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 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 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答案】C【知识点】分子热运动【解析】【解答】A.秋天树叶纷纷落下,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不符合题意;B.沸腾时水中气泡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C.端午节闻到煮粽子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符合题意;D.扫地时看见灰尘在空中飞舞,属于固体颗粒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冬天水面结冰是凝固现象B.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熔化现象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升华现象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感到凉快是液化现象【答案】A【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放热;升华及升华吸热【解析】【解答】A.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A符合题意;B.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衣服上的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B不符合题意;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C不符合题意;D.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冬天,冰面结冰,是液体变为固体,是凝固现象;其它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3.下图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 钓鱼竿 B.道钉撬C.筷子 D. 理发剪刀【答案】B【知识点】杠杆的分类【解析】【解答】A.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B.道钉撬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B符合题意;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C不符合题意;D.理发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杠杆时,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4.下列关于光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佩戴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白光是由红光和绿光混合而成的【答案】A【知识点】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光的色散;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解析】【解答】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A符合题意;B.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来自远处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配戴凹透镜矫正,因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不符合题意;C.镜面发散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现象,此实验说明了白光是多种色光组成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漫反射属于反射,遵循反射规律;白光是多种色光的混合色。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块内能为0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增加D.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答案】D【知识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解析】【解答】A.一切的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块内能不为0,A不符合题意;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热量,B不符合题意;C.汽油机做功冲程气缸内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少,C不符合题意;D.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两个发生热传递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温度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热量是过程,不能说含有。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小鸟靠近湖面时,像远离湖面C.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一样大D.小鸟到湖面的距离大于像到湖面的距离【答案】C【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解析】【解答】A.小鸟通过湖面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则小鸟在湖中所成的像是虚像,A不符合题意;BD.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小鸟到湖面的距离等于像到湖面的距离,并且当小鸟靠近湖面时,像也靠近湖面,BD不符合题意;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小鸟在湖中的像始终和小鸟大小相等,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7.【2017•连云港卷】一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其周围磁感线的分布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解析】【解答】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A不符合题意;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且磁感线的方向正确,B符合题意;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左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C不符合题意;据安培定则判断,该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故磁感线的方向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位置;磁体的磁场方向从北极回到南极。8.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大C.小灯泡变得更亮 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答案】D【知识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解答】A.闭合开关后,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量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根据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电流表示数变大,A不符合题意;B.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故电压表示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C.因为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故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时,对灯泡没有影响,故小灯泡亮度不变,C不符合题意;D.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减小,根据可知,电压一定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互不影响,故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中总电流变大,根据可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总电流变大,故电路的总功率变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并联电路中,支路多种减小,电流变大,走电流变大,其它支路不变。9.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答案】C【知识点】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及其现象;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解答】A.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运动状态不变,A不符合题意;B.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将处于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不符合题意;C.手拉长橡皮筋,橡皮筋长度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C符合题意;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故电动车不处于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平衡状态。10.如图所示,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答案】C【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通过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可得,三条线段、、的长度它们的大小关系是,单凭感觉判断长度是不可靠的,需要用刻度尺进行测量。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并比较大小。二、填空题11.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声音的 不同;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 传回地球的。【答案】振动;音色;电磁波【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色;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解析】【解答】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她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电磁波传回地球的。
