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学案 东南亚 新加坡
展开
世界区域地理——东南亚与新加坡(A)
【该笔记与手写版本“东南亚与新加坡(B)”配套使用】PART I 东南亚1、位置与范围(1)海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印度洋与太平洋,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2)经纬度: 大部分地区位于100ºE~140ºE;10ºS~23.5ºN。(3)范围: ①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②11个国家: 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 菲律宾、东帝汶。 【中南半岛】 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柬埔寨(金边)、新加坡(新 加坡市)、马来西亚(吉隆坡)的一部分 【马来群岛】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东帝汶(帝力)、马来西 亚的一部分 ☆唯一的内陆国:老挝 ☆我国接壤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思考: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提示: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最重要 航道,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拓展:如果要开辟一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新航线,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并说出理由。 明确:①通过克拉地峡开凿运河,航线将变短,更加便利。②通过巽他海峡,可以缓解马六甲海峡的压力。★思考:各国对克拉运河计划的态度。提示:中国(支持态度):开凿后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高。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来说将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运河不仅可以运油,还可以运输其他货物,而且将改变欧亚贸易路线。它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新加坡(坚决反对):一旦开凿成功,将会影响马六甲海峡国际运输地位,进而影响新加坡经济。泰国(积极态度):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开凿后,不仅可以为泰国的石油贸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线,还可以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 2、地形与河流(1)地形: 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北高南低、沿河平原。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狭小、地形崎岖、中高周低、多火山地震。★思考: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火山活动的利弊。提示:①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活动和地震。②弊: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频发,同时还会引起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利:①火山灰发育的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火山及其形成的温泉成为旅游资源;②火山还会伴生硫磺等矿床。(2)河流【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使得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流经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流域面积小,落差大,水能丰富。【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崎岖→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呈放射状分布。★归纳:东南亚重要河流的比较明确:见下表河流河流主要流经的国家、注入的海洋红河元江中国、越南,太平洋湄公河澜沧江中国、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萨尔温江怒江中国、缅甸,安达曼海、印度洋伊洛瓦底江独龙江中国、缅甸、印度,安达曼海、印度洋昭披耶河(湄南河) 泰国,太平洋★思考:东南亚的地形地势对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影响?提示: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使得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流经山区,山高谷深,水流湍急, 流域面积小,落差大,水能丰富。 下游河谷展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是东南亚的重 要的农业地区。马来群岛:山地丘陵为主,地势崎岖→河流短小流急,水能丰富,呈放射状分布。山区水流湍急,平原水 流平缓。 3、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全年高温,分雨旱两季。3月~5月为热季,冬夏季风均消退,6月~10月为雨季,盛行西 南季风,11月~次年2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天气干燥少雨。【热带雨林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全年高温多雨。★思考:东南亚气候对农业有何影响?提示: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农作物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全年多雨。农作物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4、经济(1) 精耕细作、技术落后的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热带种植园农业→有利条件:①高温多雨的热带气候,光热资源充足,降水丰富;②半岛沿河及河口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岛屿上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力高;③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④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便利的海运条件;不利条件:①自然灾害频繁;②人均耕地少;生产技术落后。(2) 矿产资源:锡矿、石油资源分布广泛。(3) 迅速发展的工业: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农林矿资源丰富,劳动力、低价廉价,海运便利 5、城市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马来群岛的城市多分布于沿海地区。◎原因: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②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 ③河流是水运通道,提供便利的对外交通;④为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⑤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农业发达。★思考:城市大量沿河分布有何弊端?提示:丰水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过度排放,会导致河流污染,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过量取水会破坏流域内水的自然循环和更新。 6、人口和宗教(1)人口:黄种人为主,华人、华侨集中,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本区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1/2在爪哇岛。雅加达) (2)宗教:缅甸、泰国、柬埔寨 ——佛教 印尼、马来西亚——伊斯兰教菲律宾——天主教★探究: 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 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①岛屿多,海域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归纳:
PART II 新加坡1、重要的地理位置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扼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 2、“世界花园”城市原因: ① 热带雨林气候适宜热带树木、花草的生长。②市政规划合理:重工业集中在西部,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③环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 3、新加坡经济发展的条件不利:地狭人稠、资源贫乏、市场狭小有利:①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地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中心;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②港口优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③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人才,注重教育,发展技术科教发达。 ④注意环境保护,环境优美4、新兴的工业国⑴ 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以及对外贸易和航运业。⑵ 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 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⑶ 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 ★拓展: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冶炼中心的有利条件
明确:新加坡本国没有石油资源,但其扼守马六甲海峡,是世界原油运输的重要通道和中转站另外,东南亚地区 有一定石油开采量为其提供供给。冶炼的成品油主要用于出口,附近的地区市场广阔,海运交通便利。★思考:中国为何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提示:①东盟经济落后,缺少资金、技术,但是资源、劳动力丰富;②中国资金、技术发达,资源缺少,与东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③地理位置相邻,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