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
    • 练习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1页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2页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原卷版)第3页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1页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2页
    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2020-2021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固始县2020—2021学年度上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书写展示。1. 请将《枫桥夜泊》默写在横线上。做到格式正确,布局合理,书写正确、规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汉字书写及古诗默写。解答此题时,要认真读一读给出的句子,明确要写的内容,写完后再次检查书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啼、愁、寒、钟”是易错字 ,默写时需注意。积累与运用。2. 看拼音,写词语。dīng zhǔ   líng lóng   lǎn duò   jīn jīn yǒu wèi                      zhì pǔ   kù shǔ   huī huáng   shī qíng huà yì                      【答案】【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拼写能力。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嘱、懒惰、酷、辉煌”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3.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练习。(1)它由圆明园_____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_____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在     填上合适的标点)(2)按要求用“新鲜”写句子。(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鲜(很少见,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②.     ③. 妈妈刚买的猪肉很新鲜。    ④. 这种做法倒是怪新鲜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1)本题考查的是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结合语境的含义,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即可。第一处是并列的成分,用顿号,第二处是一句话没说完,用逗号。(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造句,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造句。首先明确词语的含义,“新鲜”①(形)(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蔬菜|~鱼虾。②(形)(事物)出现不久,还不普遍;少见的;稀罕:~事物。4. 体会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仿照例句写一写。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眼前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像一条闪光的绸带。【解析】【分析】【详解】考查仿写句子。仔细阅读题干和例句,改写的句子加入了修饰词,让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眼前是一天清澈见底小河,河里水哗哗地歌唱着,湖面倒映着美丽的蓝天。5.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本题主要把“知”翻译正确,其余的可自行组织语言。前两句的“知”译为“知道”,后一句的“知”译为“智慧”。选择题。6. 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B. 随意春芳(休息)C. 死去知万事空(本来) D. 荆请罪(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本题中解释有误的是B项,“随意春芳歇”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意思是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所以“歇”的意思是“尽”A项:“却只漫浪诵读”出自朱熹的《读书要三到》,意思是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所以“漫浪”的意思是“随意”C项:“死去元知万事空”出自陆游的《示儿》,意思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D项:“负荆请罪”负:背着。荆:荆条,古时用来抽打犯人的刑具。表示主动向人认错赔罪,请求责罚。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林鸣工作呕心沥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B. 你这种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会使你一事无成的。C. 王强诡计多端,任何问题到他那里都能迎刃而解。D. 我们要同心协力,这样才能渡过难关。【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俗语、成语的积累与应用,理解词语的基础,结合具体的语境及所给词语的意思进行判断选择。A.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多用来形容工作、事业、文艺创作等方面用心的艰苦。B.前怕狼后怕虎:形容顾虑重重,畏缩不前。也说前怕龙后怕虎。C.不当,“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是一个贬D.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8. 下列对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相和》由三个故事组成,前两个故事是起因,最后一个故事是结果。B. 提出“读书有三到”的是宋代朱熹,后世尊其为朱子。C.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表达作者的自豪感。D.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这是静态描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C项,《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是为了表达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故选C。9. 下面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②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③阅读是什么?是吸收。④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⑤写作是什么?是表达。A. ③①⑤②④ B. ③⑤①②④ C. ⑤③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与衔接。句和第句都是讲阅读即吸收,其中第句是对第句的详细解释,所以第句在第句后面;第句和第句讲的是写作即表达,第句是对第句的详细解释,所以第句在第句后边;第句是总结句,应放在最末位置,同时由阅读和写作这几个字可见阅读排在写作前边,即③①句在前,⑤②句在后。故选A10. 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______________,更是叫人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___________________(2)半亩方塘一鉴开,________________。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3)居安思危,__________(4)天戴其苍,_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前途似海,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 比翼联飞    ②. 夕阳西沉    ③. 