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1页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2页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 课时作业(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课时 元素周期律 课时作业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2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A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半径越小,其原子序数越大B.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原子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原子易失电子C.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D.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金属性越强3.下列比较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方法或依据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失电子的多少来确定,失电子较多的金属性较强B.用钠来置换MgCl2溶液中的Mg,可验证钠的金属性强于MgC.根据MgAl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它们的金属性强弱D.根据碱性:NaOH>Mg(OH)2>Al(OH)3,可说明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4.下列各组粒子,按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MgCaKNa BS2ClKNaCBrBrClS DNaAl3ClF5.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   B.C.   D.6.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D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7.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酸性:HClO4HBrO4HIO4碱性:Ba(OH)2Ca(OH)2Mg(OH)2稳定性:HClH2SPH3还原性:FClBr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都正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RH3比气态氢化物HM稳定,表明非金属性R>MB.等物质的量的单质A和单质B跟足量的酸反应,A放出H2多,则金属性A>BC.含Q的酸比含N的酸的酸性强,则非金属性Q>ND.单质Y跟水反应比单质X与水反应剧烈,则金属性Y>X9.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3的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39 B71C1317  D151710.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D.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顺序X>Y>Z11(1)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L5个电子,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2)R元素为118号元素的一种非金属元素,若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ROm,则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    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12.用“>”“<”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H2CO3  H2SiO3H2SiO3  H3PO4(2)碱性:Ca(OH)2  Mg(OH)2  Al(OH)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H2S  HCl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     13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回答以下问题:(1)四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    B    C    D    。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写出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分别比较酸性或碱性的强弱:    (3)写出AB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    ,比较其稳定性:     14.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设计的一套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将镁条投入稀盐酸将铝条投入稀盐酸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请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仪器:试管,酒精灯,表面皿,烧杯,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3)实验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单元 1课时 元素周期律 课时作业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2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A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P,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最高化合价为+5,故错误;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随原子序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正确;C的质子数为6,但中子数不一定为6,因C14C13C等同位素,故错误;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为Mg,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3周期A族,故正确。答案 C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半径越小,其原子序数越大B.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原子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原子易失电子C.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D.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金属性越强解析 氢原子的半径最小,原子序数也最小;氢原子相对于活泼金属MgCa等失电子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与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ABD错误。答案 C3.下列比较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方法或依据正确的是(  )A.根据金属失电子的多少来确定,失电子较多的金属性较强B.用钠来置换MgCl2溶液中的Mg,可验证钠的金属性强于MgC.根据MgAl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它们的金属性强弱D.根据碱性:NaOH>Mg(OH)2>Al(OH)3,可说明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解析 A项应该根据金属失电子的难易来判断,易失电子的金属性较强,A不正确;B项中钠首先要跟MgCl2溶液中的水反应,无法置换出MgB不正确;MgAl与水反应都要加热,且现象都不明显,C不正确;D正确。答案 D4.下列各组粒子,按半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MgCaKNa BS2ClKNaCBrBrClS DNaAl3ClF解析 KCaNaMg1个电子层,故有r(K)r(Ca)r(Na)r(Mg)A错;S2ClK三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又因KNa1个电子层,故有r(S2)r(Cl)r(K)r(Na)B正确;BrBr1个电子,半径大,BrCl1个电子层,故r(Br)r(Br)r(Cl),但r(Cl)<r(S)C错;NaAl3F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ClF1个电子层,故有r(Cl)r(F)r(Na)r(Al3)D错。答案 B5.下列微粒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  )A.   B.C.   D.解析 先据电子层数多半径大,判定D不符合;据同一元素阳离子半径必小于其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必大于其原子半径,判定AB都不符合;再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有序大径小规律,r(O2)>r(Na)C符合。答案 C6.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CAl(OH)3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D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解析 Al(OH)3难溶于弱碱(如氨水)答案 D7.