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600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600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36600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word版含解析),共13页。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2022·江苏苏州市月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 B.水星在小行星带中穿梭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2.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A.距离太阳较远 B.火星大气稀薄 C.大气成分为CO2 D.常年大风 (2021·天津五校联考)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天气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地区使用广泛。据此完成3~4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22·江苏如皋市期末)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5~7题。5.图中A、B、C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6.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起降水量的异常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其中最特殊的行星是( )A.① B.② C.③ D.④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材料二 图2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1)图1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____(填序号),并可追溯该地层沉积时为________环境。(2分)(2)图1的①~⑤中, 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是_____和______(填序号)末期。(2分)(3)图2中甲时期海平面______(填“高”或“低”)于现代,该时期主要植被为______。(2分)(4)根据材料二,描述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4分) (2022·山东德州市期末)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完成9~10题。9.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A.生物圈 B.水圈C.①圈层 D.②圈层10.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B.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C.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D.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非常罕见(2021·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期中)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千米)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级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1~12题。11.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 )A.震中距不同 B.测量中的误差C.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 D.采用的震级标准不同12.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高 ②震中距印度尼西亚等国较近 ③建筑物抗震性差 ④地震突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022·天津市期末)2019年6月19日下午,有人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东庄村北侧的山上发现了许多疑似化石的石头,能清晰地看出石头上动、植物的形状(如图)。据专家介绍,该化石为阿门角石(古无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当地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进化等具有科研价值。据此完成13~14题。13.阿门角石大量繁殖的地质时期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4.推测该地区的古地理环境为( )A.高原山地 B.草原广阔C.海洋环境 D.热带雨林(2021·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如果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就会发生日食现象。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出现了日食现象。如图为某天文爱好者在观测过程中拍摄的一幅日食照片。据此完成15~16题。15.月球属于( )A.恒星 B.行星C.卫星 D.星云16.照片中拍摄到的亮面是太阳的( )A.内部 B.光球层C.色球层 D.日冕层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核心素养专项练(一)(2022·江苏苏州市月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 B.水星在小行星带中穿梭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2.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A.距离太阳较远 B.火星大气稀薄 C.大气成分为CO2 D.常年大风答案 1.C 2.B解析 第1题,火星的卫星和火星之间的距离较近,土星距离火星很远,土星不会出现在火星与火星卫星之间,不会遮住火星的卫星,A错误;水星有自己的公转轨道,不会在小行星带中穿梭,B错误;火星大气稀薄,夜晚可以看见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C正确;因行星之间实际距离遥远,在火星上观测地球,只能是一个小点,更不可能看见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D错误。第2题,大气层的存在可以使地表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所以火星昼夜温差大,B正确。(2021·天津五校联考)太阳能资源受昼夜、季节、纬度和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天气等随机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某地区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图”,太阳能热水器在该地区使用广泛。据此完成3~4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推测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3.D 4.B解析 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①地年降水量小于100 mm,②③地年降水量在300~400 mm之间,④地年降水量在400~500 mm之间,降水越多,太阳能资源越贫乏,所以D正确。第4题,据图可知②地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对太阳能热水器需求量大,且降水较少,太阳能资源丰富,因此推测②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量最多,B正确。(2022·江苏如皋市期末)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回答5~7题。5.图中A、B、C分别表示太阳大气层的(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B.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C.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6.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①引起潮汐现象 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产生磁暴现象 ④引起降水量的异常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7.图中①②③④四颗行星中,其中最特殊的行星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 5.C 6.B 7.A解析 第5题,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大气分层由内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C正确。第6题,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②对;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③对;太阳活动会导致气候异常,④对;潮汐的发生和太阳、月球的引力有关系,和太阳活动无关,①错。故选B。第7题,根据太阳系模式图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故②为火星,③为木星,①为地球,④为金星,地球是太阳系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是最特殊的行星,故A正确。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图1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材料二 图2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1)图1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地层,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为________(填序号),并可追溯该地层沉积时为________环境。(2分)(2)图1的①~⑤中, 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的时代是_____和______(填序号)末期。(2分)(3)图2中甲时期海平面______(填“高”或“低”)于现代,该时期主要植被为______。(2分)(4)根据材料二,描述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4分)答案 (1)④ 海洋(2)④ ⑤(④、⑤顺序可换)(3)低 蕨类植物(4)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解析 (1)三叶虫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距今5.41亿~2.52亿年,为图中的④时期。古生代早期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该地层沉积时为海洋环境。(2)地质史上两次生物大灭绝时代是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为图中的④、⑤时期。(3)从图中看,甲时期气温比全球平均气温低,降水比全球平均降水量少。为气候冷干时期,海平面低于现代。从横坐标可判断出甲时期同位素地质年龄为5.4亿年~2.5亿年,为古生代,蕨类植物繁茂。(4)从图中可看出,气温和降水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总体看比平均气温高的时间较长,温暖期较长,寒冷期较短。图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且变化周期不同。(2022·山东德州市期末)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完成9~10题。9.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于( )A.生物圈 B.水圈C.①圈层 D.②圈层10.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B.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C.①圈层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D.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非常罕见答案 9.A 10.B解析 第9题,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顶部,范围接近于地球的外部圈层,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A正确。第10题,生物圈主要分布在图中交错地带,因此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水圈在陆地上也有分布,不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①圈层(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②圈层(地壳)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非常罕见。故选B。(2021·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期中)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震中距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海岸约160千米)发生40年来最强地震(美国地震情报中心测得震级为8.9级,中国测得震级为8.7级)。地震在印度洋海域引发的海啸袭击了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泰国等国沿海地区,造成了罕见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据此完成11~12题。11.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 )A.震中距不同 B.测量中的误差C.两国的破坏程度不同 D.采用的震级标准不同12.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有( )①震级较高 ②震中距印度尼西亚等国较近 ③建筑物抗震性差 ④地震突发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11.B 12.D解析 第11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地震发生时,美国测得的震级与中国测得的不同,原因是测量中的误差,B对。第12题,此次地震引起的海啸造成罕见的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有震级较高,①对;震中距印度尼西亚等国较近,②对;受灾各国经济落后,建筑物抗震性差,③对;地震突发,就当时的监测水平无法预报,④对。(2022·天津市期末)2019年6月19日下午,有人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东庄村北侧的山上发现了许多疑似化石的石头,能清晰地看出石头上动、植物的形状(如图)。据专家介绍,该化石为阿门角石(古无脊椎动物)化石,对研究当地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进化等具有科研价值。据此完成13~14题。13.阿门角石大量繁殖的地质时期是(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14.推测该地区的古地理环境为( )A.高原山地 B.草原广阔C.海洋环境 D.热带雨林答案 13.B 14.C解析 第13题,阿门角石属于古无脊椎动物,其大量繁殖的地质时期是古生代,故选B。第1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门角石是海洋古无脊椎动物化石,据此推断该地区的古地理环境为海洋环境,故选C。(2021·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如果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就会发生日食现象。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出现了日食现象。如图为某天文爱好者在观测过程中拍摄的一幅日食照片。据此完成15~16题。15.月球属于( )A.恒星 B.行星C.卫星 D.星云16.照片中拍摄到的亮面是太阳的( )A.内部 B.光球层C.色球层 D.日冕层答案 15.C 16.B解析 第15题,月球绕地球转,是地球的卫星,C正确。第16题,照片中亮面是平常肉眼可见的部分,应为太阳大气的光球层,B正确。照片拍不到太阳的内部,A错误。色球层和日冕层亮度较低,只有日全食的部分时间能见到,C、D错误。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