夜幕降临    ④. 心旷神怡    ⑤. 天光云影共徘徊    ⑥.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⑦. 戒奢以俭    ⑧. 地履其黄    ⑨. 横有八荒    ⑩. 来日方长    ⑪. 莫等闲    ⑫. 空悲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和诗歌等的背诵默写,注意默写的时候不要写错别字。(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四季之美》,原句内容是成群结队的大雁,在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朱熹的《观书有感》,全诗内容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本题考查的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意思是在安全环境思考危险,戒除奢侈而行节俭。 出处: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4)本题考查的是《少年中国说》,原句内容是: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译文是: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5)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全诗内容是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11. 课外链接:结合情境,完成下面各题。(1)我们去外地旅游时,发现很多景观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将以下两个景观对应的民间故事的序号,写在图片下方的括号里。A.济公与飞来峰        B.八仙过海        C.梁山伯与祝英台        D.白娘子传奇(2)结合你阅读民间故事的感受,完成“读书笔记”。(提示:结合故事情节或人物方面谈感受;《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除外)读书笔记故事题目:                主人公:              阅读感受:                                       【答案】(1)B  C
    (2)《王小二卧冰求鲤》    王小二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很穷,母亲靠帮人缝补衣服,儿子王小二帮人放牛、打鱼、捉虾为生。有一年冬天,一连下了十多天的雪,王小二的母亲生病了,郎中说一定要用一斤重的鲜活鲤鱼做药引才能治好病。于是,王小二在冰封雪地里,不能凿掉冰块,怕把鱼吓跑,只有脱掉衣服躺在冰面上要用体温把冰焐化,寒冰刺骨,王小二冻得不一会儿就失去了知觉,他的行为感动了上天,神仙帮他捉到了一条鲤鱼,王小儿马上回家治好了母亲的病。王小二爱母亲,为母亲所做的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我要像王小二一样,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的好孩子,好好学习,勤奋努力,以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解析】【详解】考查课外阅读与名言警句的积累。平时多阅读,养成记读书笔记的良习惯,结合给出的图画和文字材料作答。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1)A.济公与飞来峰:天竺山由西南往东北延伸,结止于飞来峰。这座极富佛教神话传奇色彩的山峰,隔北涧潺潺流水,和灵隐寺相望。它的山体,和它西南相连的莲花峰的山体,都由石炭系石灰岩构成,这和它们周围地质构造属砂岩的群山迥然不同,独特风貌,每每引发人们的神奇遐想。 B.八仙过海:是在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C.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D.白娘子传奇:讲述前世善良机灵的小牧童,临危救难小白蛇引发了惊世骇俗的缘分;今生小牧童是俊逸不凡的许汉文,他与小白蛇之间发生的一段惊天动地的恋情。(2)故事题目:《梁山伯与祝英台》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阅读感受: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而我也被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给深深地感染了,我羡慕他们能凭着自己的信念真爱到底,我会永远铭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阅读平台。父爱之舟(节选)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12. 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_______________13. 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的原因是(    A. 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B. 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C. 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14. 文中画线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家庭状况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B. 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C. 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15. 最后一句话中加点词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 父亲凑钱给“我”交学费,送我上学并替“我”铺好床。    13. A    14. B    15. “我”感受到了父亲为供“我”上学凑钱的艰难,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关爱,感受到了“我”肩上责任的沉重。【解析】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概括场景的能力。注意运用简洁地语言。从“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可知,本段主要描写了父亲凑钱给“我”交学费,送“我”上学并替“我”铺好床。1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结合文段内容可知,因为家里能卖的都卖了,钱很紧,为了儿子上学,家里的经济状况更难了,这是父母的血汗钱。经济困难,可还是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为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处处为儿子着想,希望孩子出人头地。由此可知A选项正确。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心酸”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不好,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说明父母对“我”的殷切期望和关爱。由于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无法为家庭分担家务,内心感到十分愧疚。但文中并没有说感觉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由此可知,B选项说法错误。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从“父亲凑钱给“我”交学费,送我上学并替“我”铺好床。”可知,“我”深刻体会到家人凑钱供“我”读书是何等的艰难,更深切感受到家人对“我”读书的期望是何等之大,为之心酸,为之流泪。所以新滋味是指我为家人为我的付出及期望感到心醉、流泪。同时,这也是对自己今后肩上责任有了新的认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水墨菱塘吴建①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侧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地,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后地涨满菱塘,把个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楞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蛙,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几个心急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奔到菱塘边,折一根树枝拨来两三块菱盘翻起,看看结了菱角没有。