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风成地貌(学案+课时对点练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56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风成地貌(学案+课时对点练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56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二章 第二节 风成地貌(学案+课时对点练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56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风成地貌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风成地貌导学案及答案,共14页。
第二节 风成地貌
课程标准 |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
学习目标 | 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各种风蚀地貌及风积地貌。2.了解主要风成地貌的特征及成因。3.知道风沙活动的成因及危害,说出防治风沙的具体措施。 |
目标1 风蚀地貌
1.概念:由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
2.形成过程
3.类型及特点
类型 | 典型景观 | 景观图 | 地貌特点 |
风蚀地貌 | 风蚀柱 | 垂直裂隙发育的岩石或土体,在长期的风蚀作用下,形成形态各异的石柱或土柱 | |
风蚀蘑菇 | 上部宽大,下部狭小的蘑菇状形态 | ||
风蚀城堡 | 呈现出许多层状墩台,相对高度多为10~30米,墩台的顶部较平坦 | ||
风蚀壁龛 | 陡峭的岩壁遭受风蚀后,岩壁表面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 | ||
风蚀残丘 | 经长期风蚀形成的岛状高地或孤立小丘,常成群或呈带状分布,丘顶呈尖峰状或平顶状 | ||
风蚀沟槽 | 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地面裂缝逐渐扩大成为凹槽,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 ||
雅丹地貌 | 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的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 |
孤立突起的岩石,尤其是裂隙发育的不够坚实的岩石,容易被风蚀,下图是常见的风蚀地貌类型。
1.[区域认知]探讨图示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
答案 气候干旱,多大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2.[综合思维]探究图示地貌上下不同位置风蚀作用的强弱。
答案 近地面的气流含沙量大,岩石下部受到风沙的磨蚀较上部严重,所以下部风蚀作用强烈,上部风蚀作用较弱。
(2022·河南郑州月考)乌尔禾魔鬼城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排列。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雅丹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
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风力搬运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2.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
A.东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东南向 D.东北—西南向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雅丹地貌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据图可知,该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风口位于乌尔禾魔鬼城西北方向,可判断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貌景观图”。该景观岩壁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地貌为( )
A.风蚀城堡 B.冰碛丘陵
C.岩溶丘陵 D.风蚀壁龛
4.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 )
A.东南丘陵 B.青藏高原
C.西北地区 D.东北地区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根据图文信息“岩壁表面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凹坑,呈现出蜂窝状形态”可知,该地貌为风蚀壁龛,属于风蚀地貌,D正确。第4题,风蚀壁龛属于风蚀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比较干旱的西北地区,C正确。
目标2 风积地貌
一、风积地貌
1.概念:风中挟带的沙粒,在风速降低时沉降在地面所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2.呈现形式:各种形式的沙丘。
二、沙丘
1.概念:风力作用下沙粒堆积而成的丘状或垄状地貌。
2.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示意图 | 景观特点 |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坡度较陡;两侧有近似对称的两个尖角,称为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
3.其他类型的沙丘
类型 | 特征 | |
新月形沙丘链 | 很多个新月形沙丘连在一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 | |
沙垄 | 纵向沙垄 | 顺风向呈长条状 |
横向沙垄 | 呈长条状,走向与风向基本垂直 | |
格状沙丘 | 呈网格状 | |
金字塔形沙丘 | 形似金字塔状 | |
蜂窝状沙丘 | 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沙窝形态,类似蜂窝状 |
下图为新月形沙丘地貌等高线示意图。
1.[区域认知]指出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及该地貌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案 西北风;西北地区。
2.[综合思维]描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态特点。
答案 形状呈迎风坡向外凸出、背风坡向内凹进的新月形;背风坡两侧有近似对称、向前延伸的两个尖角;迎风坡坡度较小、背风坡坡度较陡。
3.[综合思维]简述新月形沙丘的形成原因。
答案 在风挟带大量沙粒运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阻挡,风速降低,大量沙粒沉积形成沙丘;风受沙丘阻挡,从两侧绕过,挟带沙粒从两侧向前沉积,形成新月的形状。
(2022·辽宁大连期中)下图为“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和俯视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新月形沙丘分布地区的气候特点可能是( )
A.降水较为集中 B.风力较弱
C.盛行风强劲 D.降水均匀
2.若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则图示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盛行风强劲,多形成新月形沙丘。故选C。第2题,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为缓坡和凸坡,图中只有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
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沙丘与村庄近在咫尺(如图),沙丘上长有稀疏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6~7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沉积出露河床 B.海滨的沙滩
C.岩石就地风化 D.台湾岛
4.形成该沙丘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
A.海水堆积 B.流水堆积
C.冰川堆积 D.风力堆积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由景观图和材料可知,该沙丘地势较高,不可能是河流搬运,A错误。该地区气候湿润,如果是岩石就地风化,经长时间生物作用最可能形成土壤而不是沙丘,C错误;台湾岛植被覆盖率较高,风沙天气较少,且距福建平潭岛遥远,风力搬运到此地的泥沙数量有限,D错误。因此,该沙丘的沙源最可能来自海滨的沙滩。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沙丘主要是受该地区盛行的东北风搬运海滨沙滩的泥沙遇到地形阻挡,气流抬升,风力减弱,最终泥沙在原地下沉,风力堆积而形成。
目标3 风沙活动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破坏建筑物,降低土壤肥力,掩埋房屋、农田、道路等,使当地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2.风沙活动的防治
防沙措施 | 案例及图示 | 目的 | |
设置障蔽或植树种草 | 设置草方格 | 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以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的破坏作用,从而达到阻沙和固沙的目的 | |
设置石方格 | |||
设置高立式沙障 | |||
修建防护林带 |
当你乘坐包兰铁路上的列车穿越腾格里沙漠时,一条宽宽的绿色林带随沙丘连绵起伏,树林外高低错落的是一片片草方格沙障,各种灌木和草本植物顽强地生长,新的草方格向着沙漠深处延伸,诉说着中国西北治沙的智慧和历史。
1.[综合思维]说明风沙对铁路运输有哪些危害。
答案 损害铁路交通设备,影响火车通行安全;掩埋铁路轨道,危及铁路运输安全。
2.[综合思维]为什么草方格沙障能阻挡沙漠的推进?
