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下册线段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内容 线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线段。 2、能用尺度量线段的长度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并会比较线段的长度。 3、通过观察、实践操作等,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的几何美。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线段的概念。 2、量、画线段。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线段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直尺
教材分析 《线段》是一下第五章中的教学内容。线段是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属于概念教学,是教学测量长度的基础,为后续学习平面几何提供知识储备。教材通过“这些都是线段”、“线段可以用直尺量出长度”的方式引入线段的初步概念,由此来认识线段。
学情分析 线段是几何初步认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虽然线段在生活中常见,但是一年级学生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无法将生活经验进行抽象化、概念化。但一年级学生好奇心、表现欲比较强,所以课堂上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引入阶段 | 1、 小朋友们,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多标志牌(课件出示图片),这些标志牌不仅帮助我们学习,而且还藏着一些数学上特殊的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演示)
2、仔细观察,你能根据它们的特征 来分分类吗? 预设:(1)直的分一类;弯的分一类。
3、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些直直的线。 请小朋友们再仔细观察,这些线除了是直直的(板书:直直的),还有什么特点? 预设:每条线两端都有小线(反馈:有两个端点(板书))
3、像这样的,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线叫做线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线段)
| 交流
| 由学生熟悉的学校环境引入,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自主探究 | 1、找、摸线段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线段是直直的,而且有两个端点。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的线段,下面就请小朋友们先去找一找再摸一摸,并告诉你的同桌你找到的线段它的端点在哪里?
预设:直尺的边;课本的边。
2、量线段 (1)小朋友们真厉害,找到了那么多线段。可是小丁丁和小亚正在为两条线段的长短争论不休。(出示课件)
小丁丁说:“我觉得红色线段看起来比较长”;小亚说:“可我觉得蓝色线段看起来比较长”。你同意谁的观点?
追问:你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下谁说的对呢?
预设:画格子、移动再比较、用尺子量
那就我们一起来量一量(课件演示,测量步骤:首先将尺与线段对齐,然后将线段的一端对准尺的“0”刻度,最后看线段另一端对准刻度“几”)谁来读出蓝色线段的长度? 师:那么让我们再来量一量红色线段的长度。谁来读一读?
小结:通过测量,我们知道了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原来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所以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借助工具去测量验证才能知道线段的长度。
(2)小朋友,在刚才比较红、蓝两条线段的长度中,我们知道了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板书)。那你们想不想试着去量出一些线段的长度?
问:在做第三题前,请小朋友思考下,这幅图中有几条线段,请你指出它们。(找出线段后先量再汇报) 追问:你量了几次?
小结: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我们只需要量出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再由线段之间的关系计算第三条线段的长度。
小结:你觉得在测量线段的长度时,需要注意哪些? 预设:找到线段的两个端点,将尺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尺要与线段对齐。
| 同伴交流、演示
量一量,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汇报
| 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感知生活中的线段,将抽象化的线段概念具体化,加深对线段的概念理解。
通过“哪一条长”的问题,知道用视觉度量有时会给人带来错觉,这是需要借助工具去验证,同时知道“线段是可以用直尺量出长度的”。
通过“量一量”不同形式的线段,掌握测量线段的方法。
|
运用发展 | 1、画线段 小朋友们真棒,已经学会了测量线段的长度,那你会画线段吗?小胖请小朋友们帮他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你会吗?(请在学习单上画一画)谁来展示下你是怎么画的?
预设:从“0”刻度起画到刻度“3”,就是3厘米。(纠正:标端点、长度)
师:小巧在画3厘米线段时遇到了问题,你知道她遇到了什么问题?
预设:她的尺没有“0”刻度或尺断了。
那她还能用这把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吗? 预设:能(准备怎么画?),例从刻度“5”起画到刻度“8”,得到3厘米的线段。(课件演示) 追问:谁能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画? 预设:8—5=3;5+(3)=8;刻度“5”到刻度“8”有3大格。
小结:尺上一大格长1厘米,所以我们只要画出3大格的长度就可以得到3厘米长的线段。
2、欣赏线段 小朋友们真棒,即会量线段,又会画线段。小朋友们,一条线段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许多线段就能构成一些美丽的图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出示课件)
|
尝试独立画,交流反馈
| 通过“画一画”,加深对线段概念的理解以及测量方法的升华,通过操作体会数学的几何美。
|
课堂总结 |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你有什么收获? | 说一说 | 新知识回顾、归纳 |
板书设计 | 线段
直直的 有两个端点 可以量出长度 | ||
课后反思 |
|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观察引导,认识线段,量线段,画线段,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沪教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线段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 合作探究画线段,拓展小实践,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线段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沪教版 (五四制)线段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曲直对比,引入新课,动手实践,探究新知,拓展延伸,运用线段,课堂总结,整理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