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715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8.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共14页。
18.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1.认真书写下面的生字,注意笔画要写紧凑。二.默写(共1小题)2.默写古诗《浪淘沙》。 三.选择题(共5小题)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茅檐(yán) 畦田(qí) 环绕(rǎo) B.排闼(tà) 山郭(guō) 天涯(yá) C.栽树(zhāi) 淘气(táo) 莺啼(tí)4.“浪淘风簸”中“簸”字的正确解释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A.颠簸。 B.用簸箕颠动谷物,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 C.用竹篾(miè)、柳条或铁皮等做的簸粮食或撮(cuō)垃圾的用具。5.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南朝四百八十寺。( )A.四百八十座寺庙。 B.“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qǔ) 环绕(rào) 天涯 B.花木成畦(qí) 南朝(cháo) 黄莺 C.浪淘风簸(bǒ) 织女(zhī) 毛檐 D.两山排闼(dá) 银河(yín) 酒旗7.下面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 )A.刘禹锡 B.杜甫 C.苏轼 D.李白四.填空题(共3小题)8.照样子,加偏旁组新字,再分别组词。匋 陶(陶瓷) 厓 詹 鸟 9.选词填空反应 影响 反映(1)用户都 “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2)这堂课在听课的老师中引起了强烈的 。(3)上课随便说话,会 别人听课。10.给诗中下列字注音畦 闼 五.语言表达(共2小题)11.按要求写句子。(1)王萌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改为双重否定句) (2)这里有花鸟作伴,我怎么舍得走呢?(改为陈述句) (3)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改为反问句) (4)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修改病句) 12.缩写下面的句子。①七八个小朋友在茂密的大树下做游戏。 ②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 ③一位老红军讲述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 ④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儿童诗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 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与秕谷立马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集,秕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了下来,在那里形成一个秕谷的瀑布。毛豆看着,突然对她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能分得清好人和坏人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陶舒天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舒天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舒天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今天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春天的午后,我们来到池塘畔,看到树上的桑葚红艳如血珠,毛豆悄悄告诉陶舒天:桑葚一颗颗滴进池塘里,它要将池塘的鲤鱼喂成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你看看,只要分行排列,这不就是和顾城差不多的童话诗吗? 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陶舒天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她们用木块在地上划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1)短文开头的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句中的“ ”一词流露出作者对毛豆的赞许。(2)短文中隐藏着几首毛豆“创作”的儿童诗,请你找出来,画上“ ”,并读一读。(3)这篇短文表达的主题是 A.儿童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诗意。B.儿童对很多事情一知半解,经常张冠李戴,说话颠三倒四。C.孩子们说话天真,信口说出的话也是诗。七.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14.浪 淘 沙王 越①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注】①王越,文才武略出众却沉浮于宦海。(1)请赏析“今日归来黄叶闹”中“闹”字的妙处。(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恨”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八.习作(共2小题)15.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将《书湖阴先生壁》改变成一篇小短文并配一幅插图。16.展开想象,描写一下淘金者的劳动成果(300字左右)
