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专题整合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专题整合课件,共26页。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专题整合 知识网络系统构建 核心归纳素养整合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例题1】 关于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银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B.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过滤法C.分离酒精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D.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萃取法答案:C解析:将氯化钠(易溶于水)和氯化银(不溶于水)的混合物加水溶解,用过滤法分离;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酒精和四氯化碳相互溶解,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若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蒸馏的方法。 二、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常用的两种方法。(1)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加以区别,如区分CuSO4溶液和Na2SO4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区分Na2CO3和CaCO3可根据其溶解性。(2)化学方法:常用加指示剂、点燃、加热、加其他能反应的试剂等方法,如区分盐酸、NaOH溶液和NaCl溶液,可选用石蕊溶液。2.离子检验的思维流程。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进行检验时,通常按如下思路进行:【例题2】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解析:A项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若没有加热条件,则不会产生NH3;B项与AgNO3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 注意:上图关系中,M单位为g·mol-1;V单位为L;ρ单位为g·mL-1;下同。2.核心公式。 【例题3】 36.5 g氯化氢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36.5 g氯化氢含有NA个原子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答案:D 【例题4】 计算填空:(1)将50 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该溶液中c(CuSO4)= 。 (2)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溶于水配成500 mL盐酸,该溶液中c(HCl)= 。 (3)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0 g·cm-3,该溶液中c(H2SO4)= 。 答案:(1)2 mol·L-1 (2)0.2 mol·L-1 (3)18 mol·L-1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溶液配制的口诀。计算称量做先锋,溶解冷却随后行;移液洗涤三两次,玻棒引流记心中;胶头滴管来定容,视线液面刻度平;倒转移入试剂瓶,贴好标签便告成。2.溶液配制的考查点。(1)考查实验仪器:本实验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2)考查容量瓶的使用:①要注明容量瓶的规格;②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必干燥,不能长时间贮存溶液;③容量瓶使用前要查漏。(3)考查实验操作:①移液要用玻璃棒引流;②NaOH固体应在小烧杯中称量;③定容时应平视。(4)考查误差分析:重点关注操作对浓度的影响。重点分析定容时的操作对误差的影响,具体如下:①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②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例题5】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 mL 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1)需称量 g烧碱,应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字母)。 A.烧杯 B.量筒C.玻璃棒 D.1 000 mL容量瓶E.漏斗 F.胶头滴管G.500 mL试剂瓶(3)根据实验需要和(2)所列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 。 (4)在容量瓶中确定溶液体积的过程中,最后加入少量水的做法是 。 答案:(1)2.0 烧杯(2)DE(3)托盘天平、药匙、500 mL容量瓶(4)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时停止加水解析:所需溶质的质量m(NaOH)=500 mL×10-3 L·mL-1 ×0.100 0 mol·L-1×40 g·mol-1=2.0 g,配制过程中所需仪器有:烧杯、量筒(用来粗略量取溶解溶质所需水的体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试剂瓶(用来盛装配制好的标准溶液)、托盘天平、药匙、500 mL容量瓶。定容时应该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专题整合 知识网络系统构建 核心归纳素养整合一、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例题1】 关于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银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B.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过滤法C.分离酒精与四氯化碳的混合物,可用蒸馏法D.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萃取法答案:C解析:将氯化钠(易溶于水)和氯化银(不溶于水)的混合物加水溶解,用过滤法分离;从碳酸钠溶液中得到碳酸钠,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酒精和四氯化碳相互溶解,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若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得到四氯化碳,可用蒸馏的方法。 二、物质的检验1.物质检验常用的两种方法。(1)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加以区别,如区分CuSO4溶液和Na2SO4溶液可根据其颜色;区分Na2CO3和CaCO3可根据其溶解性。(2)化学方法:常用加指示剂、点燃、加热、加其他能反应的试剂等方法,如区分盐酸、NaOH溶液和NaCl溶液,可选用石蕊溶液。2.离子检验的思维流程。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进行检验时,通常按如下思路进行:【例题2】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D解析:A项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若没有加热条件,则不会产生NH3;B项与AgNO3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有三、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1.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 注意:上图关系中,M单位为g·mol-1;V单位为L;ρ单位为g·mL-1;下同。2.核心公式。 【例题3】 36.5 g氯化氢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mL-1),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36.5 g氯化氢含有NA个原子C.36.5 g HCl气体占有的体积为22.4 L答案:D 【例题4】 计算填空:(1)将50 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该溶液中c(CuSO4)= 。 (2)标准状况下,将2.24 L氯化氢溶于水配成500 mL盐酸,该溶液中c(HCl)= 。 (3)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0 g·cm-3,该溶液中c(H2SO4)= 。 答案:(1)2 mol·L-1 (2)0.2 mol·L-1 (3)18 mol·L-1四、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溶液配制的口诀。计算称量做先锋,溶解冷却随后行;移液洗涤三两次,玻棒引流记心中;胶头滴管来定容,视线液面刻度平;倒转移入试剂瓶,贴好标签便告成。2.溶液配制的考查点。(1)考查实验仪器:本实验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烧杯、量筒、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2)考查容量瓶的使用:①要注明容量瓶的规格;②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必干燥,不能长时间贮存溶液;③容量瓶使用前要查漏。(3)考查实验操作:①移液要用玻璃棒引流;②NaOH固体应在小烧杯中称量;③定容时应平视。(4)考查误差分析:重点关注操作对浓度的影响。重点分析定容时的操作对误差的影响,具体如下:①仰视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②俯视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例题5】 实验室用固体烧碱配制500 mL 0.100 0 mol·L-1的NaOH溶液。(1)需称量 g烧碱,应放在 (填仪器名称)中称量。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填字母)。 A.烧杯 B.量筒C.玻璃棒 D.1 000 mL容量瓶E.漏斗 F.胶头滴管G.500 mL试剂瓶(3)根据实验需要和(2)所列仪器判断,完成实验还缺少的仪器是 。 (4)在容量瓶中确定溶液体积的过程中,最后加入少量水的做法是 。 答案:(1)2.0 烧杯(2)DE(3)托盘天平、药匙、500 mL容量瓶(4)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时停止加水解析:所需溶质的质量m(NaOH)=500 mL×10-3 L·mL-1 ×0.100 0 mol·L-1×40 g·mol-1=2.0 g,配制过程中所需仪器有:烧杯、量筒(用来粗略量取溶解溶质所需水的体积)、玻璃棒、胶头滴管、500 mL试剂瓶(用来盛装配制好的标准溶液)、托盘天平、药匙、500 mL容量瓶。定容时应该用胶头滴管加水至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