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酸性:HClO4HBrO4HIO4碱性:Ba(OH)2Ca(OH)2Mg(OH)2稳定性:HClH2SPH3还原性:FClBr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都正确解析 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氢化物也越稳定;金属性越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由于非金属性ClBrI,故正确。由于金属性BaCaMg,故正确。由于非金属性ClSP,故正确。由于非金属性FClBr,可推知FClBr的还原性顺序为BrClF,故错误。答案 A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RH3比气态氢化物HM稳定,表明非金属性R>MB.等物质的量的单质A和单质B跟足量的酸反应,A放出H2多,则金属性A>BC.含Q的酸比含N的酸的酸性强,则非金属性Q>ND.单质Y跟水反应比单质X与水反应剧烈,则金属性Y>X解析 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可根据元素的单质跟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而非根据置换出氢的多少。如等物质的量的AlMg(Na)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H2多,但金属性Na>Mg>AlB项错误;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可根据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但并不是任何酸(如低价含氧酸和无氧酸)都可以,C项错误;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可根据元素的单质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来比较,但并不是比较任意单质跟水反应的剧烈程度,如氟单质与水反应非常剧烈,但不能说氟元素的金属性很强,D项错误。答案 A9.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3的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39 B71C1317  D1517解析 A项中两元素分别为LiF,只能形成化合物LiFB项中两元素分别为NH,可形成NH3分子;C项中两元素分别为AlCl,能形成化合物AlCl3D项中两元素分别为PCl,可形成PCl3PCl5两种化合物。答案 A10.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D.单质与氢气反应由易到难顺序X>Y>Z解析 因为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故非金属性X>Y>Z,原子序数X>Y>Z,故原子半径Z>Y>XA选项错误。答案 A11(1)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L5个电子,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2)R元素为118号元素的一种非金属元素,若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ROm,则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    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解析 (1)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是氮(N)其最高正价是+5,最低负价是-3(2)根据分子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nx2mx2mn,所以R元素的最高正价为+(2mn),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最高正价。根据最高正价+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最低负价为-(82mn),其气态氢化物可写成H82mnR答案 (1)NH3 N2O5 HNO3(2)(2mn) 2mn  H82mnR12.用“>”“<”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H2CO3  H2SiO3H2SiO3  H3PO4(2)碱性:Ca(OH)2  Mg(OH)2  Al(OH)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H2S  HCl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    解析 根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答案 (1)> < (2)> > (3)> < 强 13ABCD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多,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且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回答以下问题:(1)四种元素的符号依次是A    B    C    D    。它们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写出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分别比较酸性或碱性的强弱:    (3)写出AB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    ,比较其稳定性:    解析 A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KM层电子数之和相等,所以A的核电荷数为2×816A为硫元素;D原子的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电子总数的一半,则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28)×220,为钙元素。根据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并都能形成离子,排除氩元素,B为氯元素,C为钾元素。答案 (1)S Cl K Ca r(K)>r(Ca)>r(S)>r(Cl)(2)H2SO4HClO4KOHCa(OH)2 酸性:HClO4>H2SO4,碱性:KOH>Ca(OH)2 (3)HClH2S HCl>H2S14.下面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实验时,设计的一套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将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沸水中,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向新制的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将镁条投入稀盐酸将铝条投入稀盐酸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请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    (2)实验用品试剂:金属钠、镁条、铝条、稀盐酸、新制氯水、新制Na2S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仪器:试管,酒精灯,表面皿,烧杯,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等。(3)实验内容:(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简单解释上述结论。    解析 很明显该小组同学使用的试剂是第三周期的单质或化合物,且利用比较出钠、镁、铝三者从水或盐酸中置换出氢气的难易,进而推出三者的金属性强弱,而通过可得出Al(OH)3具有两性的结论;通过的置换反应可以得出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结论。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是由其结构的变化所决定的,同周期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作用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答案 (1)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 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Mg2H2OMg(OH)2H2 生成淡黄色沉淀Na2SCl2===2NaClS 钠块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有气体放出,并四处游动,溶液变红色2Na2H2O===2NaOHH2 剧烈反应,迅速产生无色气体Mg2HCl===MgCl2H2 反应不太剧烈,产生无色气体2Al6HCl===2AlCl33H2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消失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4)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5)同周期的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作用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物质进行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二单元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第2课时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晶体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元素A和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