18.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1.认真书写下面的生字,注意笔画要写紧凑。【解答】故答案为:二.默写(共1小题)2.默写古诗《浪淘沙》。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解答】故答案为: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三.选择题(共5小题)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茅檐(yán) 畦田(qí) 环绕(rǎo) B.排闼(tà) 山郭(guō) 天涯(yá) C.栽树(zhāi) 淘气(táo) 莺啼(tí)【解答】A项错误,“绕”的意思是围着转动,读音为“rào”。B项正确。C项错误,“栽”的意思是栽种,读音为“zāi”。故选:B。4.“浪淘风簸”中“簸”字的正确解释应是下列选项中的( )A.颠簸。 B.用簸箕颠动谷物,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 C.用竹篾(miè)、柳条或铁皮等做的簸粮食或撮(cuō)垃圾的用具。【解答】“浪淘风簸”意思是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簸”意思是颠簸。故选A。5.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南朝四百八十寺。( )A.四百八十座寺庙。 B.“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解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意思是: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四百八十寺”这里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故选:B。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qǔ) 环绕(rào) 天涯 B.花木成畦(qí) 南朝(cháo) 黄莺 C.浪淘风簸(bǒ) 织女(zhī) 毛檐 D.两山排闼(dá) 银河(yín) 酒旗【解答】A.有误,“九曲黄河”的“曲”应读“qū”,读“qǔ”时指歌曲。B.正确。C.有误,茅檐:茅屋。故“毛檐”的“毛”错误。D.有误,“两山排闼”的“闼”应读“tà”。故选:B。7.下面与王安石同属“唐宋八大家”的是( )A.刘禹锡 B.杜甫 C.苏轼 D.李白【解答】“唐宋八大家”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故选:C。四.填空题(共3小题)8.照样子,加偏旁组新字,再分别组词。匋 陶(陶瓷) 淘 淘气 厓 涯 天涯 崖 山崖 詹 檐 屋檐 瞻 前瞻 鸟 鸡 公鸡 鸭 鸭子 【解答】故答案为:淘 淘气涯 天涯 崖 山崖檐 屋檐 瞻 前瞻鸡 公鸡 鸭 鸭子9.选词填空反应 影响 反映(1)用户都 反映 “永久”牌自行车质量好。(2)这堂课在听课的老师中引起了强烈的 反应 。(3)上课随便说话,会 影响 别人听课。【解答】反映属于思想层面.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指有机体接受和回答客观事物影响的活动过程.反应属于本能方面.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根据句意:故答案为:(1)、反映.(2)、反应.(3)、影响.10.给诗中下列字注音畦 qí 闼 tà 【解答】故答案为:qí tà五.语言表达(共2小题)11.按要求写句子。(1)王萌只得再次来到老师家。(改为双重否定句) 王萌不得不再次来到老师家。 (2)这里有花鸟作伴,我怎么舍得走呢?(改为陈述句) 这里有花鸟作伴,我不舍得走。 (3)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历史。(改为反问句) 一个民族怎么能忘记历史呢? (4)同学们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修改病句) 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 【解答】(1)改为双重否定句,把“只得”改为“不得不”。(2)改为陈述句,把“怎么”改为“不”,去掉“呢”,结尾用句号。(3)改反问句,把“不”改为“怎么……呢”,结尾用问号。(4)修改病句,“眼睛”与“目不转睛”意思重复,去掉“的眼睛”。故答案为:(1)王萌不得不再次来到老师家。(2)这里有花鸟作伴,我不舍得走。(3)一个民族怎么能忘记历史呢?(4)同学们都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12.缩写下面的句子。①七八个小朋友在茂密的大树下做游戏。 小朋友做游戏。 ②这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是我们班的英语课代表。 女孩是代表。 ③一位老红军讲述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 红军讲述故事。 ④隐藏在芦苇丛中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我们看见货物。 【解答】(1)缩写句子,可以去掉修饰语“七八个、在茂密的大树下”;(2)缩写句子,可以去掉修饰语“这位扎着马尾辫的、我们班的英语课”;(3)缩写句子,可以去掉修饰语“一位老、长征中过草地的”;(4)缩写句子,可以去掉修饰语“隐藏在芦苇丛中的、船上载着许多”。故答案为:(1)小朋友做游戏。(2)女孩是代表。(3)红军讲述故事。(4)我们看见货物。六.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13.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儿童诗 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 我记得是在秋天,毛豆妈妈在簸稻谷,妈妈簸啊簸啊,毛豆就在一边看,在掀动的簸箕里,好稻谷与秕谷立马分得一清二楚,好稻谷沉甸甸地往后聚集,秕谷则轻飘飘地从簸箕口跌落了下来,在那里形成一个秕谷的瀑布。毛豆看着,突然对她妈说:“妈,你簸一簸人吧,这样就能分得清好人和坏人了。” 又一次,毛豆和我女儿陶舒天在外面疯玩了一整天,晚上我罚舒天在家做作业,毛豆在一边看,她没有做作业的概念,看着舒天姐姐痛苦的样子她也非常着急,盼望这个漫长的夜晚快快过去,见她妈妈在一边缝衣服,她这样说:“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今天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 毛豆发表这样的口头诗歌是经常的,随意的。春天的午后,我们来到池塘畔,看到树上的桑葚红艳如血珠,毛豆悄悄告诉陶舒天:桑葚一颗颗滴进池塘里,它要将池塘的鲤鱼喂成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你看看,只要分行排列,这不就是和顾城差不多的童话诗吗? 昨天我刚刚起床,毛豆就和陶舒天在开满繁花的桃树下跳起了花房子。她们用木块在地上划起了大方格子,乡下女孩子灵巧的脚就这样带着小木块在画满花朵的方格里跳跃。