【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空间站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12.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智能设备广泛应用,一款智能送餐机器人的重力是,如果机器人在水平路面上以的速度沿直线匀速运动,它所受到的阻力为。机器人的重力做功 J,牵引力对机器人做功 J。【答案】0;3000【知识点】是否做功的判断;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机器人在水平路面上运动,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重力没有做功,即重力做功为零。机器人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得到牵引力F=f=60N牵引力对机器人做功W=Fs=60N×50m=3000J
【分析】物体受力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力对物体做了功;利用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蜡烛被移至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 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答案】10.0;左;放大镜【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解析】【解答】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由图可知,此时u=v=20.0cm=2f则f=10.0cm。当蜡烛被移至刻度处,此时物距是7.0cm,物距小于焦距,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且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因此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凸透镜的左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放大镜的原理是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放大镜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分析】当物体在二倍焦距点时,物距等于像距,可以计算焦距大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点内时,成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实际应用有放大镜。14.司机发现路前方有障碍物紧急刹车时,坐在车上的人会向 (选填“前”或“后”)倾倒,这是因为人具有 。【答案】前;惯性【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解析】【解答】紧急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减小而停止,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身体要向前倾倒。
【分析】由于惯性,运动的物体继续保持运动状态。15.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是用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热水袋里装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 ;用水取暖的过程中,水的内能不断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热传递;比热容;减小【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比热容【解析】【解答】人们用热水袋取暖时,人体从热水袋吸收热量,使得人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的内能。因为水相对于其他物质来说,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同、降低温度相同时,水比其他物质放出的热量更多,所以热水袋里要装水。用水取暖的过程中,人体从热水袋吸收热量,使得人体内能增大,水的内能不断减小,热量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
【分析】温度不同的物体间,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水的比热容较大,便于对物体降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16.知识梳理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将动能、能、机械能、内能填在下列知识结构图对应的序号框中。⑴ ;⑵ ;⑶ ;⑷ 【答案】能;机械能;内能;动能【知识点】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内能的概念【解析】【解答】能量的种类比较多:有光能、机械能、内能等;其中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分析】能量分为多种,包括光能、内能、化学能等;机械能分为动能和势能;1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就会运动起来,在此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作 。【答案】电;机械;电动机【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与工作过程【解析】【解答】如图,闭合开关,导体ab中有电流通过,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原理可以制作电动机。
【分析】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18.如图为路灯下悬挂的灯笼,请画出这只灯笼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答案】解:如图所示:【知识点】重力示意图【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1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注意角度特点并标出箭头方向)。【答案】解:如图所示:【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法线已画出,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应该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左侧做出折射光线,并且标出折射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变小。四、实验题20.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不变,电路中仪表均完好无损。(1)某同学将最后一根导线接入滑动变阻器的A接线柱后就完成电路的连接,该同学连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某同学将不同阻值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阻的阻值为 ;(4)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由更换为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开关没有断开(2)断路(3)5(4)变大【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解析】【解答】(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由图得,某同学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2)由图甲得,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电路,且电压表与电源相连接,故故障是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R断路。(3)由图乙得,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5A,由欧姆定律得,此时电阻的阻值为(4)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到的电压越大。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由更换为时,电阻的电压变大,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到的电压,使电阻的电压减小为2.5V。
【分析】(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2)在串联电路中,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测量的位置断路;
