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6655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6655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36655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S-32 Cl-35.5 Ti-48 Zn-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 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冰技术,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加环保B. 冬奥火炬“飞扬”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碳纤维是一种高分子材料C. 颁奖礼仪服采用第二代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属于烯烃D. “同心”奖牌挂带采用桑蚕丝织造工艺,蚕丝属于化学纤维2. 以葡萄糖为原料制得的异山梨醇(如图)是重要的生物质转化平台化合物。下列关于该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氯代物有3种(不含立体异构) B. 与己二酸互为同分异构体C.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 能发生取代、氧化和消去反应 3. 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现象预测与解释或结论存在错误的是选项仪器现象预测解释或结论A试管1冷却后,把液体倒入水中,溶液为蓝色铜被氧化,转化为Cu2+B试管2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SO2具有还原性C试管3注入稀硫酸后,出现黄色浑浊SO2具有氧化性D锥形瓶溶液红色变浅NaOH溶液完全转化为NaHSO3溶液 A. A B. B C. C D. D4. 从工业废水(主要成分为KI和BaCl2)中回收单质碘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萃取的过程中,加入苯充分振荡后,要及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放气B. 碘的升华与加热分离NaCl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原理相同C.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D. 整个过程应注意防止环境的污染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Z同主族,W与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食品添加剂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Y、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Y <ZB. Z分别与X、Y形成的化合物中均含离子键C. W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D. W、Y对应的简单氢化物沸点:Y<W6. 为实现“双碳”目标,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水系可逆Zn-CO2电池,电池工作时,复合膜(由a、b膜复合而成)层间的H2O解离成H+和OH-,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透过相应的离子膜定向移动。当闭合K1时,Zn-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闭合K1时,OH-通过b膜向Zn电极方向移动B. 闭合K1时,Zn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C. 闭合K2时,Zn电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D. 闭合K2时,在Pd电极上有2.24LCO2(标况下)生成,则析出Zn6.5g 7.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完温度对盐类水解的影响后,测定了0.1mol·L-1Na2CO3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升温前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2H2OH2CO3+2OH-B. 常温下,0.1 mol·L-1Na2CO3溶液中:c(Na+)>2c(CO)+c(HCO)C. 温度升高,Na2CO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pH增大,故图1实验数据一定错误D. 降低温度,Na2CO3水解平衡移动和水的电离平衡移动对溶液pH的影响一致 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8分。第8题~第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题~第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8. 某废催化剂主要含有Al2O3(45.4%)、MoO3 (28.8%)、Fe2O3(0.7%)以及其他杂质。为节约和充分利用资源,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回收钼和铝等。
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前要进行粉碎处理,目的是___________。(2)“焙烧”中有Na2MoO4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钼的浸出率随碳酸钠与废催化剂的质量比、焙烧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液固比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最适宜的碳酸钠与废催化剂的质量比、焙烧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液固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铝”中,生成沉淀M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5)操作A最好采用___________。(6)已知金属Mo的浸出率a=()×100%,(w-浸出渣中Mo的含量;m-浸出渣的质量;z-参与浸出反应的Mo总质量),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定“浸出渣”中Mo的含量为0.8%,若1t废催化剂经焙烧、水浸后得到“浸出渣”0.48t,则Mo的浸出率a=___________。9. 某实验小组用SiCl4和(CH3CO)2O合成四乙酸硅,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相关物质的性质如表所示: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性质SiCl4170无色油状液体,能剧烈水解生成硅酸和HCl乙酸酐[(CH3CO)2O]102无色油状液体,吸湿性很强四乙酸硅[Si(CH3COO)4]264米黄色晶体,可溶于苯,遇水会迅速水解,超过160℃时可分解成乙酸酐和二氧化硅乙酰氯(CH3COCl)78.5无色油状液体,遇水剧烈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管口A所接干燥管中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填“P2O5”、“CaCl2”或“碱石灰”)。(2)写出(CH3CO)2O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取255g SiCl4放入1L仪器①中,关闭旋塞⑤,再由分液漏斗滴入稍过量的乙酸酐,反应发生,放出大量的热,混合物略微带色,不久仪器①底部析出大颗粒晶体。