女儿在城市里从来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她就在一旁看毛豆熟练地安排,毛豆一边画一边自言自语: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我就站在窗口听着,感受到纯净的诗意像春风捎着桃花吹进来,一直吹上我心头。(1)短文开头的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总领全文 。句中的“ 认定 ”一词流露出作者对毛豆的赞许。(2)短文中隐藏着几首毛豆“创作”的儿童诗,请你找出来,画上“ ”,并读一读。(3)这篇短文表达的主题是 A A.儿童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诗意。B.儿童对很多事情一知半解,经常张冠李戴,说话颠三倒四。C.孩子们说话天真,信口说出的话也是诗。【解答】(1)本题是对总起句作用的考查。总起句在一篇文章或在一段话中,可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段话的思想,一般出现在文章或一段话的首句。结合句子:我一直认定乡村老家六岁的女孩子毛豆是一位诗人。这句话的总起了全文,全文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毛豆是一个诗人。因此本文的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来写的,这句话是本文的总起句,起到引领全文的作用。“认定”指“确定地认为”。(2)本道题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结合句子:①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今天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②桑葚一颗颗滴进池塘里,它要将塘鲤鱼喂成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③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从这几句话可知,这是毛豆“创作”的儿童诗。(3)本题考查对文中童年情趣的体会。文中用多个事例表达毛豆由此及彼、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作者持的是欣赏和赞美的态度。即这篇短文表达的主题是儿童具有惊人的想象力,儿童眼中的世界充满诗意。故答案为:(1)总领全文 认定(2)①白天那么短,肯定是妈妈用剪刀剪的;今天晚上又那么长,是我妈妈把好几个晚上用针线缝在一块儿了。②桑葚一颗颗滴进池塘里,它要将塘鲤鱼喂成一个穿红肚兜的孩子;青桃子开始长毛,它也要变成一个男孩子的脑袋,小蝌蚪是拼音字母,让青蛙日夜背诵。③一格里画上桃花,一格里画上雪花,我们两个人,就用木块跳花房;你把木片踢到雪花上,我把木片踢到桃花上,你一脚跳出了冬天,我一脚跳进了春天。(3)A七.古诗词赏析(共1小题)14.浪 淘 沙王 越①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 【注】①王越,文才武略出众却沉浮于宦海。(1)请赏析“今日归来黄叶闹”中“闹”字的妙处。(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恨”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解答】(1)考查了诗句中重点字的理解。“闹”字有“热闹”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叶漫天飘飞的景象。“闹”字反衬出秋风萧瑟,落叶飘飞的凄凉,这看似“热闹”的秋景让漂泊在外的作者更觉无奈、感伤。(2)考查了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诗句“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意思是长年漂泊,身不由己的孤独之苦。“渺渺扁舟”“片帆飞影”“都付沙鸥”写出了作者孤身一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诗句“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意思是时光流逝,宦海沉浮的人生凄凉之感。“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表达了这种情感。故答案为(1)“闹”字有“热闹”之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黄叶漫天飘飞的景象。“闹”字反衬出秋风萧瑟,落叶飘飞的凄凉,这看似“热闹”的秋景让漂泊在外的作者更觉无奈、感伤。(2)诗句“远水接天浮,渺渺扁舟。去时花雨送春愁。今日归来黄叶闹,又是深秋。”意思是长年漂泊,身不由己的孤独之苦。“渺渺扁舟”“片帆飞影”“都付沙鸥”写出了作者孤身一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诗句“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片帆飞影下中流。 载得古今多少恨,都付沙鸥。”意思是时光流逝,宦海沉浮的人生凄凉之感。“聚散两悠悠,白了人头”表达了这种情感。八.习作(共2小题)15.结合诗歌,在想像画面,感悟诗境的基础上,将《书湖阴先生壁》改变成一篇小短文并配一幅插图。【解答】【范文】书湖阴先生壁 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帘。 16.展开想象,描写一下淘金者的劳动成果(300字左右)【解答】范文:淘到金子啦 比尔不甘心落空,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他埋头 苦干了几个月,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也没有发现一丁点儿金子。面对着坑坑洼洼的土地,他失望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眼前的河床在太阳的照射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起初,比尔以为是阳光太过晃眼,他微微眯起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他愣住了。“这不就是我日夜劳作而没有挖到的金子吗?”比尔高兴极了,他连忙拿起铁锹,卖力的干起来了。 第二天早上,比尔已经从沙砾里面淘出了许多黄澄澄的金子,那金子闪着耀眼的光芒,像是在冲着比尔笑呢。比尔高兴极了,他想,这些金子足够我们一家人生活了,也可以给女儿治病了。“啊,感谢上苍!”比尔感恩的说。 拖着疲惫的身子,比尔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