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建议用时:25分钟)
考点1 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
1.对磁感应强度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力F成正比,与检验电流元IL成反比
B.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也就是该处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C.磁场中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是一定的,与检验电流I无关
D.磁感线越密,磁感应强度越大
A [磁感应强度反映磁场本身的性质,与放入磁场的电流元IL、磁场力F均无关,且B=eq \f(F,IL)是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磁感应强度,体现B由磁场本身决定,故A错误,符合题意;人为引入的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磁感线在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磁感线的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越密,磁感应强度越大,故B、D正确,不符题意;磁场中各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是一定的,是由磁场本身因素决定的,而与检验电流I无关,故C正确,不符题意。]
2.在匀强磁场中,垂直磁场方向放一个面积为3.0×10-2 cm2的线框,若穿过线框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为1.5×10-3 Wb,则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A.4.5×10-5 T B.4.5×10-9 T
C.5×102 T D.5.0×10-2 T
C [导线框的面积S=3.0×10-2 cm2,穿过环面的磁通量Φ=1.5×10-3 Wb,当磁场与环面垂直时,由Φ=BS得:B=eq \f(Φ,S)=eq \f(1.5×10-3,3.0×10-2×10-4) T=5.0×102 T ,故应选C。]
3.(多选)在磁场中的同一位置,先后引入长度相等的直导线a和b,a、b导线的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但两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因此所受的力也不同,如图所示中的几幅图象表示的是导线所受的力F与通过导线的电流I的关系。a、b各自有一组F、I的数据,在图象中各描出一个点。在A、B、C、D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BC [在匀强磁场中,当电流方向与磁场垂直时所受安培力为:F=BIL,由于磁场强度B和导线长度L不变,因此F与I的关系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故B、C正确,A、D错误。]
4.在磁场中放入一通电导线,导线与磁场垂直,导线长为1 cm,电流为0.5 A,所受的磁场力为5×10-4 N。求:
(1)该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多大?
(2)若将该电流撤去,该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又是多大?
[解析] (1)根据公式B=eq \f(F,IL)得:B=eq \f(5×10-4,0.01×0.5) T=0.1 T。
(2)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不变,B=0.1 T。
[答案] (1)0.1 T (2)0.1 T
考点2 对磁通量的理解
5.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abcd位于纸面内,边长为L,匝数为N,过ab中点和cd中点的连线OO′恰好位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的右边界上,磁感应强度为B,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
A.eq \f(NBL2,2) B.eq \f(BL2,2)
C.BL2 D.NBL2
B [当abcd有一半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时,磁通量为Φ=BS=eq \f(BL2,2),故B正确,A、C、D错误。]
6.如图所示,ab是水平面上一个圆的直径,在过ab的竖直平面内有一根通电导线cd。已知cd平行于ab,当cd竖直向上平移时,电流的磁场穿过圆面积的磁通量将(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始终为零 D.不为零,但保持不变
C [由题可知,通电直导线产生稳定的磁场,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在ab的外侧磁感线向下穿过线圈平面,在ab的里侧磁感线向上穿过线圈平面,根据对称性可知,穿过线框的磁感线的总条数为零,磁通量为零,cd竖直向上平移时,穿过这个圆面的磁通量始终为零,保持不变,C正确。]
7.如图所示,大圆导线环A中通有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另在导线环A所在的平面内画一个圆B,它的一半面积在A环内,另一半面积在A环外,则穿过B圆内的磁通量( )
A.为零 B.垂直向里
C.垂直向外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B [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环形导线A,在线圈B处产生磁场方向,左半边的垂直向里,右半边的磁场垂直向外,且线圈A内部的磁场强,外部的磁场弱,根据方向相反的磁通量可以相互抵消,可知,B圆内的磁通量是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故B正确,A、C、D错误。]
8.如图所示,框架面积为S,框架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则穿过线框平面的磁通量为多少?若使框架绕OO′轴转过60°角,则穿过线框平面的磁通量为多少?若从初始位置转过90°角,则穿过线框平面的磁通量为多少?若从初始位置转过180°角,则穿过线框平面的磁通量变化量为多少?
