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
1.初中三年,同学们彼此互相熟悉,甚至能“闻其声,知其人”,这样判断主要依据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声速
【答案】A
【知识点】音色;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解答】音色是声音的特色,不同人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区分不同的发声人。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是辨别发声体的依据。
2.无锡市歌《太湖美》中唱到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节约用水,加强水资保护。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农业灌溉推广滴灌 B.不向太湖排放工业污水
C.将饮料瓶扔进湖中 D.洗手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答案】C
【知识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答】A.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能减少水的用量,可以节约用水,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向湖中排放工业废水,可保护太湖的水质,C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饮料瓶扔进湖中,属于乱扔垃圾,容易破坏太湖的水质,C错误,符合题意;
D.及时关闭水龙头,可避免浪费水,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节约用水、保护水的清洁、不污染水源,可以保护水资源。
3.如图所示,“天宫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将两块透明板上的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
A.水分子间有空隙
B.水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水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D.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解析】【解答】AB.“液桥”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水球接触后粘在一起,由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可以慢慢拉开板后形成一个长长的“液桥”,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液桥”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而不是斥力,C不符合题意;
D.“液桥”现象中,不能说明水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4.暑假里,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关于这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C.“白气”是棒冰升华形成的 D.“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答案】A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凝华及凝华放热
【解析】【解答】AB.夏天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内拿出一根棒冰,发现包装纸上有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过程需要放热,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撕开包装纸后,棒冰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需要放热,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如霜;白气是液化形成的。
5.如图所示,小红正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棋子A、B完全相同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用茶色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
C.若B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等大
D.在B位置放上光屏能接收到A的像
【答案】D
【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解析】【解答】A.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所以能在观察到A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茶色玻璃板应竖直放置在方格纸上,因为玻璃板如果不垂直桌面,则像和物体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找像的位置时,像与棋子不能重合,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两个完全相同棋子,大小相同,后面的棋子又和前面棋子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验证像的虚实时,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眼睛从B处直接观察光屏,通过看到光屏上没有像的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利用玻璃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6.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置于水平面上的木块,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小车撞击木块对木块做功,使木块获得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可反映小车动能大小
D.本套器材只能探究小车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答案】D
【知识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解答】A.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车撞击木块对木块做功,使木块具有初速度,从而获得动能,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本实验将小车动能的大小转换为木块移动距离的长短,木块移动距离越长,小车动能越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把钩码固定在小车上,增加小车的质量,因此本套器材还可以探究小车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通过木块移动距离反应动能大小;物体的高度下降,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增大。
7.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水>ρ酒精)B和C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且其中的液体深度也相同,三个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
A.A容器 B.B容器 C.C容器 D.无法比较
【答案】B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
【解析】【解答】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
可知,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A容器与B容器装有的液体都是水,由图可知在B容器中水的深度比A容器中水的深度要大,则A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A小于B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B,即pAρ酒精可知,B容器中所装水的密度大于C容器中所装酒精的密度,则B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B大于C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C,即pB>pC;综上可知,三个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最大的是B容器。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8.某班举办知识竞赛,需要制作一台选答器模型,要求如下:一个问题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选择哪一个答案就闭合哪一个开关,使对应的灯发光。下列电路中符合设计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解答】A.此电路为串联电路,只闭合一个开关时,灯泡不发光,A不符合题意;
B.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两个支路开关分别控制所在支路,闭合任一开关所在支路的灯发光,B符合题意;