答案 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首先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是(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概率
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答案 1.A 2.A
解析 第1题,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使地面摩擦力增大,减小风力,防止沙丘向铁路方向移动;还可以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①②正确,故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此处利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主要是为了保护附近的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2022·福建省厦门市期末)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在该地进行了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实验。下图示意风速为11 m/s时在石方格沙障干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3~4题。
3.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
A.高空输沙量 B.近地面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4.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能( )
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
C.截留水分 D.适应恶劣环境
答案 3.B 4.D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B对。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A错。增加了地表粗糙度,C错。对风沙活动高度影响不明显,D错。第4题,石方格沙障分布区不适宜林木生长,石方格沙障更能适应恶劣环境。但石方格沙障在稳固沙土、削减风力和截留水分方面,不如林木效果好,故选D。
(2022·江苏徐州期中)“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广泛分布于干旱地区。如图为“我国某地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3题。
1.雅丹地貌的主要成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2.与雅丹地貌同属于风蚀地貌的是( )
A.V形谷 B.海蚀平台
C.地下溶洞 D.风蚀蘑菇
3.该地区为防治风沙活动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 ②设置草方格沙障 ③修建防护林带 ④禁止人类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1.C 2.D 3.A
解析 第1题,我国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故雅丹地貌的成因为风力侵蚀,C正确。第2题,与雅丹地貌同属于风蚀地貌的是风蚀蘑菇,D正确。第3题,禁止人类活动,与现实情况不符,④错误。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地貌景观素描图”和“中国局部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地貌( )
①迎风坡坡度陡 ②背风坡坡度陡 ③为风成地貌 ④为流水地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若图中A坡朝向东北方向,则该地的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6.该类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下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4.B 5.C 6.A
解析 第4题,图示地貌为新月形沙丘,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属于风成地貌,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②③正确,选B。第5题,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图中A坡坡度缓,为迎风坡,其朝向东北方向,说明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选C。第6题,沙丘为风力堆积形成的地貌,其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最为典型,尤其是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普遍,A正确。
(2021·北京东城区期末)北京市某中学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观察实验,实验器材有:使用不同大小颗粒的干沙、吹风机、透明的玻璃罩等,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模拟实验中,可能观察到的地质作用主要有( )
A.侵蚀、堆积 B.风化、堆积
C.搬运、堆积 D.侵蚀、搬运
8.沿甲—乙线作剖面,图中与吹风机风吹方向对应的剖面形态示意图是( )
答案 7.C 8.A
解析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模拟实验是使用吹风机吹风,将沙子吹起(模拟搬运),堆积到别的地方。因此可能观察到风力搬运和风力堆积作用。C正确。第8题,沿甲—乙一线,可以看到乙处基本没有沙子,甲处沙层较厚,说明沙丘最高点靠近甲地。沙丘地貌风由缓坡吹向陡坡,说明缓坡位于乙地一侧,陡坡位于甲地一侧,故选A。
(2022·黑龙江哈尔滨期末)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绿洲边缘,其中的灌丛能降低风速、阻沙和固沙,从而形成灌丛沙丘这一独特景观。受此启发,交通建设者发明了许多措施来防治风沙。下图为灌丛沙丘景观。完成9~10题。
9.灌丛沙丘出现在绿洲边缘的原因主要是( )
A.水源充足 B.风速较小
C.光照丰富 D.土地退化
10.为防流沙侵害,沙漠公路建设中采用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建草方格,形成矮草沙障
B.修建风电场,降低风速
C.修建高立式沙障阻挡流沙
D.采用滴灌技术种耐旱树种
答案 9.D 10.B