②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洌洌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船”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③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余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④剥着菱角,我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我看到了池塘轻易散不开的浓雾。荡起水盆,我也加入了采菱女的行列,并随手将一只菱角扔进嘴中,细细咀嚼,甜滋滋的,满口生津,齿颊留芳……16. 文章开篇句子中的“散漫”在词典中有两个义项:①随随便便,不守纪律;②分散、不集中。在这里应选第_____个义项,这句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一词也表达了这个意思。17. 下列关于短文的理解,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第①自然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动态描写,表现出菱塘的生机活力。B. 从“疏疏朗朗”到“密密匝匝”,可见菱叶的生长速度很快。C. 第②自然段的“掀”“掐”等词语,写出了采菱女动作非常熟练。D. 第③自然段中“一个劲儿诱惑你”写出了街上菱角的数量之多。18. 下面的句子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选择其中一句写一写。①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②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我选第____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本文的结尾和下列哪个结尾的写法最接近?两者的共同点在哪里?①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②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③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④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_______________【答案】16.     ①.     ②. 零零散散    17. D    18.     ①.     ②. 对菱角味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菱角的喜爱和赞美。    19. 最接近第句的写法。两者的共同点是作者在生活中,又回忆起故乡令人难忘的情景,使人无限怅惘又无限向往,引人入胜。两篇文章的作者最后都沉浸在自己的美好回忆之中,意味深长。【解析】【分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结合原文内容“故乡的菱塘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侧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可以得出,“散漫”的意思是分散、不集中。在原文中的“零零散散”一词也表达了这个意思。1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解读信息能力。A项,第自然段画线的部分内容生动形象,极富动态感,动物们的加入使菱塘更富活力,因此A项是正确的。B项,由原文中第一自然段菱塘起初“疏疏朗朗”到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可知菱叶的生长速度很快。因此B项是正确的。C项,有原文第二自然段“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可以看出采菱女的动作娴熟,因此C项是正确的。D项“一个劲儿诱惑你”写出了菱角的无尽香气,并不是写菱角的数量多,因此是错误的。18题详解】本题考查解读信息的能力。在做这道题的时候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可在分析句子具体意思的基础上分析作者所表达思想感情。第一句话写菱角的香甜,“脆生生”“甜津津”两个词语写出了菱角的滋味,“胜似苹果、柑橘”用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菱角味道的可口,表达了作者对菱角深深的喜爱和无限的赞美之情。第二句话写出了菱香扑鼻的季节里村庄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和歌颂。1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做出评价的能力,要将选项中的句子分别于本文的结尾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哪个句子与文尾接近,其中第二句选自课文《桂花雨》,作者又想起弄年在故乡玩耍的场面,与文尾作者又徜徉在故乡的画幅中了,两篇文章作者最后都写了故乡令人难忘的场景,让读者读起来感到意味深长,因此本文结尾与第二句结尾的写法是最相近的。20. 习作。一种动物或植物,一道美食,一处景观,一个游戏的玩法,一份旅游指南…生活中总有我们感兴趣的事物。请选择一种你了解的事物,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或者是学会使用它。自拟题目。【答案】范文:毛毛虫的秘密暑假,我和爸爸回到家乡湛江,这里风景宜人,物种丰富,是我这个昆虫迷的乐园。每天,爸爸都会陪着我到处去寻找、观察昆虫。有一天,在老家房子旁边的一棵柚子树上,我发现了一只奇特的毛毛虫,并决定把它带回去养着,以便研究它的变态过程。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这只奇特的毛毛虫和柚子树叶一起放进透明的观察盒,一边用镊子摆弄着它的身体,一边认真地观察起来:它长着清晰的眼斑,浑身上下都是绿油油的肥肉。刚开始它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翠绿的身体和树叶融为一体,不仔细看,还真的发现不了它。我用镊子小心翼翼地触碰它,只见它突然露出了两只橙黄色的角,接着一股浓烈的气味从角上喷涌而出,它还拼命地扭动着身体,好像在面对极大的恐惧,我赶紧把盒子紧紧地盖上了。这到底是怎么了?我对这个现象特别好奇,于是赶紧在网上查找资料,凭着记忆中的昆虫知识,输入它的特征,终于知道它叫作“柑橘凤蝶幼虫”。原来当遇到危险时,它首先会用眼斑警告敌人,“不要动我!”如果警告无效的话,它就会亮出它的橙黄色的角来吓退敌人。如果还是不行,它就会使出绝招--散发出一种浓烈的臭味,企图吓跑敌人。原来,对于弱小昆虫界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颜色、花纹、触角、气味都是强大的武器啊!我非常期待小毛毛虫顽强地活下去,直到破茧成蝶的那一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话题作文。此次习作可以选择范围很广,生活中的动物、植物、物品、美食以及其他我们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介绍。可以选如菊花、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可以选如扫地机器人等新奇有趣的事物;也可以选择生活中不常见,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火星的秘密;还可以对某类事物的某个部位进行介绍,如动物的尾巴;也可以介绍某种事物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如美食的制作、溜溜球的玩法等;甚至可以模拟事物的口吻来介绍,如种子的旅行、动物的自述等。1.搜集写作素材(为了准确地介绍事物,比如一些动物、植物、美食或其他感兴趣的事物的相关特点,我们要借助外界力量,搜集写作素材)。2.确定介绍重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有条理、有重点地介绍这一事物)。3.使用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运用上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等说明方法)
     

    相关试卷

    [语文][期末]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共13页。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分水亭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分水亭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分水亭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版docx、2023-2024学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分水亭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