[解析] 在图示位置时,磁感线与线框平面垂直,Φ=BS。当框架绕OO′轴转过60°时可以将原图改画成从前向后看的正视图,如图所示。
Φ=BS⊥=BS·cs 60°=eq \f(1,2)BS
转过90°时,线框由磁感线垂直穿过变为平行,Φ=0
线框转过180°时,磁感线仍然垂直穿过线框,只不过穿过方向改变了。
因而Φ1=BS,Φ2=-BS,ΔΦ=|Φ2-Φ1|=2BS。
[答案] BS eq \f(1,2)BS 0 2BS
9.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abcO边长为0.8 m,匀强磁场沿x轴正向,B=0.2 T,线圈在图示位置绕Oz轴转过60°的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了多少?
[解析] 由题意,初磁通量
Φ1=BSsin 0°=0
末磁通量
Φ2=BSsin 60°=0.2×0.82×eq \f(\r(3),2) Wb
=0.064eq \r(3) Wb≈0.11 Wb
所以ΔΦ=Φ2-Φ1=0.11 Wb。
[答案] 0.11 Wb
(建议用时:15分钟)
10.(多选)如图所示是等腰直角三棱柱,其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边长为L,它们按图示位置放置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abcd平面的磁通量大小为L2B
B.通过dcfe平面的磁通量大小为eq \f(\r(2),2)L2B
C.通过abfe平面的磁通量大小为零
D.通过整个三棱柱的磁通量为零
BCD [abcd平面在垂直于B方向的投影S⊥=eq \f(\r(2),2)L2,所以Φ=BS⊥=eq \f(\r(2),2)L2B,A错误;dcfe平面与B垂直,S=eq \f(\r(2),2)L2,所以Φ=eq \f(\r(2),2)L2B,B正确;abfe平面与B平行,S⊥=0,Φ=0,C正确;整个三棱柱穿进的磁感线和穿出的磁感线条数相等,抵消为零,所以Φ=0,D正确。]
11.如图所示,两个同心放置的平面金属圆环,条形磁铁穿过圆心且与两环平面垂直,则通过两圆环的磁通量Φa、Φb间的关系是( )
A.Φa>Φb B.Φa<Φb
C.Φa=Φb D.不能确定
A [通过圆环的磁通量为穿过圆环的磁感线的条数,首先明确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另外要注意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在磁体的内部是从S极到N极,在磁体的外部是从N极到S极,内部有多少根磁感线,外部的整个空间就有多少根磁感线同内部磁感线构成闭合曲线。对两个圆环,磁体内部的磁感线全部穿过圆环,外部的磁感线穿过多少,磁通量就抵消多少,所以面积越大,磁通量反而越小。]
12.如图所示,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过纸面上的M、N两点,且与纸面垂直,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a、O、b在M、N的连线上,O为MN的中点,c、d位于MN的中垂线上,且a、b、c、d到O点的距离均相等。关于以上几点处的磁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B.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a、c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同
C [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再结合矢量的合成知识求解。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两直线电流在O点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均垂直于MN向下,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不为零,故A选项错误;a、b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B选项错误;根据对称性,c、d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C选项正确;a、c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故D选项错误。]
13.如图所示,M、N和P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弧上的三点,O为半圆弧的圆心,∠MOP=60°,在M、N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这时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若将N处的长直导线移至P处,则O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B2,则B2与B1之比为( )
A.1∶1 B.1∶2 C.eq \r(3)∶1 D.eq \r(3)∶2
B [依题意,导线在M、N处时,每根导线在O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eq \f(B1,2),方向竖直向下,则当N处的导线移至P点时,O点合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2=2×eq \f(B1,2)×cs 60°=eq \f(B1,2),则B2与B1之比为1∶2。]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当堂检测题,共4页。
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课后作业题,共6页。
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二节 磁感应强度精品课后练习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