C.此电路为并联电路,其中一个开关为干路开关,只有干路和支路开关都闭合时,下支路灯泡才能发光,C不符合题意;
D.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两开关都是干路开关,只闭合一个开关时,灯泡不发光,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各用电器互不影响时,是并联电路。
9.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到白炽灯泡L1比L2亮,说明L1的实际功率比L2大。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验证电功与电压大小的关系
B.L1对应的电压表示数比L2小
C.通过L1的电流比L2大
D.L1、L2规格是相同的
【答案】A
【知识点】电功的计算;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灯泡L1和L2串联,通过两灯泡的电流和时间相等,观察到白炽灯泡L1比L2亮,可知两灯实际功率不等,由P=UI可知,两灯获得的电压不同,在电流和时间相等,电压不等的情况下,根据W=UIt,可知此电路可以验证电功与电压大小的关系,A符合题意;
B.灯泡L1和L2串联,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而白炽灯泡L1比L2亮,则灯泡L1的实际功率比L2大,由P=UI可知,L1对应的电压表示数比L2大,B不符合题意;
C.灯泡L1和L2串联,通过两灯泡的电流相等,C不符合题意;
D.L1两端的电压比L2大,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根据R=UI可知,L1的电阻大于L2的电阻,两灯规格不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的分压和等于电源电压;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压越大。
10.如图所示的白鹤滩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是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工程正式投运后,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送1.14×1017J的电能,相当于火力发电站燃烧1.0×1010kg标准煤所获得的电能,标准煤的热值取3.0×107J/k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水能是可再生能源
B.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
D.火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为50%
【答案】D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能源及其分类;风能和水能
【解析】【解答】A.水能是可再生能源,能够从自然界中源源不断地获得,A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
B.水电站是利用水的机械能来发电的,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B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煤炭是化石能源,一旦消耗短时间内无法再生,故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C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D.燃烧1.0×1010kg标准煤所获得的热量为Q放=q煤m煤=1.0×1010kg×3.0×107J/kg=3×1017J
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送1.14×1017J的电能,火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为η=W电Q放×100%=1.14×1017J3×1017J×100%=38%
D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能发电时,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根据燃料的热值和质量的乘积计算热量;根据电能和热量的比值, 计算发电效率。
11.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示意图,艇体采用轻质的复合织物材料制成,外观呈白色,囊体上层装有压缩氨气通过向艇外排出下层部分的空气而实现上升,高度达到9032m,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上升过程中艇体体积不变,关于浮空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艇体材料的密度较大
B.白色外观可以吸收各种色光
C.上升过程中,浮空艇所受的浮力变小
D.上升过程中,浮空艇所受的重力不变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物体的颜色;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解答】A.艇体采用轻质的复合织物材料制成,艇体材料的密度较小,A不符合题意;
B.白色外观可以反射各种色光,B不符合题意;
C.上升过程中,艇体体积不变,根据F浮=ρgV排可知,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变小,故艇体受到的浮力变小,C符合题意;
D.上升过程中,囊体上层装有压缩氨气通过向艇外排出下层部分的空气,空气的密度比较大,减轻了浮空艇的重力,重力小于浮力,从而实现上升,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空气中的物体受到浮力上升;空气的密度减小,排开的体积一定时,受到的浮力减小。
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是电阻箱,最大阻值为R,R2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电阻箱阻值调为R时,电压表示数为3V,电阻箱的功率为0.9W;当电阻箱阻值调为0.5R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1.5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3V
B.电阻箱R1的最大阻值为40Ω
C.前后两次电路总功率变化了0.45W
D.为保证电路安全,电流表量程不能选0~0.6A
【答案】B
【知识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A.由电路图可知,电阻箱R1与定值电阻R2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量R2两端电压,由题意得,当电阻箱R1的阻值为R时,电压表示数即R2两端电压为U2=3V,电阻箱R1的功率为P1=0.9W,电路中的电流为I=U2R2
电阻箱R1两端电压为U1=IR=U2R2R
由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可得,电源电压为U=U1+U2=U2R2R+U2=3VR2R+3V
当电阻箱R1的阻值为0.5R时,电压表示数变化了ΔU=1.5V,根据串联电路中电阻分压可知,R1减小,R1两端电压减小,相应的R2两端电压增大,故此时R2两端电压为U′2=U2+ΔU=3V+1.5V=4.5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2R2
R1两端电压为U′1=I′⋅0.5R=0.5U′2R2R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得U=U′1+U′2=0.5U′2R2R+U′2=0.5×4.5VR2R+4.5V=2.25VR2R+4.5V
两次电源电压不变,则有U1+U2=U′1+U′2
即3VR2R+3V=2.25VR2R+4.5V
解得R=2R2,将此结果代入以上推导式可知,当电阻箱R1的阻值为R时,R1两端电压为U1=U2R2R=U2R2⋅2R2=2U2=2×3V=6V
则电源电压为U=U1+U2=6V+3V=9V
A不符合题意;
B.当电阻箱R1的阻值为R时,其电功率为P1=I2R=(U2R2)2⋅2R2=2U22R2
则定值电阻R2的阻值为R2=2U22P1=2×(3V)20.9W=20Ω
电阻箱R1的最大阻值R为R=2R2=2×20Ω=40Ω
B符合题意;
C.当R1阻值为R时,电路中电流为I=U2R2=3V20Ω=0.15A
此时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总=UI=9V×0.15A=1.35W
当电阻箱阻值调为0.5R时,R2两端电压为U′2=4.5V,电路中电流为I′=U′2R2=4.5V20Ω=0.225A
此时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总'=UI′=9V×0.225A=2.025W
前后两次电路总功率变化为ΔP=P总'−P总=2.025W−1.35W=0.675W
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欧姆定律I=UR可知,当电路中电压一定时,总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电流值最大。电路中总电阻为R总=R1+R2
当变阻箱R1为零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小为Rmin=R2=20Ω
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为Imax=URmin=9V20Ω=0.45A
因0.45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答主观题必须用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s后天舟六号到达天和核心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