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案
展开课 时 设 计
课题:线段 | 学科 | 数学 | 第 二册 教材 第 五 单元 | |||
执教者 |
| 执教时间 |
| |||
教材分析 | 《线段》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数学第二册中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米、厘米、毫米这三个长度单位,会用尺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几何图形打下基础。整节课自始自终力求创设各种情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培养低年级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能力。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征。 2、会画线段、会量线段,会比较线段的长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 2、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用尺测量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师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激发学生 自主参与 | 1、(1)出示:图
(2)从学校去小丁丁家有3条路,你想走哪条?为什么?
| 选择生活素材引入课题,让学生从道路的选择中感悟“线段”的概念,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特征,更深刻地形成“线段”概念 | ||||
诱发学生 自主质疑 | 2、认识线段 出示各种线段 (1)仔细观察,它是什么样子的? (2)揭示概念:象这样直直的,有2个端点的线叫做(线段)
| 通过学生找一找、数一数等活动,活跃学生思维,激发求知欲,在判断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线段”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身边。 | ||||
引发学生 自主探究 | 3、判断:哪些图形是线段? 4、联系生活 观察我们的教室,看一看,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
|
| ||||
启发学生 自主完善 | 你们真聪明,知道了线段的特征,现在老师将其中的两条线段拿来比较,你们猜一猜那条长? 有没有办法知道它们到底谁长呢? 量一量。 1. 你是怎么量的?在量的时候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 小结 3. 量一量 |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度量”的方法,所以量线段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着量线段,通过量的过程,提醒大家量线段的注意点,从而发现两条线段长度一样。
| ||||
开发学生 自主发展 | 1、尝试画线段 会量线段了,想不想自己也来画一条线段呢? 2、画指定长度线段 你能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试一试。 小结:通常我们是从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3”就是3厘米。 3.小胖不小心折断了一把尺,它缺少了“0”刻度,你能用它量出练习本的长吗? | 由学生尝试着画线段,再通过演示规范画法,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设计“断尺”的故事情境,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作业设计 | 练习册66.67页
| |||||
板书设计 | 线段 直直的,有2个端点的线叫做(线段) 量或画时:一端要对准0刻度。
| |||||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任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合作探究画线段,拓展小实践,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线段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线段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