解析 第9题,由材料可知,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绿洲边缘,其中的灌丛能降低风速、阻沙和固沙,从而形成灌丛沙丘这一独特景观。因此,灌丛沙丘多出现在绿洲边缘,往往因为土地退化。D正确。第10题,在荒漠地区,公路两侧可以采用一些措施降低风速或者阻挡风沙,草方格、高立式沙障、耐旱树种都可以,但是在此处修建风电场技术难度高,且阻沙作用不明显,故选B。
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某年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沙丘风蚀、风积的变化说明( )
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
B.6月11日沙丘东坡是迎风坡
C.6月26日沙丘西坡是迎风坡
D.6月21日~26日风向发生变化
12.6月5日~21日,该地沙丘的移动趋势是( )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答案 11.D 12.A
解析 第11题,读图可知,沙丘顶的风蚀深度都是负值,所以沙丘顶一直为风蚀作用,高度不断降低,A错。6月11日沙丘东坡风蚀深度是正值,以风积为主,是背风坡,B错。6月26日沙丘西坡风蚀深度是正值,以风积为主,是背风坡,C错。图示6月21日~26日,东坡风蚀深度由正值变为负值,说明东坡由风积作用变为风蚀作用;同时西坡风蚀深度由负值变为正值,说明西坡由风蚀作用变为风积作用;又因“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则说明这期间风向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第12题,6月5日~21日,该地沙丘的东坡风蚀深度是正值,以风积为主,为背风坡,说明沙丘移动趋势是向东,A对。
宜兰县位于我国台湾东北部,主体为兰阳平原,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又称为“宜兰浊水溪”。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图1为“台湾局部地区地形及兰阳平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宜兰县风频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关于兰阳平原沿海沙丘的成因及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浪沉积 东坡陡西坡缓
B.河流沉积 东坡缓西坡陡
C.风力沉积 东坡陡西坡缓
D.风力沉积 东坡缓西坡陡
14.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对海岸沙丘的影响是( )
A.沙丘不断拓宽
B.沙丘不断增高
C.沙丘西移速度变缓
D.丘体两翼扩展速度加快
答案 13.D 14.C
解析 第13题,根据题意,兰阳溪孕育了兰阳平原,该处沙丘的沙主要来自于兰阳溪,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在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在海岸边沉积成沙丘,A、B项错误。根据风频图,该处盛行偏东风,所以该处的沙丘东坡较缓,西坡较陡,C项错误、D项正确。第14题,在该地营造沿海防护林,有效地削弱了风力的侵蚀、搬运作用,沙丘不会不断拓宽,A项错误。沙丘不会不断增高,B项错误。沙丘受东风的影响减弱,沙丘西移速度变缓,C项正确。沙丘两翼扩展速度变慢,D项错误。
(2022·湖南长沙市期中)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5~16题。
15.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16.针对洼地增多增大,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上游山区退耕还林,减少灌溉用水
B.合理改造上游区域的水利工程
C.山前平原地区种植防护林,减缓风速
D.山前平原地区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15.C 16.D
解析 第15题,由题干材料可知,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断流后,山前平原以风力作用为主,洼地是河流断流后风力侵蚀的结果,故选C。第16题,洼地增多增大,表明风力侵蚀加剧,当地应加强风沙防治。山前平原地区扩大耕地面积会进一步加剧干旱,使风力侵蚀更强,不合理,故选D。
17.(2021·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治沙方式。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
(1)图中图例X表示的地貌是________,属于________地貌,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________。(3分)
(2)指出影响X地貌形态的因素。(4分)
(3)贺兰山以西区域除图中所示地貌外,还存在许多风成地貌。试举三例。(3分)
(4)防治该地区风沙活动除采取草方格沙障的措施外,还适宜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2分)
答案 (1)新月形沙丘(或流动沙丘) 风积 西北风
(2)风力大小、地表形态的变化、植被及沙源条件等。
(3)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蚀柱、风蚀壁龛等。
(4)植树种草(或建设防护林带)
解析 (1)从图中可得出,X地貌位于沙漠地区,且呈新月形,应该为新月形沙丘,它是风力挟带沙粒,遇障碍阻挡,风力减弱,沙粒沉积下来形成的,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和新月形沙丘的分布可判断盛行风为西北风。(2)新月形沙丘是风积地貌,所以它的形态会受风力大小、沙源的影响;植被会减弱风速,因此也会受到植被条件的影响;地表形态的变化会影响风速风向从而影响沙丘的形态。(3)贺兰山以西区域为沙漠地区,风成地貌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主要的风蚀地貌有: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积地貌有:沙丘、沙垄。(4)防治该地区风沙活动除采取草方格沙障外,还可以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保护好现有植被,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波浪,潮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导学案,共17页。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流水地貌学案设计,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河谷地貌,牛轭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