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件+教案+练习)
-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第二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2 次下载
- 3.2《宇宙生命之谜》(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4 次下载
- 3.2《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3 次下载
- 3.3《故宫博物院》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4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优秀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31《竹节人》第二课时课件pptx、31《竹节人》第一课时课件pptx、31《竹节人》练习docx、31《竹节人》第一课时教案docx、31《竹节人》第二课时教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竹节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豁、凛”等14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任务,明确分工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竹节人》这一课。(1出示课题)上节课,我们走进了《竹节人》,体验了有目的阅读的这种高效的阅读策略,我们不仅研究出了竹节人的做法和玩法,还完成了一份玩具说明书。2.(2课件出示另外两个任务)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竹节人》一文,不过阅读的目的可不一样了,我们将用上节课的方法,再次开启有目的的阅读,去完成剩下的两个任务。二、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我们先来看看第二个阅读任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我们又该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呢?课后小伙伴告诉了我们读法。(出示)我们就先按小伙伴说的去细读相关段落,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吧。这么有趣的竹节人,让我们全迷上了。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竹节人的乐趣呢?请画出相关段落读一读吧!(3 PPT出示8、9自然段)请这位同学说一说吧。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有时其中一个的线被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生1:文中最吸引我的是玩竹节人的情节。特别是8、9自然段中描写的竹节人生动有趣,可静、可动有趣极了。静的时候,竹节人像一个壮士,叉腿张胳膊,威风凛凛的,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动的时候,竹节人手舞之,身摆之,两个竹节人还可以一起搏斗了。有时其中一个的线被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想到这样的画面,我就觉得特别的好笑。2.这位同学从玩竹节人中找到了乐趣,值得为他点赞。浑身疙瘩肉是什么意思呀?我猜你一读就明白了,就是浑身肌肉的意思。细读这些语言还真是有趣,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描绘的画面。3.这么有趣的竹节人你看,连装备都是有趣的。(4出示文段)冰棍棒、废弃的钩针、铅皮、铁丝,似乎什么东西都能成为竹节人的装备,加上这些威风吓人的名号,我们的创意玩法连被人嫌弃的破课桌都成了叱咤风云的古战场。4.从作者对竹节人的描述中可见竹节人的有趣。又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和同学们对玩竹节人的痴迷呢?请你在文中找出来读一读。(5出示文段)你跟老师找的是一样的吗?请来说说你的理由。①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黒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而作鸟兽散。②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作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生2:我从同学们的观战中也看出了竹节人的有趣。一圈黒脑袋,可见观战的人很多,课下跺脚,攒着观战,课上还意兴不减,后面的同学还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抓住他们的动作描写,让我感受到文中人物对竹节人这个游戏的痴迷,足见竹节人这个游戏的乐趣无穷。 这位同学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通过品味细节,体会出人物的情感。这样的方法是我们学过的,能灵活的运用在此处,当真是一个能活学活用的孩子。(6出示)老师发现大家找到了有做竹节人的乐,也有玩竹节人的乐,有玩耍之乐,也有观战之乐,有下课时玩的乐,也有上课时偷玩的乐,有孩子们的乐,也有老师的乐,从几个不同角度体会出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大家读的是同一篇文章,但是感受乐趣的角度不同,体会乐趣时所使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 (7出示小伙伴的话)这么好玩的竹节人,让我们忍不住上课也玩上了。不巧,被老师给盯上了。老师对竹节人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开启有目的的阅读吧。课后小伙伴提示我们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请大家根据小伙伴的提示去梳理吧。(8出示文段)生3:故事的起因:我们在课上偷玩竹节人;经过:王老师看出了破绽,没收了竹节人;结果:王老师独自玩起了竹节人。 生4:我有补充。我读了20自然段之后,从故事的情节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是我们上课玩竹节人,老师没收了竹节人,经过是我们看老师玩没收的竹节人,结果是我们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其实,我们还可以关注人物心情变化,起因是课上我们玩竹节人被没收,老师很愤怒,我们很沮丧,经过是我们课间惊喜的发现老师也爱玩竹节人,老师玩得很开心,结果是我们两手空空,轻手轻脚溜了。虽然我们没有拿回竹节人,但是看到老师跟我们一样喜欢玩竹节人,我们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了。 这位同学抓住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完整,还关注了人物心情的变化,提示了我们不一样的阅读方法,值得大家借鉴。老师对玩竹节人也那么入迷,这部分老师是怎么玩的就应该是重点,课文写得比较简略。 老师玩得跟我们一样入迷,其实我们可以再次细读课文,我们怎么玩的细节,运用到老师怎么玩的上,这样可以将老师玩得入迷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加上合理的想象,故事会更精彩,今天课后就用上这样的方法去写一写老师玩竹节人的故事吧。三、回顾方法1.我们多次阅读了同一篇文章,先后完成了三个截然不同的阅读任务。在此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生4:我们阅读的是同一篇文章,使用的是带着阅读目的这种策略。阅读的过程是按照先明确阅读目的,再带着目的去阅读,并用浏览、反复细读等阅读方法去梳理段落,筛选信息。我们每次的阅读任务不同,重点阅读的段落也就不同。2.(9出示课件)是的,我们写玩具说明书,就要关注介绍做法和玩法的段落;分享乐趣,就要关注描写乐趣所在的段落;讲述故事,就要关注刻画老师的段落。同样的课文,同样的任务,我们每个人使用的方法也就不同:提炼信息、梳理内容、想象画面、品读词句等等,都是好的阅读方法。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我要关注的内容阅读方法1.写玩具说明书介绍做法和玩法的段落提炼信息梳理内容想象画面品读词句……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8—19段;20—23自然段描写乐趣所在的段落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刻画老师的段落四、总结全文1.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目的的阅读。在今后读书时,希望同学们能带着目的去阅读,这样不仅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还可以提升阅读质量。再次回到单元导读,一起读一读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杨绛先生想告诉我们:读书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你学会这种高效阅读方法了吗?2.小小的竹节人,是作者美美的回忆。走进竹节人,我们不仅分享了快乐,还收获了读书方法,就让我们在阅读中继续享受快乐的童年吧,同学们,再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竹节人教课内容免费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竹节人,小组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竹节人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有目的阅读,做竹节人,玩竹节人,偷玩竹节人,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制作步骤,具体玩法,-7段,演示竹节人玩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0竹节人》课件ppt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0竹节人》教案docx、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0竹节人》课时练doc、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疙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雕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跺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趴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裁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筹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视频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瘩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溜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视频10竹节人整课生字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沮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橡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棍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屉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凛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丧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朗读-六上10竹节人mp4、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颓mp4等21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