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西宁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鸣咽(yàn) 嗔怪(chēn) 迸溅(bèng) 兀兀穷年(wù)
B.坍塌(tān) 荒僻(pì) 烧灼(zhuó) 诲人不倦(huǐ)
C.竹篾(miè) 蜷伏(juǎn) 累赘(zhuì) 怏怏不乐(yàng)
D.严谨(jǐn) 亘古(gèn) 炽热(chì) 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高梁 至死不懈 语无伦次 妇孺皆知
B.震悚 悲天泯人 不耻下问 鲜为人知
C.愧作 颠沛流离 耐人寻味 姗姗来迟
D.遨游 轰轰烈烈 仙露琼浆 天崖海角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应该正确把握教育的时机和场合,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
B.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
C.奥本海默是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只见他在前面振臂一呼,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开始出发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的篇章,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
②油然地生长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③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
④让观众在触摸中国诗歌的宏伟版图之时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④②③①
5.古诗文默写。(8分)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人京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振华中学准备开展“走进对联”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对联问卷调查表
年龄段 | 12-25岁(100人) | 30-45岁(100人) | 45岁以上(100人) |
喜爱对联的人数比 | 18% | 40% | 65% |
【材料二】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对联在形式上有诸多限制。首先,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对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最基本的要求。其次,上下联词性要相对。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中,“新春”对“佳岁”,“富贵”对“平安”,“年年好”对“步步高”。此外,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现在的一声二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平声,三声四声大致相当于古代的仄声。对联讲究平仄,末尾最严。上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仄声,下联末尾字字音必须为平声。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联末的“好”和“高”就分别是仄声和平声。
【材料三】对联的内容有许多讲究。譬如,“春好禾苗壮,人新稻谷丰”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对联。“百货琳琅,柜盈春夏秋冬货;大楼兴旺,客满东西南北楼”是宣传商业繁荣的对联。可见,不同的行业,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对联的内容,不仅应符合作者自身的特点,更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如“好时代好风光处处有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谱新曲新歌”这样的对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表达了对联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美。
6.探究【材料一】的内容,写出你的结论。(1分)
7.【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对联。(2分)
8.下面这副对联李华准备放在书房中,请你借助【材料二】【材料三】中的相关知识,为他选择合适的下联并说明选择理由。(3分)
上联:黑发不知勤学早
下联:_______________
A.且读古人书 B.一心只读圣贤书 C.白首方悔读书迟
答:(1)下联选择(填序号即可):_______________
(2)选择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9.请从炼字角度赏析“丰年留客足鸡豚”中“足”字的妙处。(2分)
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二)阅读《活板》,回答问题。(10分)
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铭,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着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播土,用讫再火令药铭,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持就火炀之 就:
(2)瞬息可就 就:
1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水路草木之花
B.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其一犬坐于前
C.则以纸帖之 徐以杓酌油沥之
D.唐人尚未盛为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一句。(2分)
14.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本文第二段按照活字印刷的先后程序从制字、__________、印刷、拆版四个方面,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全过程。(1分)
15.假如你“穿越”到北宋庆历年间,让你主编《庆历日报》,每日印刷500份,你会选用雕版印刷还是活板印刷,为什么?(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台阶》(节选),回答问题。(8分)
台 阶
李森祥
①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但他做得很认真。
②于是,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
③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身上淌着一片大汗,顾不得揩一把,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刀”快,活做得去。
④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荫。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⑤父亲磨好了“刀”。去烟灰时,把烟枪的铜盏对着青石板嘎嘎地敲一敲,就匆忙地下田去。
⑥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⑦父亲就是这样准备了大半辈子。塞角票的瓦罐满了几次,门口空地上鹅卵石堆得小山般高。他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17.文章第④段画线句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分)
18.文章第6段中“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个句子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9.选文表现了父亲怎样的精神?(2分)
(二)阅读《仙人掌花》,回答问题。(12分)
仙人掌花
曹乾石
①看见别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了我养花的兴致。我从花草市场陆续买了一些回家种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施肥,但终究是很难坚持,结果一盆盆花草都枝枯叶落。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只是闲情逸致,那完全是精明勤快人的事儿,与我这个愚汉、懒汉无缘。
②例外的是,只有一盆仙人掌活了下来。
③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犟呢?要是海棠、月季、杜鹃、米兰也这样易于生存该有多好啊。对于仙人掌的存在,我也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一个黄昏,我倚着阳台观望,无意中又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却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活像一张老人的脸。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都困难。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奇迹竟发生了。一个雨后的清晨,我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发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映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竟然是花。
⑨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⑩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⑪此刻,仙人掌正骄傲地高擎着它。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朵,能不倾注全部心血吗?
