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优秀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上地理课】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3.4 世界的气候(2)(同步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会议的主题仍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平均海拔4.5米,近年来该国因环境变化正计划举国搬迁。为此,图瓦卢人说“地球上70亿人都应该向我们说抱歉。”读下图及甲乙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1-2小题。1.迫使图瓦卢计划搬迁的原因是( )A.全球降水增多,海水上涨 B.渔业资源急剧减少,食物匮乏C.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 D.板块运动,陆地下陷2.关于德班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 B.气候特点如甲图所示C.气候特点如乙图所示 D.会议召开时昼短夜长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3-4小题。3.该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分别是( )A.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B.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温夏凉,气候湿润D.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热冬温,夏季降雨较多4.该气候主要分布在( )A.欧洲西部 B.地中海沿岸 C.亚欧大陆东岸 D.非洲北部下图为某同学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所做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下面5-6小题。5.此实验验证了下列哪种因素对气温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6.下列生活现象可以用该实验进行解释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温室效应C.我国北方许多居民夏季选择到沿海城市避暑D.我国北方许多居民冬季选择到海南避寒下图为“1月份等温线图”,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读图,完成7-8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气温高于乙处 B.甲乙两处气温相同C.甲处为海洋,乙处为陆地 D.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卫星图像显示,格陵兰岛西南部德尔塔省一条季节性入海河流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读下图,完成下面9-11小题。9.格陵兰岛的环境特征是( )A.森林葱郁水网密 B.草原辽阔稀树高C.黄沙漫漫风怒号 D.茫茫冰原人烟少10.对格陵兰岛环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寒流 D.大气环流11.推测图中季节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遭到破坏 B.冰雪融水增加 C.地表土质疏松 D.海洋沉积加剧12.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读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B.丙地终年高温多雨C.丁地夏季盛行西北季风 D.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13.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1)图1中E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填”山脊”或山谷”),河流D的大致流向是____。(2)本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布情况最可能是图2甲乙两图中的____图;依此推断该地气候类型是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3)某中学地理实践小组到本地区开展实践活动,发现大量野生杜鹃花,而且年代久远,同学们发现A地杜鹃花开的时间比B地晚,请简要解释原因。(4)本地区M地(圆圈所在范围)相对贫穷,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假如你作为地理实践小组成员,请给当地村民设计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14.读四城市全年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A、B、C、D四城市中,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 ,降水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__,冬季比夏季降水量还大的是__________。(2)C城市气温最高的月份是__________月,B城市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__________月。(3)若按温度带划分,A地属__________带气候类型;C属__________气候,我们葫芦岛地区就属于这种气候类型;B地气候特点是:夏季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15.左下图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右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世界的年平均气温大致由__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__地区递减。(2)南半球的20℃等温线大致与__________(纬线)接近,在同纬度的南半球西海岸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3)世界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纬线)附近。(4)A、B、C处在__________纬度(选填“高”“中”或“低”)的大陆,A、B、C处中深居内陆,降水量少的是__________。(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使全球的气温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6)分析D地气候特征是终年__________。下图中与其气候特征相符的是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答案】1.C 2.B【解析】第1题,分析材料可知:图瓦卢属于太平洋的岛国,海拔低。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该国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所以才会举国搬迁。故选C。第2题,根据经纬网可知,德班位于东半球,为热带草原气候。图甲为热带草原气候,乙为地中海气候,德班气候应如甲图所示。A、C错误,B正确。会议召开时为11月份,正值当地夏季,昼长夜短,D错误。故选B。【答案】3.A 4.C【解析】第3题,该地最低气温低于0°,是温带的气候类型,排除亚热带,最低气温大于0°的BD。降水集中在夏季,排除终年温和多雨的C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4题,温带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其他大洲都没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35-55°N的大陆东岸,C正确,ABD错误,故选C。【答案】5.B 6.C【解析】第5题,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此实验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受热情况不同,陆地受热快散热快;海洋受热慢,散热慢;所以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比较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海洋表面和陆地表面温度的变化有很大的不同。纬度相同的地方,在夏季,海洋上气温低些,陆地上气温高些。在冬季,陆地上气温些,海洋上气温高些。根据题意。故选:B。