(3)利用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计算电阻;
(4)为保持电压不变,电压表处的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21.小明的奶奶过生日时,爸爸给奶奶买了一条金项链,小明想测量这条金项链的密度。(1)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发现天平如图甲所示,小明应先 ,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测量过程中,当天平右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恰好平衡,则金项链的质量是 ;(3)将金项链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金项链的体积是 。小明计算出这条金项链的密度是 ;(4)爸爸提出不用量筒,用图丁的弹簧测力计也能测出这条金项链的体积,他设想将金项链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将金项链浸没在水中(但不沉底)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利用两次示数之差可以计算出金项链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然后通过浮力计算出金项链的体积。你认为爸爸的测量方案是否可行 ,理由是 。【答案】(1)将游码归零(2)57.6(3)3;(4)不可行;由于金项链的体积为,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即金项链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只减小,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弹簧测力计测不出来,故爸爸的方案不可行【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固体密度的测量;浮力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1)天平使用前,应先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由图得,使用前,游码未归零,故应先将游码归零后,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由图得,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示数为2.6g,金项链的质量是由图丙得,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金项链放入量筒中的水后,量筒的示数变为13mL,则金项链的体积是这条金项链的密度是(4)由于金项链的体积为,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即金项链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只减小,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弹簧测力计测不出来,故爸爸的方案不可行。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游码先归零;
(2)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3)根据量筒中液面位置,测量体积;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计算密度;
(4)根据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22.“彩球温度计”是一种精美的居家装饰品,也是一种很特别的温度计,可用于粗略地测量环境温度。如图甲所示,玻璃管中装有对温度敏感的液体,当外界温度变化时,玻璃管中液体的密度会随之变化。液体中装有体积相同的五颜六色的彩球,每个彩球都标注有特定的温度。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个彩球标注的温度表示所测的环境温度。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液体中有部分彩球上浮至“彩球温度计”的上部(彩球体积变化可忽略)。图乙是某温度时彩球温度计中的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乙图“彩球温度计”中彩球 上标注的温度是当时的环境温度(请填写彩球编号);(2)如果图甲是另一温度时彩球稳定后的分布情况,则 “彩球温度计”所处环境温度较高(选填“甲”或“乙”);(3)如果彩球a的质量为,彩球c的质量为,则 (选填“>”“=”或“<”);彩球a标注的温度 彩球c标注的温度(选填“高于”或“低于”);(4)彩球c是否为悬浮状态 ,理由是 。【答案】(1)C(2)甲(3)<;高于(4)否;彩球c浸没在液体中虽然静止,它除了受到重力和浮力外,还受到其他作用力。【知识点】浮力的利用【解析】【解答】(1)当彩球都在玻璃管中静止,不再运动时,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个彩球标注的温度表示所测的环境温度。如图乙所示,所有上浮彩球中最下方一个为彩球c, 故彩球c上标注的温度是当时的环境温度。(2)甲乙两图作为对比发现,部分小球在甲液体中沉底,乙液体中却上浮,可以确定小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由于浸没在液体中的小球,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液体密度,又因为温度越高,上浮的小球越多,则可确定液体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甲“彩球温度计”所处环境温度较高。(3)如图所示,彩球a和彩球c在同种液体中都处于浸没状态,根据可知,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同,但彩球a位于彩球c上方,说明彩球a的重力小于彩球c的重力,再根据可知。若环境温度超过这个彩球标示的温度时,彩球就会下沉,则可确定是下方的彩球c先下沉,故彩球a标注的温度高于彩球c标注的温度。(4)彩球c不是悬浮状态,彩球c浸没在液体中虽然静止,它除了受到重力和浮力外,还受到其他作用力,比如上方小球对它的压力。
【分析】(1)根据图像描述,判断温度;
(2)温度越高,液体密度减小,物体在密度小于自身密度的液体中沉底;
(3)物体密度越小,在相同液体中排开液体越小;根据物体在液体中的高低,可以判断密度,并且分析温度高低;
(4)悬浮状态时,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五、计算题23.小明家装修房屋,一箱质量为的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装修工人用的拉力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用时。()求:(1)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2)拉力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案】(1)解:建筑材料的重力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答:建筑材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解: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拉力做的总功拉力的功率答:拉力的功率是;(3)解:有用功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知识点】功率的计算;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功的计算及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利用压力和受力面积的比值, 计算压强;
(2)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做功多少;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
(3)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24.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简单的保温箱,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热敏电阻、定值电阻和电磁继电器组成保温箱的控制电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箱内温度达到100℃时,电磁铁吸合衔铁,使触点A脱开触点改与触点接触,当箱内温度低于50℃时电磁铁松开衔铁,触点A再次与触点接触。当触点A先后与触点、接触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和。求:(1)电阻和的阻值;(2)保温箱加热时工作电路的功率;(3)保温箱保温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答案】(1)解:当触点A与触点接触时,被短路,此时只有连接在电路中,保温箱处于加热状态,电阻R1的阻值当触点A与触点接触时,和串联,此时保温箱处于保温状态,电路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电阻的规律可知的阻值答:电阻的阻值是,的阻值是(2)解:保温箱加热时工作电路的功率答:保温箱加热时工作电路的功率是;(3)解:保温箱保温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答:保温箱保温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是。【知识点】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功的计算;电功率的计算【解析】【分析】(1)根据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计算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部分电阻;
(2)根据电压和电流的乘积计算电功率;
(3)利用电压、电流和时间的乘积,计算电功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精品解析: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和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