⑫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正是有了这冷峻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的花之后,我们还能欣赏到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⑬它绝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肃然起敬。
⑭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20.阅读全文,请找出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2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
22.作者在文章开头写养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的经过有什么作用?(2分)
23.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6分)
(1)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食着阳光和空气。(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2)12个金黄色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五、名著阅读(共4分)
但当 A 和他的副手扑到它身上去的时候,这个东西喷出一道黑色的液体,这是从它肚子中的一个口袋分泌出来的黑水。我们的眼睛都被弄得昏花看不见了。待到这黑糊糊云雾似的东西散去,那东西不见了。
……
这场战斗历时一刻钟。怪物打败了,受伤了,死了,最后给我们让出地方来,溜入水中不见了。
A全身血红,站在探照灯附近,一动也不动,眼盯着吞噬了他的一个同伴的大海,大滴的泪珠从他的眼里淌了出来。
24.以上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1分)
25.“这场战斗”指小说中哪个精彩片段?请简要叙述该片段的故事情节。(3分)
六、写作(共40分)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不乏可爱之人,他可能是关心你的父母;他可能是你忧伤时安慰你的朋友;他可能是你迷惘时开导你的师长;他可能是……
26.请以“最可爱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卷面整洁,不得抄袭、套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西宁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6分)
(第1~4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题号 | 1 | 2 | 3 | 4 |
答案 | D | A | B | B |
5.古诗文默写。(8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2)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4)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其中错、漏、添、倒一字该空不得分,共8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6分)
6.喜爱对联的人数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意对即可,1分)
7.形式 内容(每空1分,共2分)
8.C(1分)因为对联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调,其中末尾最严(1分),“黑发”对“白首”,都是名词;“勤学”对“读书”,都是动词;“早”对“迟”都是形容词。由平仄知识可知,上联“早”是仄音,下联“迟”是平音,仄起平收(从词性、平仄任意一方面分析即可,1分),所以选择C项。(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9.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和热情好客的风尚。(2分)
10.示例一:在面对困境时可以引用(1分)。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人生就能绝处逢生(1分)。示例二:在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可以引用(1分)。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1分)。(言之有理即可,2分)
11.(1)靠近 (2)完成(每小题1分,共2分)
12.C(2分)
13.用胶泥刻字印,薄得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刻一个印,用火烧让它变得坚固。(2分)
14.排版(制版)(1分)
15.活板印刷(1分)。因为活板印刷字是“活”的,取用灵活;排版是“活”的,随时排用;印刷是“活”的,统筹用版,提高效率;字印数目是“活”的,以便一板中多次出现时使用;选用是“活”的,放在不同的木格中,便于灵活取用;做法是“活”的,随时可以增补;拆版活,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综上所述,用活板印刷更有优势(答出其中一点得0.5分,共2分)。(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16.父亲为造新屋而做的漫长且十分艰辛的准备。(意对即可,2分)
17.写出了父亲对别人家高台阶的羡慕和向往(1分),同时体现父亲对建高台阶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决心(1分)。(意对即可,2分)
18.侧面描写(1分),从侧面烘托了父亲为建新屋而付出的艰辛劳动,说明建造新屋不容易(1分)。(意对即可,2分)
19.父亲具有吃苦耐劳、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意对即可,2分)
20.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2分)
21.内容上突出仙人掌与众不同的生命特点(1分)。结构上,为下文赞美仙人掌的生命活力作辅垫(1分)。(2分)
22.用海棠、月季、杜鹃、米兰、文竹的娇弱与仙人掌的倔犟作对比(1分),突出了仙人掌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作者对仙人掌的赞美之情(1分)。(意对即可,2分)
23.(1)啄食,形象地描绘了仙人掌的毛刺获取“阳光和空气”的情态(2分),突出了仙人掌顽强的生命力(1分)。(3分)。
(2)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将仙人掌的花瓣比作金黄色绸缎、花穗比作流苏、花粉比作雪乳,“凝然静立”又将仙人掌花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仙人掌花在阳光下异常漂亮(2分)。(每小题3分,共6分)
五、名著阅读(共4分)
24.尼摩船长(1分)
25.这是章鱼袭击(大战章鱼)片段(1分)。在大西洋,“诺第留斯号”被章鱼所袭扰,船上的人拿斧头与章鱼展开肉搏战,一名船员惨死(2分)。(意对即可,3分)
六、作文(共40分)26.略。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七年级语文pdf、七年级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