第6题,图中沙石代表陆地,水代表海洋,形象地演示了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较之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如图)陆地气温日较差比较大,海洋气温日较差小。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故我国北方许多居民夏季选择到沿海城市避暑,C正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A错误。温室效应是指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B错误。我国北方许多居民冬季选择到海南避寒是因为海南纬度低,气温高,D错误。故选C。【答案】7.D 8.B【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甲处气温范围是大于15℃,小于20℃;乙处气温是大于20℃,小于25℃。所以甲处气温低于乙处,AB错;由于该图越往北气温越低,所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且由材料可知,此时为1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甲乙两处纬度相同。冬季时,同纬度,同海拔的两处,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所以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C错;D对;故选D。第8题,“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或平原地区,由于温度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花开较晚。因此形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B对,ACD错;故选B。【答案】9.D 10.A 11.B【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知,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不可能森林葱郁水网密,也不可能草原辽阔稀树高,A、B错误;这里地表终年为冰雪覆盖,大陆冰川广布,生存条件恶劣,茫茫冰原人烟少,不可能黄沙漫漫风怒号,C错误,D正确。所以选D。第10题,格陵兰岛自然环境的最大特征就是茫茫冰原人烟少,而造成这个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气候寒冷,A正确;地形寒流、大气环流虽然也有一定作用,但都不是最主要因素,B、C、D错误。所以选A。第11题,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增加,河流挟带物增多,且部分近海区域地表有可能裸露,导致季节性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B正确。耕地遭到破坏冰、地表土质疏松、海洋沉积加剧都不是该季节河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ACD错误。所以选B。【答案】12.A【解析】第12题,甲地是北非,乙地是阿拉伯半岛,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A正确。丙地是印度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B错误。丁地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C错误。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不同,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答案】13.(1)山脊 自西北向东南 (2)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A地海拔比B地高,气温低,所以开花时间晚 (4)发展生态旅游业;发展林业;栽种茶树、果树等,既可以保持水土,又能经济创收【解析】(1)图1中E处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脊;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河流D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2)本地区是我国的南方,甲图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的北方,乙图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国的南方,所以,本地区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布情况最可能是图2甲乙两图中的乙图;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A地海拔高,气温低,B地海拔低,气温高,开花时间D地比A地要早。(4)M地(圆圈所在范围)相对贫穷,地处南方低山丘陵山区,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可以大力发展交通,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业;重视发展林业,栽种茶树、果树等,既可以保持水土,又能经济创收;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可以修建山区小水电,确保用电,由可以发电增加收入;可以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延迟产业链。【答案】14.(1)A A C B (2) 7 7 (3)热 温带季风 高温少雨 温和多雨 【解析】(1)由图可知,A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D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由此可知,年降水量四城市中最丰富的是A,由气温曲线可知,气温年变化最小的是A,降水量季节变化最大的是C,冬季比夏季降水量还大的是B。(2)由图可知,C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气温最高的月份是7月;B城市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7月。(3)由图可知,A地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15℃,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若按温度带划分,A地属热带气候类型;C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我们葫芦岛地区就属于这种气候类型;B地为地中海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15.(1)低纬 南北两极 (2)南回归线(23.5°S) 洋流(寒流) (3)赤道(0°)(4)中 B (5)升高(6)高温少雨 D 【解析】(1)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由图可知,世界的年平均气温大致由低纬地区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2)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由图可知,南半球海洋面积分布较广,其20℃等温线大致与南回归线(23.5°S)接近;在同纬度的南半球西海岸地区,我们可以看到等温线向北弯曲,说明等温线弯曲的地方的中间气温比两侧的要低,主要是洋流中的寒流的影响。(3)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等。由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其中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的地区集中分布在赤道(0°)附近。(4)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由图可知,A、B、C三处位于中纬度的大陆,其中B位于大陆的内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5)近年来,由于大量矿物燃料的使用,以及森林的破坏等因素,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温室气体的增加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6)由图可知,D地位于非洲的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气候干旱。图A表示热带雨林气候,图B表示热带草原气候,图C表示热带季风气候,图D表示热带沙漠气候,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3.4世界的气候 同步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