽(505)+ 陆地贡献水(72),说明海洋是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
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水汽来源(87.5%)。
2.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海洋蒸发(505)- 降水(458)=径流(47)补充差额的水量来源:径流
海洋蒸发量增加,陆地上降水量增加,径流增加,水量呈现动态平衡。
水量平衡原理:从全球长期来看,水的总量没有发生变化。但局部区域某一段时间内,水量收入和支出出现储水差额。公式: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储水变化量
如果某地无储水变化: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任何闭合水域:降水量=蒸发量+流出水域的水量
(2017年全国1卷)图中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好盐层,完成下题。
题干: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 远大于2000毫米 B.约为2000毫米 C. 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问题二:海洋与大气之间除了水分交换,还通过什么方式相互作用呢?
除此以外,还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能量交换呢?
问题三:全球尺度,热量交换是否也维持动态平衡呢?
不同纬度海洋对大气加热的差异
海洋与陆地对大气加热的差异
(2018·海南)图中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题目。
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影响海-气水热交换的重要因素:纬度和洋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三地理选考“新课程、新知识”复习专题之海气相互作用 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解读,知识条目梳理,一海水的温度,对人类的影响,二海水的盐度,三海水的密度,影响因素,分布规律,一波浪,归纳总结波浪与潮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气候与海洋,季风环流,三圈环流,大气环流,大洋环流,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海洋与大气水分交换,动能风,全球水量平衡示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