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 烃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 烃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8页。
第二章 烃 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8分)1、(6分)二环[3,2,1]辛烷(,每个拐点均表示有一个碳原子,氢原子按碳四价补齐)是一种桥环化合物。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B.该化合物的一元羟基取代产物有4种C.该化合物能够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氧化反应D.该化合物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2、(6分)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 )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②1,3-戊二烯和2-丁炔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6分)环之间通过共用两个不直接相连的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桥环化合物,二环[1,1,0]丁烷()是最简单的桥环化合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1,3-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4个碳原子一定不处在同一个平面
C.其二氯代物为5种
D.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时最多消耗4、(6分)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 )
A.乙苯
B.C.2-甲基丙烯
D.5、(6分)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规律是烯烃中双键断裂:双键两端的基团变成;变成RCOOH;变成。现有有机物分子式为,其被酸性溶液氧化后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A. B. 和C. 和 D.HCOOH和6、(6分)在120℃时,某混合烃和过量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压强没有变化,则该混合烃可能是( )A.和 B.和 C.和 D.和7、(6分)有5种物质:①甲烷 ②环己烯 ③聚乙烯 ④1,3-丁二烯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④8、(6分)有下列六种物质:①聚乙烯、②苯酚、③2—丁炔、④甲醛、⑤邻二甲苯、⑥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 )A.①②③⑥ B.②③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⑤⑥二、填空题(共26分)9、(13分)溴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下图为溴苯的制备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关闭止水夹,打开、和分液漏斗活塞,将苯和溴的混合物缓慢滴加到三颈烧瓶中,液体微沸。Ⅲ.关闭,打开,A中液体倒吸入B中。Ⅳ.拆除装置,将B中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分液,分别用a溶液和水洗涤有机物,再加入固体,过滤,最后将所得有机物进行分离。(1)把实验步骤Ⅰ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连接处不能使用了乳胶管,原因是________。(3)装置B中苯和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4)步骤Ⅱ中,C装置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5)步骤Ⅳ中a是________。(6)步骤Ⅳ中,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对有机物进行分离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10、(13分)某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溴苯并验证溴与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实验时,关闭F活塞,打开C活塞,在装有少量苯的三口烧瓶中由A口加入少量液溴,再加入少量铁屑,塞住A口。回答下列问题:(1)D试管内装的是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2)E试管内装的是___________。(3)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杂质,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4)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制备溴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根据什么现象可证明验证溴与苯的反应是取代反应?___________。三、推断题(共13分)11、(13分)已知烯烃、炔烃在臭氧作用下发生以下反应:1.化学式为C10H10的某烃,在臭氧作用下发生的反应为:则此C10H10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2.有人尝试着合成C10H10的饱和烃.你估计若能成功的话.其结构怎样?试用线条表示分子中“碳架”的空间构型(不必写出C、H符号)。3.试推断:如果CnHn的饱和烃能够合成的话.其空间构型的特点可能是__________.四、实验题(共13分)12、(13分)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想模拟探究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在进行实验之前,某同学收集了一些甲烷,结果发现收集的气体有臭味,该小组的同学到互联网上查阅资料,确认该气体为甲烷和硫化氢的混合气体,该兴趣活动小组根据情况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过程中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是否会干扰装置D中反应的进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2)装置B可除去甲烷中的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装置C起到________作用。(3)装置D中的反应开始以后在直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写一点即可)。装置D中这些反应都属于________(填反应类型)。甲烷的氯代物中,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的是________(写结构简式,下同),经常用作萃取剂的是________。(4)装置E既可以吸收产物中的HCl,也可以吸收多余的,请写出吸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A.该有机物中含有C、H原子个数依次是8、14,分子式为,故A错误;B.含有5种氢原子,其一元羟基取代物有5种,故B错误;C.