写出制备四乙酸硅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该过程中,玻璃管③的管口必须保持在液面上方的原因是_______。(4)待放置一段时间,用干冰—丙酮冷冻剂冷却,然后_______(填具体操作),小心缓慢地除去仪器①中的残留液体,接着再分两次由分液漏斗各滴入75mL左右的乙酸酐,再缓慢除去,最后得到335g精制的四乙酸硅,则四乙酸硅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0. 环戊烯()常用于有机合成及树脂交联等。在催化剂作用下,可通过环戊二烯()选择性氧化制得,体系中同时存在如下反应:反应I:(g)+H2(g) (g) ΔH1=-100.3 kJ·mol-1反应II:(g)+H2(g)= (g) ΔH2= -109.4 kJ·mol-1反应III:(g)+ (g)2 ΔH3已知选择性指生成目标产物所消耗的原料量在全部所消耗原料量中所占的比例。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III的ΔH3=_______kJ·mol-1。(2)为研究上述反应的平衡关系,在T°C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的环戊二烯和4 mol H2,测得平衡时,容器中环戊二烯和环戊烷( )的物质的量相等,环戊烯的选择性为 80%,此时H2的转化率为_______%,反应III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Kx3=_______。(3)为研究不同温度下催化剂反应活性,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测得在相同时间内,上述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该氢化体系制环戊烯的最佳温度为 _______;30°C以上时,环戊烯的选择性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填标号)。A.催化剂活性降低 B.平衡常数变大 C.反应活化能减小(4)实际生产中采用双环戊二烯( )解聚成环戊二烯:(g) 2 ΔH> 0。若将3 mol双环戊二烯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在T1和T2温度下进行反应。曲线A表示T2温度下n(双环戊二烯)的变化,曲线B表示T1温度下n(环戊二烯)的变化,T2温度下反应到a点恰好达到平衡。①曲线B在T1温度下恰好达到平衡时的点的坐标为(m,n),则m_______2(填“>” “<”或“=”),由图像计算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②T2温度下,若某时刻,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5倍,则此时v(正)_______v(逆) (填“>” “<”或“=”)。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修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并且在解答过程中写清每问的小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1. 碳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2)1个分子含有_______个σ键;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写出一种与具有相同立体构型的分子:_______(填化学式)。(3)CO易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供氧不足而出现中毒症状。血红蛋白的局部结构如下图所示。该结构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配位原子为_______(填原子符号)。第一电离能:_______(填“>”或“<”)。
(4)①具有和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其中一种二维平面结构如下图所示,晶体中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不包括_______(填标号)。
a.非极性键 b.极性键 c.π键 d.范德华力②用硅原子替换氮化碳的部分碳原子可形成具有相似性质的化合物(如下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5)C与Mg、Ni可形成一种新型超导体,其立方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该晶胞密度为,若C、Mg、Ni的原子半径分别为a pm、b pm、c pm,则其原子的空间利用率(即晶胞中原子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其中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2. 有机合成中成环及环的元素增减是合成路线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由 合成 路线如下:
已知:①②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为_______;B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2)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E→F反应类型是_______。(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4)E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中,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9∶6∶2∶1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5)以 为原料合成 ,其合成路线为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A 2. C 3. D 4. B 5. B 6. C 7. B 二. 非选择题8. (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浸取率 (2)Na2CO3 + MoO3=Na2MoO4+ CO2↑ (3) ①. 0.28(0.25~0.3均正确) ②. 1.5h ③. 90°C (85~90°C均正确) ④. 5:1 (4)+H++H2O=Al(OH)3↓ (5)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98% 9. (1) ①. 三颈烧瓶(或三口烧瓶、三口瓶) ②. 碱石灰 (2)(CH3CO)2O+H2O=2CH3COOH (3) ①. SiCl4+4(CH3CO)2O=Si(CH3COO)4+4CH3COCl ②. 防止结晶析出的四乙酸硅堵塞③的导气管口 (4) ①. 将③的管口插入到液体中(或“插入到烧瓶底部”),再慢慢打开旋塞⑤ ②. 84.6 10. (1)+9.1 (2)①. 25a ②. 16 (3)①. 30 ②. A (4) ①. < ②. 4.8<n<6 ③. > 11. (1) (2)①. 5 ②. 平面三角形 ③. SO3或BF3 (3) ①. sp2、sp3 ②. N ③. < (4)①. a ②. SiC2N4 (5) 12. (1) ①. C12H20O3 ②. 羰基、酯基 (2)①. ②. 加聚反应 (3)+H2O (4)、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颍上县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 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黟县2023届高三(上)摸底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48 Zn-6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