该有机物具有环烷烃的性质,亚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该有机物能燃烧而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甲烷为四面体结构,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不能共平面,故D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3、答案:C解析: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与1,3-丁二烯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该物质分子中存在一个碳原子与其他3个碳原子成单键,成键的4个碳原子不可能共面,故B正确;当2个Cl原子取代同一碳原子上的2个氢原子时有1种,当2个Cl原子取代不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时有3种,则其二氯代物有4种,故C错误;1molC完全燃烧消耗1mol,1molH完全燃烧消耗0.25mol,因此1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时最多消耗(4+6×0.25)mol=5.5mol,故D正确。4、答案:D解析:D中分子中含有,其为四面体结构,故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5、答案:D解析: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 , B为烯烃, 有如下三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顺反异构):、,根据题中信息双键被氧化断裂的情况如下:、、三种烯烃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有:、则不可能有HCOOH,故选D。6、答案:A解析:假设混合烃的平均组成为完全燃烧时发生反应,该状态下各选项中反应物及其与氧气完全反应的生成物都是气态,要使反应前后压强不变,则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不变,即,解得,故混合烃平均组成只要满足即可。无论和如何混合,都满足条件,故A项正确;和混合物平均组成介于2~4之间,故B项错误;和混合物平均组成介于4~6之间,故C项错误;和混合物平均组成介于4~6之间,故D项错误。7、答案:D解析:①甲烷属于饱和烃,既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也不和溴水反应;
②环己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使溴水褪色;
③乙烯聚合后,碳碳双键变为碳碳单键,所以聚乙烯既不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也不和溴水反应;
④1,3-丁二烯分子中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其褪色,也可以和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使溴水褪色。8、答案:C解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或相关反应:②中的酚羟基.③中的碳碳三键、④HCHO、⑥中的碳碳双键均可被氧化,⑤中苯环上的侧链被氧化为COOH。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有机化合物的相关反应:②中苯环上的溴代反应,③中碳碳三键与溴的加成,④中-CHO被溴水氧化,⑥中碳碳双键与溴的加成,综上满足条件的为②③④⑥,故选C。9、答案:(1)检查气密性(2)挥发出来的会腐蚀橡胶管(3)(4)C装置小试管中无色液体逐渐变为橙红色,瓶内液面上方出现白雾,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5)(6)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水(或干燥);蒸馏解析:(1)实验步骤Ⅰ为检查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
(2)连接处不能使用了乳胶管,因为混合液体需要微沸原,挥发出来的会腐蚀橡胶管。
(3)装置B中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4)步骤Ⅱ中,C装置的实验现象是:C装置小试管中无色液体逐渐变为橙红色,为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溴化氢易溶于水,气体溴化氢会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溶液小液滴,所以形成了白雾,瓶内液面上方出现白雾,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黄色沉淀为溴化银。
(5)步骤Ⅳ中a是氢氧化钠除去溴化氢。
(6)步骤Ⅳ中,固体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水(或干燥),对有机物进行分离的操作名称是蒸馏。10、答案:(1)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2)溶液(3)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转入分液漏斗,分液 (4);(5)E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解析:(1)为证明该反应是取代反应需确定有HBr生成,需把生成的气体通过硝酸银溶液证明溴离子的存在,由于溴易挥发,溴与水反应也能生成溴离子,所以在通过硝酸银溶液前需把溴化氢中的溴除去,需选用,D中盛放的是,是为除去挥发出的溴蒸气;(2)由上分析,E中应装入硝酸银溶液,以验证溴化氢的生成;(3)由于溴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溴苯与氢氧化钠溶液不易反应,且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溴苯中混有的杂质,采用的操作是向三口瓶中加适量的NaOH溶液,振荡,转入分液漏斗,分液。(4)三口烧瓶中发生反应是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溴与苯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若发生取代反应,在E试管中溴化氢会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现象是:E中产生淡黄色沉淀。11、答案:1.CH3-CH=CH-CC-CH=CH-CC-CH3
2.如图所示:
3. 每个碳原子结合三个碳原子形成空间的结构.不能有链端,每个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n的最小值为4解析:1.由题中所给信息可知.一个"-CH=CH-"可产生两个"-CHO";一个"-CC-"可产生两个"-COOH”。根据C10H10反应的产物可得在C10H10中,有2个"-CH=CH-"、两个"-CC-"、一个"CH3-CH="、两个"C-CH="、一个"CH3-C"片段.依照双键对双键、三键对三键连在一起即得:CH3-CH=CH-CC-CH=CH-CC-CH3。
2.化学式为C10H10,又是饱和的,则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必是彼此形成三个碳碳单键,这样10个碳原子只能形成五棱柱,才能满足上述条件。
3.由2问可知,CnHn(饱和烃)必然满足:每个碳原子结合三个碳原子形成空间结构,不能有链端,每个碳原子连接一个氢原子,要形成空间结构,至少要4个碳原子。12、答案:(1);不干扰,因为装置D中也会产生HCl(2);干燥(3)直玻璃管内产生黄色油状液滴;取代反应;;(4)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